|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2024年“世界湿地日” 广西主场宣传活动在桂林举行
会仙湿地获得“国际重要湿地”证书
桂林日报
作者:李云波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05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云波)2024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第2个联合国湿地日。当天上午,2024年“世界湿地日”广西主场宣传活动在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会仙湿地)举行。会仙湿地获得“国际重要湿地”证书。全区各市林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与湿地保护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汇聚会仙湿地,共同探讨如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湿地,并以此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修复,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爱护湿地。 据了解,广西现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自治区重要湿地42处、国家湿地公园24处。其中,会仙湿地2023年获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也是桂林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与森林、海洋一起,构成了全球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会仙湿地位于临桂区会仙镇,属典型的岩溶峰林平原地貌,地形较为平坦,集“山、水、林、田、湖、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其岩溶湿地之典型、山水景观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蕴而著称,湿地内生态资源保持完好,湿地风貌极为独特。 为了保护会仙湿地,2011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模式。2012年2月,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得到原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2017年12月,会仙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公园总面积586.7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93.59公顷,湿地率84.12%。2021年起,会仙湿地公园开始实施《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总投资8957.88万元,主要开展河道清淤及淤泥处理、有害生物清除、岩溶湿地景观修复、植被绿化修复、生态氧化塘、马面支渠引水工程和木栈道修缮工程等。2023年1月1日起,桂林正式实施《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保护规定》。 作为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会仙湿地对于桂林的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它能够有效地保持水资源,维持漓江水量的平衡,还能够有效净化水体,改善漓江的整体水质。在干旱时期,会仙湿地可以为漓江提供补水量;在洪水时期,会仙湿地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漓江水位过快上涨可能造成的灾害。会仙湿地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有助于维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漓江流域的生态链具有重要意义。会仙湿地因其独特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有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前,会仙湿地正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以湿地恢复和典型湿地保护为核心,兼顾科学、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模式,努力打造一个集岩溶湿地保护、湖泊湿地修复、湿地生态旅游与科普宣教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力争成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