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党建品牌”助力清廉机关建设高质量发展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1月1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文新军 通讯员李强
清廉桂林,机关先行。清廉机关建设启动以来,我市以“创建模范机关、建设清廉机关”为抓手,聚焦“走在前、作表率,发挥‘风向标’作用”职责定位,以打造“清正廉洁、优质服务、改革创新”三大党建品牌为突破口,助力清廉机关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市清廉机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综合执法支队、桂林市纪委监委分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
打造“清正廉洁”党建品牌
凝心铸魂抓引领
“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这是在市直机关“党课大讲堂”上,广西区委党校陶建平教授应邀为市直机关400余名党员干部作“对党绝对忠诚”的专题授课。在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中,我市通过理论强廉“铸精品”,聚焦市直机关“党课大讲堂”铸魂作用,充分整合教育资源,策划举办系列精品党课。先后聘请广西区委党校陶建平教授,浙江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现任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孙景淼,浙江大学之江科技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夏建勇等名师学者为全市45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授课,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同时,加强文化育廉“强阵地”。聚焦清廉阵地建设,引导市直机关单位将业务工作与廉洁文化紧密融合,创新开展“周五党日+”清廉教育活动800多场次,打造清廉文化书屋、廉政长廊、廉政文化墙、清廉宣传橱窗、清廉读书角等580多个,线上线下培训党员干部3148名。
此外,以典型引廉“树标杆”。聚焦清廉机关先行先试,选取市中级法院、市应急局等12个机关单位开展清廉机关建设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为集中反映桂林清廉机关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成效,专题制作《以走在前、作表率的担当作为 推进桂林清廉机关建设》宣传片,于2022年10月15日在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八桂新风采》栏目播出。
打造“优质服务”党建品牌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率先在全区创新推出‘大厅一键取号、前台全科受理、后台同步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流程化操作;编制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全面公开事项、流程、办结结果,竭尽全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标准化服务……”这是在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中,我市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所采取的具体举措。
清廉机关建设启动以来,我市通过打造“优质服务”党建品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围绕便民利企服务“高效化”,推行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一次办”、营业执照“微信快办”、“疑难杂症”兜底办等26项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微改革”,以更优政务服务流程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快捷服务新模式。在“党员先锋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党员干部争当先锋、主动服务,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审批时限提速率85%以上。
同时,做到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始终贯彻“服务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主旨要求,坚持“便民、规范、廉洁、高效”服务。市医保局延伸服务“触角”,推出“医保不午休、专岗办业务”服务机制。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打造党员服务专车,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众及需要现场办证的企业、社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
打造“改革创新”党建品牌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市税务局针对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漏办、迟办、误办等问题,探索推行“清廉+醒责”工作机制,梳理出694项量化“醒责”清单,按月向责任主体推送“醒责”事项;
市金融办聚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清廉+优化营商环境”行动,通过简化企业办贷程序、合并申请材料,同时设立桂林市首贷续贷中心,大幅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
在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中,我市积极打造“改革创新”党建品牌,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如市市场监管局把加强作风建设贯穿到市场监管全过程、各环节,在稳主体激活力攻坚战中,通过紧盯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推行优化市场主体全周期服务专项行动、亲清政商会客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保稳主体扩增量,2022年1至8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35万户,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到38.19万户,同比增长19.42%。市税务局高效落实留抵退税政策,第一时间组建留抵退税工作专班,采取提级审核、组团作战等方式,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4月1日-9月30日,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退还增值税留抵税18.91亿元。市金融办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简化企业办贷程序,落实各项贴息、免息等惠企政策,缓解企业融资贵难题,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再提升。截至2022年9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发生额24.1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36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