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区政府在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发挥路径
桂林日报
2025年06月21日
□郭红星
2025年3月14日,自治区党委发布《关于广西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工作情况的通报》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县区政府作为基层治理主体,必须探索人工智能生态体系的实施路径,当好“设计师”和“服务员”双重角色。桂林市七星区作为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将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坚持差异化产业定位,探索“技术+场景”模式,做好产教融合,奋力书写人工智能赋能区域发展的“七星篇章”。
一、县区政府应在方向牵引、要素整合、风险防范上充分重视
(一)聚焦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引导。《决定》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形成全链条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因此,县区政府要结合比较优势,精准选择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切入点,引导资源向关键领域集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七星区将依托辖区六大高校、八大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和龙头企业的产业基础,适时出台《七星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规划建设3000亩的人工智能产业园,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和产学研协同,形成“研发—中试—投产”一体化空间布局,明确生态体系的主攻方向。
(二)激活创新要素,构建协同发展。《决定》提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和联合研发平台,加快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县区政府要整合产学研用多方资源,促进技术、数据、人才等要素高效流通,形成生态共建合力。七星区将进一步深入发挥2022年成立的“政产学研用创新转化行动专班”的作用,高质量搭建政校企合作桥梁,组建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产业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人工智能方向重点研发专项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培育人工智能领域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夯实生态体系的要素基础,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示范区。
(三)动态评估调整,防范生态风险。《决定》提出,建设人工智能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人、技、物、管配套的安全防护体系。因此,县区政府要在自治区、桂林市指导下建立生态体系运行监测评估机制,实施高效的技术准入与风险预警。七星区将筹建辖区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工作联席会,常态化监督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和企业压实主体责任,对DeepSeek等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多方协同构建“技术—管理—法律”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系统性防范数据泄露、内容违规及跨境传输风险,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建立相关预警机制,确保生态体系的稳健运行。
二、县区政府应在深度学习、开放包容、服务协同上充分提升
(一)紧跟技术前沿,提高认知能力。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多次与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研究部署人工智能发展相关工作。因此,县区政府要持续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原理、产业趋势,避免“外行指导内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七星区将定期组织“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邀请高校教授、科研人员、企业精英分享AI在医疗检测、智能制造等领域成果,组织到人工智能发达地区、领先企业调研,提升公职人员对算力算法、数据治理、AI赋能等领域认知水平,强化生态体系的智力支撑。
(二)汇聚创新资源,打造标杆示范。《决定》提出,加大人工智能科技资源对接力度。因此,县区政府要以开放姿态吸纳外部技术、人才,并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具体项目实践,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场景。七星区将统筹共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大学科技园区,引导产学研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一批“桂林版垂直行业”大模型落地,通过“试点—反馈—推广”创新闭环,加快赋能光通信、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本地重点产业,增强生态体系的正向影响力。
(三)加强政企互动,优化政务流程。《决定》提出,推进电子政务云网建设,引接人工智能政务助手,在更多领域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因此,县区政府要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七星区将推进政务应用的“人性化适配”,强化数字赋能智慧审批,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AI服务窗口”,开发数字孪生政务大厅,真正实现“零见面自助办、一件事一次办、不打烊随时办”,提升生态体系的智慧服务水平。
三、县区政府应在智能制造、城市管理、文化旅游三大场景充分发力
(一)升级智能制造,建强产业生态。《决定》提出,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形成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因此,县区政府要重视以AI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持续壮大先进装备制造集群。七星区将重点推进“AI+机械装备”“AI+生物医药”“AI+低空经济”等制造场景,引导机械装备企业引入AI优化生产流程,推动在药物研发、质量检测等环节的AI应用,利用在运动拍摄、精密仪器等方面的产业积累,探索在低空经济产品设计、飞行控制等环节AI应用,以工业AI引领特色产业集群迭代升级,培育智能装备新赛道。
(二)构建智能平台,提升治理效能。《决定》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乡村数字转型升级。因此,县区政府要依托新型人工智能设备赋能城市管理,探索以低功耗物联网设备实现交通、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监测,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七星区将把AI技术融入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领域,持续建设“城市大脑”智能管理平台,整合交通摄像头、传感器、物联网设备数据,提升重点路段通行效率,及时化解火情突发事件,对河流湖泊的重金属超标排放行为实现自动识别和报送。
(三)赋能文旅融合,打造智慧体验。《决定》提出,深化“人工智能+文旅”融合,持续迭代“一键游广西”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智慧景区。因此,县区政府要依托区域文旅资源,通过科技赋能,将自然景观与数字技术结合,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智能化”文旅新生态。七星区将探索“山水+科技+文化”创新融合模式,联合高校开发“AI虚拟导游”,引导景区部署智能导览系统、智能服务机器人,利用AI赋能“市集、展览、美育、乐游”等新消费场景,融合东盟语料库搭建跨境旅游智能服务平台,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作者系七星区委副书记、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