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平安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履职为民助力乡村振兴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25日 来源:桂林日报
□蒋晓峰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代表履职阵地建设,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进一步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展工作更接地气、得民心。
一、搭好服务“连心桥”,完善代表为民履职机制
一是搭建好镇党委政府与代表联系的“连心桥”。充分发挥平安镇人大主席团承上启下的作用,搭建了人大主席团联系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联系人大代表的桥梁,将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时传达给各代表,如防汛抗旱、防溺水、森林防火、生态环境保护、安全感满意度调查、防诈骗、纠纷调解和项目征拆等重要事项或工作,让代表们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和参与到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中来,切实履行代表依法参政议政职责。
二是搭建好党委与履职服务中心和各代表联络站沟通的“连心桥”。建立了每个代表联络站由至少一名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工作制度,人大主席团定期召集各代表联络站站长、副站长召开专题部署会,根据会议内容分别邀请党委班子成员、政府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会进行民主协商决策;各代表联络站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代表进站主题活动,邀请联系该站的党委班子成员、进站代表选区村屯的两委干部等共同参加进站活动,使村情民意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沟通交流,使活动成为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具体实践。
三是搭建好镇人大主席团、代表与镇直单位、部门沟通的“连心桥”。镇人大主席团对各代表提出的议案、意见、建议及时按照议案、建议内容与镇政府沟通协调,明确责任领导和处理部门,通过召开代表建议和议案办理交办会、镇人大主席团暨各代表联络站会议及各代表联络站会议,邀请相关负责办理的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参会,将代表议案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对涉及的问题现场由负责领导或部门负责人进行解答,做好了跟踪指导和督办,提高了承办领导和部门的重视程度,使代表所提议案、建议得到及时办理,让代表和群众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如:桥头代表提出学校路段停放大货车,严重影响学生安全的建议,镇人大主席团及时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桥头村干部、镇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及学校、派出所和交警队负责人到现场进行督办处理,划定禁止停放区域,安排民警进行巡逻处理,使得该路段货车乱停放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代表建议得到了各方的满意答复。
二、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一是协助抓好乡村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代表们通过代表会、联络站主题活动、代表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感满意度、法律法规、反诈、禁毒、扫黑除恶等;县镇人大代表参与常态化安全巡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有效处理,妥善处理了多起民事纠纷,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协助高铁产业园征地2300余亩、200余栋房屋拆迁,灌平高速、桂钟高速、油茶产业园和两桥两路等重大项目征地工作中,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二是发挥代表引领作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积极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活动,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办法,充分发挥代表带头作用,引进好的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如人大代表、黄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敢闯敢试,在砍除柑橘黄龙病树后,及时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主动与河南郑州研究所联系,引进“乳玉”和“金瞳”两个早熟油桃品种,多元发展经济,解决了群众增收难的问题,今年仅油桃一项村民收入约200万元。如人大代表、大江村委副主任黄义峰积极向大山要收益,在受银殿山自然保护区限制的条件下,勇于外出调研学习,找到了一条为村集体增收发展林下经济的道路。他通过组织到灵川县学习调研,引进发展林下种植“赤松茸”的产业,从2022年试种植4亩成功,到2023年扩种到13亩,解决了约70名群众就近就业问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7万元。
三、做好依法履职的监督员,抓实民生实事项目
一是抓好履职监督,促民生事项有效落实。针对县镇重点工作和生态环保要求,及时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做好视察和执法监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意见及时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极配合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对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恭城瑶族自治县森林资源管理条例》执法情况视察、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现状专项调研、中小学教育情况调研、全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等,努力完成了履职监督工作。
二是抓好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助推人民民主工作。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议案,及时将办理情况在镇人大主席团会议、代表联络站活动和民情沟通会等会议上主动向代表们进行通报反馈;涉及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主动邀请代表们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处理答复。2022年,代表联络站主题进站活动和镇二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及闭会期间,共收到代表各类建议、意见15件,都得到了及时办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