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版:深读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山水有魂 桂林有戏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04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1944年,西南戏剧工作者大会与会人员合影。
  图②: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再现了78年前西南剧展盛况。
  图③:我市文化精品项目《桂林有戏》演出剧照。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桂林的戏,大有文章。这里有始于明末清初、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桂剧,也有被誉为“散发着泥土芬芳”、活色生香的彩调,还有唱词优美、曲调清丽的广西文场。2006年,桂剧和彩调双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广西文场申遗成功。此外,颇具悠久历史和地方特色的桂林渔鼓、零零落,至今仍在口口相传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桂林的戏曲繁花朵朵,常开不败,桂林的戏剧更是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抗战时期,桂林作为西南大后方,集聚了欧阳予倩、田汉等戏剧人士以及戏剧团,几乎每月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剧目上演。1944年2月15日,集合半数中国戏剧团体参与的西南剧展在桂林广西省立艺术馆开始了首场演出。西南剧展堪称中国戏剧史上的一次壮举:3个月的时间内,参演剧展的单位多达30个,演出的话剧有23部,歌剧1部,京剧29场,桂剧8场,此外还有舞蹈、傀儡戏、魔术、马戏等等。总共的演出数量达到170场,观众超过10万人次。桂林的戏院发展也进入了繁盛期,乐群影院、大众影院、三明戏院、桂林戏院、百乐门剧场等都有固定的剧种上演。“到桂林听戏,到国民看文戏,到三明看武戏”,是百年前“内行人”总结出来的“追剧指南”。
  百年戏剧,百年戏人。戏剧戏曲的繁盛,离不开有心人的传播与传承。从方昭媛、筱兰魁、何红玉、罗桂霞、陈秀芬、覃明德、张树萍,到新一代的“梅花奖”获得者伍思亭、何红玉嫡传弟子陆絮彬、广西师范大学望道剧社的年轻的成员们,再到去年冬天桂林首届艺术节在9天内上演29台、128场精彩剧目,戏剧的火种生生不息。
  千年山水,山水作骨;文化为魂,桂林有戏。

  山水阅千年,无戏不桂林
  崇祯九年,地理学家徐霞客开始了人生的最后一次壮游。次年抵桂时,恰逢靖江王府结坛礼“梁皇忏”,置栏演《木兰传奇》。他在游记里这样记载看戏的盛况:“市酒传餐者,夹道云集,静闻果在焉。”
  城内鼓乐喧天,城外人声夹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徐霞客感受到了桂林人对戏曲的热爱,称之为“不数见之盛举”。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年代,古人们既无手机,也没有电视,看戏便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消遣活动。无论是家有良田数顷的名门贵族,还是荷锄而归的平民布衣,大家对方寸舞台上的戏的痴迷都是一样的。
  作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开始,桂林便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商贾和文人墨客。丰富的方言、频繁的文化交流,让桂林成为了孕育戏剧萌芽的沃土。桂剧、彩调、文场、桂林渔鼓、零零落……戏曲艺术哺育了一代代人,一代代人又将戏曲口传心授,延续下去。
  在桂林,哪能不说说桂剧呢?桂剧,又名“桂林戏”“桂班戏”,始于明末清初,至今有300多年历史。以其词细腻委婉,曲质朴动人,唱作皆传神的特色闻名。在桂剧艺人的接力下,桂剧衍变出了“大小本杂八百出”剧目。
  在桂剧的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得隆重介绍一下,他就是晚清的唐景崧。唐景崧曾任台湾巡抚,中日甲午战争后拒不割弃台湾。战争失利后,他回到家乡桂林,醉心于戏剧改革,在榕湖南岸设五美堂别墅,创作了40多部桂剧剧本,还创立了广西第一个戏剧班社——桂林春班,招收了30名女学徒,并对桂剧的辙韵、服装、表演风格都进行了规范化。唐景崧因此也被誉为“桂剧第一剧作家”“20世纪中国戏曲现代化的先驱”。
  民国时期,桂剧演出兴盛,名家迭出。马君武和欧阳予倩大胆对桂剧进行改革,不仅系统收集整理了大量桂剧剧目,还对演出形式进行了革新。尤其是新桂剧《梁红玉》,借戏宣扬爱国主义情操,讽刺汉奸卖国行径,在桂林连演28场,场场轰动。此外,桂剧《桃花扇》《木兰从军》《渔夫恨》《人面桃花》被公认为抗战时期桂剧的“四大名剧”。
  这厢桂剧才唱罢,那厢彩调又登了场。彩调属于灯戏系统,所以又称调子、彩灯,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当时,不少湖南花鼓艺人移民到广西,花鼓戏与民间俚曲小调相结合,形成了彩调的雏形。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彩调融入了云南花灯戏、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以及桂剧等剧种,逐渐自成一派。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小生、小旦、小丑(三小)载歌载舞,幽默诙谐,行腔婉转细致,戏曲韵味十足,极富生命力与感染力。《荔浦县志》(康熙四十八年修)这样记载:“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各门悬一灯,选清秀孩童艳装女服,携花篮唱采茶歌或演故事,耍龙灯嬉戏以为乐。”《兴安县志》(乾隆五年修)则记载道:“上元各神庙燃灯,自十四夜至十六夜间,有狮象,龙凤各灯,及装扮采茶者。”可见逢年过节,彩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彩调剧《刘三姐》的风靡全国,彩调这一“充满泥土芳香”的剧种也从“乡野”登上了“大堂”。由桂林市彩调团编演的《王三打鸟》《娘送女》《地保贪财》等传统彩调剧目唱红了半个世纪。一组数据可以作为佐证:2001年,各大音像出版社为桂林彩调出版了88张VCD,放眼全国地方戏出碟情况,当时很流行的黄梅戏出碟也不过30余张。
  2006年,桂剧和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问世间,情为何物?是《陈姑追舟》中,陈妙常一叶轻舟,千里秋江追潘郎?还是《游湖借伞》中,许仙与白娘子结缘上演的一出世俗难见的生死情缘?抑或是《宝玉哭灵》中,宝玉与黛玉无法继续木石情缘,思而不得,大梦初醒的痛断肝肠?“十支小调九支情”,围绕着一个“情”字,广西文场唱出了百姓的悲欢离合,时代的荣辱兴衰。
  诞生于清代中叶,广西文场的历史已经超过二百年。它盛行于桂北官话地区,在桂林、柳州、宜山尤为流行。因为脱胎于江浙民间小调的缘故,文场的唱词秀丽端庄,很有书卷气,曲调清新雅致、婉转流畅。按照唱腔分,文场有大调和小调。大调有“越调”“丝弦”“南词”“滩簧”“四大调”;小调有“叠断桥”“剪剪花”“寄生草”等近50首。经过多年的传唱,文场的经典曲目有《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等十余种成套唱本,《双下山》《王婆骂鸡》等六十余种单出唱本和《武二探兄》《贵妃醉酒》等近百个段子。2008年,广西文场成功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这么多好戏,自然而然,戏班子、戏院在桂林也就跟着遍地开花。据史料记载,1902年以前,桂林人要想看一出戏,可以选择各大会馆,比如湖南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或者是到庙宇去看,如关帝庙、城隍庙、三姑庙等等。“庙戏”是属于群众家门口的活动,因此热闹非凡,观众如云。讲究一点的官绅人家,就会在私宅里请戏班演戏,叫做“内台戏”。位于五美堂的唐景崧公馆和位于依仁路的范公馆都筑有演戏的内台,是当时上层人士经常聚会的场所。
  而在市郊农村,农历初一十五,便是看社戏的好日子。特别是秋后或春节期间,一乡或几乡联办,借酬神、祝醮名义,请“穿山班”(也叫“草台班”即在乡间走串,不在城内开班的戏剧班社)演出十天或半月。气氛好不热闹。
  到了光绪二十八年,桂林开办了第一所发售门票的戏院景福园,由桂剧名艺人林秀甫自任教习,地址就在三皇街。随后,世镜园、秀峰戏院、西湖戏院、三都戏院等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有不少戏院最多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容纳500人,丝毫不比现在的剧场逊色。

  戏剧火种点亮民族危亡时刻
  戏剧,不仅仅是百姓的离合悲欢的艺术化展示,更与时代兴衰沉浮紧密相连。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半国土落入日寇手中,在上海、武汉、广州、香港等地相继失陷后,大批文化人士和文化团体涌入西南大后方桂林。在桂林的戏剧文化工作者迅速组成了专业的戏剧文化团体,如广西省立艺术馆戏剧部、广西省抗敌后援会宣传话剧组、国防剧社等。此外,不少机关、学校、民间团体也组织起了业余戏剧团,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去。一大批戏剧人奔赴到前线,甚至开赴海外,以演出团结各方力量,掀起了抗战文化运动的高潮。
  在众多的戏剧社团中,一支支由儿童组成的戏剧文化团体至今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炮火连天的年代,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孩子剧团和新安旅行团,喊出了“全广西的儿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参加抗战工作”的口号。桂林的孩子们应声而起,与他们一同开展宣传、义演、义卖、募捐等爱国活动,并组建了广西省抗敌后援会儿童工作团、儿童教育团、广州儿童教育剧团等,演出了《没有祖国的孩子》《小战士》《孩子们起来》等剧目,展现出了不可遏制的抗日热情和力量。
  “小朋友要学习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不学秦桧卖国投降行为!大拳头、小拳头、一齐对准敌人汉奸的头!”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驱动下,当时的桂林大中小学学生也组建起了各大剧团,如西大青年剧社、西农剧社、桂中话剧社、桂林女中话剧团等。大家以戏剧作为战斗的武器,上演了《面子问题》《湖上的悲剧》《没有祖国的孩子》等剧目,引发巨大反响。
  一大批知名剧作家也扎根在了桂林。据统计,1938年至1944年底,2000多位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进步文化人士聚集桂林。田汉、欧阳予倩、朱琳都在桂林留下了足迹。1944年2月15日,西南剧展轰轰烈烈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次壮举。此次剧展集合了半数中国戏剧团体参与其中,而桂林作为抗战时期的文化城,正是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戏剧盛会的策源地。今天,我们依然能从史料中一瞥当年的盛况:1944年5月19日,《大公报》报道了西南剧展的圆满落幕,其中写道:在历时3个月的时间内,参演剧展的单位多达30个,演出的话剧有23部,歌剧1部,京剧29场,桂剧8场,此外还有舞蹈、傀儡戏、魔术、马戏等等。总共的演出数量达到170场,观众超过10万人次。来自粤、湘、桂、黔、滇西南五省以及相邻的闽、赣、鄂三省戏剧工作者汇聚于此,相互观摩,持续展演,碰撞出了空前耀眼的火花。戏剧运动,在此时被推上了高潮,直到1944年底桂林城疏散。
  “北有延安,南有桂林”,多年后,学者们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桂林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桂林的戏剧文化,也如同那一豆燃烧的炬火,在黑夜里持续发光、发热,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漫漫长路带来了希望。

  延续戏剧之城的荣光
  描眉、点唇、戴冠、披蟒……大幕升起,“贵妃”梳妆完毕,端庄地往台上一亮相,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一段段粉墨华章联袂登场,既原汁原味地展示了传统地方戏的精粹,又融合了时尚元素、时代风貌。古曲新声,别样动人。
  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院长、桂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树萍介绍说,《桂林有戏》是创作研究院与青年戏曲导演李卓群及其领衔的主创团队用了5年时间打造的文化精品,它融合了桂剧、彩调、文场、弹词等桂林地方戏,集中在一个舞台上展示,就是想要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桂林自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推出《桂林有戏》厅堂版以来,200余场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中外政要、八方来宾来桂林也要看《桂林有戏》。我们就想告诉大家:桂林有山,桂林有水,桂林有戏。”
  而花桥下,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望道话剧社的演员们,声情并茂地上演着桂林籍作家白先勇的《花桥荣记》。望道话剧社成立于2014年,牵头成立话剧社的,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黄伟林介绍说,他从2012年开始,投入抗战桂林文化城研究工作中,在大量阅读史料后,发现田汉的《秋声赋》无论是戏里戏外都充满了戏剧性,重排这一经典剧目的冲动就此萌生。“我当时的愿望不是仅仅想演一台戏,而是想用一批话剧来呈现一个活态的桂林文化城。”为此,黄伟林组建了望道话剧社,并于2014年同时推出了《秋声赋》《桃花扇》《旧家》三台大戏。当新西南剧展的宣传视频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播出的时候,黄伟林在现场能很直观地感受到观众所受到的那种冲击和震撼。“是时候把桂林文化城通过戏剧重新排演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了!”
  黄伟林说,戏剧如同一个桥梁,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结起来。“在排演和观看话剧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的桂林文化城,同时也能理解当年的文化人为什么做出那样的人生选择。”
  《广西地方志述略》作者、影视及地方戏曲专家王福近,在谈到桂林的戏曲、曲艺保护与传承时给出了四点建议。他说,如今,以桂林为中心向南广泛流布的桂剧、彩调、广西文场、桂林渔鼓均已入选了国家级非遗名录。想要进一步传承与保护这些地方戏,有关部门可以建立戏、曲数据库以实现文献汇集和保护,同时,在城市打造戏、曲公共艺术如戏曲雕塑、戏曲文化街等,培养城市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同时,鼓励戏曲文化进校园,从娃娃抓起;加大戏曲下乡演出的频次和力度,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在八桂路2号的桂林鑫韵文场艺术团内,80多岁的国家级非遗广西文场代表性传承人何红玉与嫡传弟子陆絮彬,正在进行排练。陆絮彬介绍说,艺术团成立已经8年,团队里有60余人,大家都抱着宣传文场、传播桂林文化的目的聚在一起。哪里有文艺志愿活动,大家就到哪里去,目前已经在社区、校园、乡村等地展演了500场。
  更令人欣喜的是,艺术团里很多老师的孩子,甚至是孙子、孙女都加入到了传承的队伍中来。年龄最小的是一位叫秦丰凯的小小传承人,今年还不到三岁。“广西文场是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曲艺品种,也是中国曲艺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和桂林秀美的山水相得益彰。我们希望有更多小小传承人出现,把非遗的种子种下,静待开花、结果。”陆絮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