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甲天下
南方花盛开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来源:桂林日报
毛晓丽
林小金
江耀相
伍秀海
姚禄
陶春发
刘峰银
李昌荣
刘兆刚
刘星
让庭院文化融入千家万户
——访桂林懒猫造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晓丽
□本报记者张婷婷 文/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花园梦,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希望帮更多人圆这个花园梦。”走进懒猫造园展区,犹如进到一个花园,这里有草坪、有绿树,流水潺潺,暗香浮动。桂林懒猫造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晓丽介绍,展区从设计、施工到布景,她的团队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
桂林懒猫造园是一家室外装修公司,主要对阳台、露台、庭院进行施工设计。“我们致力于把冰冷生硬的瓷砖阳台,改造成为亲子乐园、喝茶、洗衣收纳、休闲和园艺等不同功能的花园空间。”毛晓丽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品质生活,公司成立近三年,这是第一次参加交易会,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摩、咨询。去年,该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了500万元。
毛晓丽希望,通过参加更多类似的展会、交易会,让更多人认识懒猫造园,了解庭院造景,让庭院文化融入千家万户。同时,希望政府能多多邀请区内外庭院设计公司来桂林沟通交流,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公司整体业务水平,从而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塑造桂林城市气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让小盆景成就大“钱”景
——访平乐县盆景协会副会长、昭艺盆景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小金
□本报记者张婷婷 文/摄
“盆景不仅能改善庭院环境、生活氛围,还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走进昭艺盆景展位,100多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盆景映入眼帘,或苍劲俊逸,或玲珑潇洒。负责人林小金一边向记者讲解盆景的好处,一边热情回答顾客的询问。
作为平乐县盆景协会副会长、昭艺盆景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小金玩盆景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他不仅自己玩,还带动平乐县二塘镇及周边乡镇发展盆景产业,引导花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生产模式转变,助力乡村振兴。
林小金认为,要培育一盆精致、成功的盆景景观,要把握好水、肥料、温度,讲究石头、花木和盆的搭配组合,有时候要花费一年甚至好几年的时间。为了不断提高盆栽修剪养护技巧,他每年都会到区内外参加花卉苗木展览、交易会和各类盆景创作比赛,与同行沟通交流,学习好经验好做法。
“这场家门口的交易会上档次、有规模,不管是参会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领先水平。”林小金希望,桂林能多举办类似的盆景交流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盆景客商参加,为农户提供更多交流、展示和合作的机会,让小盆景成就大“钱”景。
加强交流合作 提高根雕技艺
——访艺海天然自然艺术品工作室负责人江耀相
□本报记者张婷婷 文/摄
看似平淡无奇的树根、树干和石头,经过精心处理,树景相融,摇身一变成了象鼻山、帆船、聚宝盆、吊脚楼等奇特根雕品……这是记者10月18日在艺海天然展位看到的生动场景。
桂林气候条件优越,树木资源丰富,为根雕制作提供了绝好的物质条件。加上自古传承下来的根雕制作工艺,桂林的根雕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集散地,在国内外都具有广泛的知名度。“我带了大大小小150多件作品参加交易会,有树根、石头以及根石结合的作品,极具桂林特色。”艺海天然自然艺术品工作室负责人江耀相说,他的根雕作品大都是就地取材,以桂林象鼻山、园林景观等为创作对象,制作出造型独特、风格不一的艺术形象作品。
作为多次参加各地花卉苗木展会的“老江湖”,江耀相每次参会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这次的交易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多,参展规模大,市民逛会热情也更高。此外,政府部门‘保姆式’的服务也令我印象深刻。”江耀相希望,借助交易会这个优质平台,进一步提高艺海天然的知名度,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朋友,加强沟通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根雕技艺。
盆景是一种生活艺术 要有意境和气韵
——访桂林月山盆景园工作室主理人伍秀海
□本报记者唐健扬 文/摄
“这些以观赏植物为主,叫树桩盆景;那些树木花草和奇岩怪石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叫附石盆景……”伍秀海向记者介绍说,她的盆景之旅始于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盆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多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盆景制作,今年三十岁出头的她,已有十余年的造景经验。在她的手中,盆景不只是简单的植物搭配,而是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综合性艺术。
从小型盆栽到大型盆景,从普通植物到珍贵奇石,伍秀海的盆景园工作室为爱好者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谈及盆景制作的技艺,伍秀海表示,她的父亲从事盆景艺术三十多年,她从小便继承了家庭的盆景工艺,父女俩敲了数百吨石头。除了家传的技巧和经验外,她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引入了新的工艺和产品,不仅提高了生产力也丰富了盆景的种类和样式,为盆景园工作室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参加花卉展时,尽管没有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但认识到了同行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这对我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伍秀海表示,今年她期待着能够与更多的同行交流,提升自己的技艺,并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采访中,伍秀海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盆景艺术观。她认为,盆景是一种生活艺术,它既能够美化环境,也能够陶冶性情。在制作盆景的过程中,她更注重的是意境和气韵,力求将自然的美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让作品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
“速效救心丸”让濒死树木重获新生
——访广东飘绿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广西片区区域经理姚禄
□本报记者唐健扬 文/摄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绿植保护,树木速效救心丸是我们公司的金牌产品,在业内备受赞誉。”广东飘绿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广西片区区域经理姚禄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这款产品。他表示,该产品主要是针对树木的救治,通过创新技术,将药物直接插入树干,就如同给人类的静脉输液一样,能够迅速有效地救治各种树木。
谈到树木速效救心丸,姚禄还分享了一个成功案例。几年前,有家公司找到他们,说一棵贵重罗汉松已经濒临死亡,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挽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使用了该公司生产的树木速效救心丸,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那棵罗汉松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机。“公司产品除了效果好,更注重对环境的适应性。以速效救心丸为例,其独特的配方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园林植物的疾病,而且不会污染土壤环境。”姚禄介绍道。
姚禄表示,桂林的桂花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桂花的自然分布和传统种植区,人工种植桂花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全国桂花产业创新中心这次也正式落户桂林。“针对桂林苗木特点,研究和开发更多针对桂花树品种的产品,帮助桂花树在环境严苛的位置也能生长得同样茁壮,是公司对桂林市场今后的研发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姚禄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的特点,研发更多创新和高效的园林植物保护产品。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市场,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绿化事业的发展。
让园艺走进家庭 让鲜花扮靓生活
——访叠彩区花卉协会会长、桂林陶园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春发
□本报记者张婷婷 文/摄
“我每年都会参加交易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平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进步,才能掌握新技术、新品种、新运用,抢占产业行业制高点,促进花卉苗木高质量发展。”叠彩区花卉协会会长、桂林陶园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春发认为,花卉苗木是一个生机勃发的朝阳产业,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陶春发投身花卉苗木行业20多年,见证了桂林花卉苗木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前,种植花卉苗木主要以绿化观赏为主。现在,随着市场需求新变化,花卉苗木逐渐走向家庭园艺。这也倒逼我们转型升级,走精细化、个性化发展道路。”近年来,陶春发把家庭园艺定位为主要目标市场,不断引进、培育抗病性好的花卉新品种,引导市民体验参与园艺活动,走平民化、大众化道路,让园艺走进家庭,让鲜花扮靓生活。
记者在世外陶园花卉展区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盛开,仅朱顶红和月季,就各有20多个品种。这里不仅有连片绽放的盆栽长春花,还有长成瀑布的垂盆植物,吸引市民游客不断前去打卡拍照。
陶春发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做强做优花卉苗木产业,探索“花木+文旅”的发展模式,不断激发“美丽经济”新活力。
传承民族智慧 弘扬中国传统手工艺
——访桂林十指工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银
□本报记者张婷婷 文/摄
“太神奇啦!不使用一颗钉子,几块木头就能严密扣合!”10月18日,桂林十指工创意有限公司展位热闹极了,市民游客在体验鲁班锁、神龙摆尾魔方等后发出赞叹。
“这些木质产品大多数是利用了榫卯结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传承。”桂林十指工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银介绍,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指两个木构件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将它们连接并加固起来。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一旦咬合,两个木结构之间就能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十指工创意就是借助这种传统木工技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创作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
刘峰银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根雕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她和家人在根雕艺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4年前后,她创立了桂林十指工创意有限公司,希望中国传统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下去。刘峰银希望,通过参加交易会,能进一步推广手工艺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手工艺。同时,她也希望借助交易会平台,结识更多从事花卉苗木文化创意的同行,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推动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百花齐放。
坚守传统 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根雕艺术
——访聚缘林工作室主理人李昌荣
□本报记者唐健扬 文/摄
“感谢政府搭台,让我的根雕作品有了展示的舞台。”聚缘林工作室主理人李昌荣拥有超过20年根雕制作经验,在桂林的根雕艺术圈中小有名气,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交易会参展,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看到。
在现场,李昌荣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多件作品,其中一件名为“山水人家”的作品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浓厚兴趣。这件作品的木材取自老樟木,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洗礼,使得这块木头具有了独特的纹理和韵味。而作品中生动的山水人物形象,则诠释了李昌荣的心灵手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谈到这些根雕作品的创作时,李昌荣表示,只有坚守传统,才能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根雕艺术。每件作品从设计到完成,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虽然耗时较长,但传统手工雕琢的神韵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反复琢磨、调整和修饰,以追求作品内在的意境与外在形态的完美结合。
此外,李昌荣还透露了自己对材料选择的严格要求。在市场上选购合适的木头原料时,他总是会通过观察木头的颜色、纹理和气味来判断它的品质。在他看来,只有好的材料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谈到未来发展时,李昌荣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参加更多的展览和交流活动,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根雕艺术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桂林的根雕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门传统工艺。
盆景艺术与超越生命的奇迹
——访桂林松缘坊园艺工作室主理人刘兆刚
□本报记者唐健扬 文/摄
“从爱好开始,才能真正做好。盆景对于我来说,既是生活的乐趣,也是艺术的追求。”桂林松缘坊园艺工作室主理人刘兆刚深情地表示,自己的爱好就是从盆景艺术开始的,数十年如一日,最终转化为事业深深陶醉其中。
在谈及盆景制作过程时,刘兆刚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他说:“有时候刚做好的盆景状态不好,甚至会死掉,但我们不会就此放弃,会给它们正常浇水,一段时间后,它们往往又能复活。”他解释道,这既与气候有关,也与空气质量等各方面因素有关。
刘兆刚最得意的作品是一个名为“枯木逢春”的盆景。这是一棵从山上挖下来的罗汉松。他说:“这棵树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它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重生。”据刘兆刚介绍,20年前他从融水县的山上挖来这棵树。当时,他发现这棵树的生命力非常弱,几近死亡。然而,他抱着一线希望,将它带回了工作室精心照料。出乎意料的是,这棵树最终活了下来,并且茁壮成长。野生罗汉松生长环境极为苛刻,它的复活和生长,在他眼里成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刘兆刚表示,盆景制作需要耐心和细心。他说:“盆景是有生命的,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呵护。”对于他来说,每一个盆景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他的作品“枯木逢春”,虽然经历了死亡的威胁,但它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成功重生,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智慧灌溉让农作物“喝水喝到恰好饱”
——访桂林瑞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星
□本报记者唐健扬 文/摄
走进桂林瑞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内,只见两盆绿萝土壤中插着线束,线束连接着手提箱大小的智慧农业采集系统,系统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各项数据,技术人员只需要等待几分钟,土壤的优劣便可一目了然。
“智慧农业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农业采集系统仅仅是智慧灌溉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桂林瑞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星向记者介绍,他们公司推出的智慧灌溉解决方案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旨在为灌溉行业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4G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太阳能供电和4G网络连接,可以实现对田间土壤墒情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经过综合分析,再决定是否需要对该片区绿植作物进行灌溉和施肥。除此之外,该方案还采用了各种传感器,可以对土壤养分、水分含量、温湿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以此实现植物异常的预警和自动浇灌等功能。
刘星表示,该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还解决了标准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和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问题。在谈到公司未来发展时。他说,公司将继续推广智慧灌溉技术,为灌溉行业提供更加高效、智能、节约成本的解决方案,不断用科技推动中国园林业的发展和进步,让更多的用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