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庞铁坚
《山水成圩——桂林大圩古镇》一书付梓
桂林日报
2025年05月19日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近日,桂林市作协会员、作家庞铁坚新书《山水成圩——桂林大圩古镇》付梓。新书分享会在大圩古镇举行。
作为“广西村落文化丛书”套书之一,《山水成圩——桂林大圩古镇》以口述史等方式,忠实地记录了漓江畔大圩古镇和周边村庄的历史演变。全书分为八个篇章,分别是“何以叫大圩”“桂林东乡的交通枢纽”“大圩的商业图谱”“古镇里那些有韵味的古村”“龙船文化及其他”“悠久的乡民自治传统”“留下游踪的历史名人”以及“大圩文化的整理与续写”。
为何将写作目光投向大圩?庞铁坚说这或许与大圩丰富的物产、历史遗存、人文资源有密切关系。史料记载,大圩镇原属临桂县东乡,古代曾称长安市、芦田市,是古代水陆转运的交通枢纽。自宋以来,因商业转运发展,大圩渐成桂北地区重要圩市,明清时期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大圩还被誉为“小桂林”。历史上,往来大圩的名人众多,周边村落古建筑和民俗文化保存完好。2005年,大圩镇被原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2~2019年间,大圩镇的熊村、上桥、毛村和大埠村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列为中国传统村落。
庞铁坚说,写作仿佛是一次深度再发掘之旅。“从表面上看,我很早就到过大圩。在桂林的几十年工作中我也多次造访大圩镇及周边村庄,算是对大圩比较熟悉了。但从一本书的写作要求来看,我原来对大圩的了解当然很肤浅,那种了解程度,不足以支撑写出一本书来。在当地文人和村民的带领下,我多次到大圩古街以及周边的熊村、上桥、桂局、沙桥、下茯荔、大埠、西马、涧沙等村庄以及东漓古村、水印长廊等地去走访,聆听生活在大圩这片热土上的人们讲述自己与大圩的故事。正是这些生动的讲述,让大圩的过去变得有血有肉,可触可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