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全面推进平乐绿水青山建设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访平乐县委书记周政英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13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文新军
  平乐县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桂林市委关于清廉建设各项部署要求,把清廉建设作为护航发展的重要保障,坚决做到“两个保护”与清廉建设全域推进全线共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
  2022年,平乐县荣获“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广西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县”“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县”等78项国家、自治区、市级荣誉称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46亿元,增速6.2%,增幅继续排名全市第一,实现“两连冠”;2023年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工作目标,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两年一季度增幅保持7%以上高位增长的县区。

  始终牢记领袖嘱托,全力呵护好秀美漓江“最后一公里”
  周政英表示,近年来,平乐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在保护中谋发展,全力融入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新格局。承办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动力冲浪比赛,吸引游客8.7万人,中国桂林平乐赛艇大师赛成为广西唯一获评的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打造“绿水青山”中国休闲运动挑战赛平乐品牌。长滩湾乡村旅游区荣获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称号,实现旅游业“五星级”零的突破。策划“平乐人游平乐”“县内游”等6条精品旅游路线,带动旅游,拉动消费,全年接待游客240.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22.5亿元。
  强化协同治理,坚决守住“好山好水好空气”。平乐县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面开展餐饮行业油烟治理专项整治排查,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28份,督促整改28家,确保空气质量巩固提升。强化对水质的巡查监测,建立问题清单并落实对策措施,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2022年,平乐县空气质量优良率99.5%,在广西75个县中排名第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蓝天白云碧水已成为平乐常态。
  加强生态修复,持续提升生态保护效能。抓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争取资金5.6亿元启动桂林漓江下游(平乐段)岸线生态修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投资8057万元完成广西主要支流桂江治理项目。开展二塘锰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将1.618平方公里废弃矿山土地恢复调整为工业用地,扩大了县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空间,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坚持常治长效,护佑漓江生态绿水青山。构建“河长+林长+网格化”“生态保护巡回法庭”等工作机制,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成功侦破公安部、公安厅督办环境类刑事案件。2021年以来共审结生态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48件,判处罪犯61人;开展典型案件巡回审判、集中宣判活动6次,达到“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开展“4·25漓江保护日”增殖放流活动,持续改善漓江水域生态环境,呵护好漓江美丽山水。

  全面深化清廉平乐建设,擦亮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鲜明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的“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其中一条就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周政英表示,平乐县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着力打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清廉平乐,不断推动“清廉平乐”建设走深走实,让山清水秀、风清气正成为平乐政治生态的鲜明底色。(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