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地方美食从“农家灶台”走上“全国餐桌”
平乐同安扣肉技能竞赛“烹”出新产业
桂林日报
2025年05月14日

同安扣肉技能竞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制作扣肉。
本报讯(记者陈娟 通讯员陈荣慧 文/摄)近日,平乐县三江合酒店里飘出阵阵肉香与芋香,2025年同安扣肉技能竞赛在此火热进行,选手们手持锅铲、在案板上腾挪,金黄的五花肉在热油中滋滋作响,香芋块裹着油光被整齐码入蒸碗——这场兼具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的双赛道比拼,为地方特色美食升级拉开序幕。
竞赛现场,选手们复刻着同安扣肉的经典工序:新鲜五花肉经冷水锅焯水后,表皮被扎满细密针孔,均匀抹上酱汁后投入油锅,瞬间腾起的金黄油花中,肉皮逐渐鼓起诱人的“虎斑纹”;去皮香芋切成长方块,在油锅中炸至外皮酥脆、内里绵密。待肉块晾凉切片、芋头镶嵌其间,再以豆腐乳、三花酒等十余种调料调和的酱汁拌匀,层层码入蒸碗后,大火蒸制一小时左右,浓郁香气不断溢出,让围观群众垂涎欲滴。
包装设计展区同样亮点纷呈:融入平乐妈祖文化元素的礼盒上,海浪纹样与扣肉造型相映成趣;环保纸质包装印着漓江山水剪影,便携提手设计兼顾实用性与地域辨识度。“既要让食客吃得香,也要让扣肉‘走得远’。”一位参赛选手表示,这些扣肉包装作品试图用视觉语言为传统美食注入现代传播力。随后,评审组从色、香、味、形及包装创意等维度综合打分,评选出优秀作品。
活动现场,同安镇政府还与广西芋霸食品有限公司签订5000万元生产加工项目协议,推动手工制作向标准化生产线延伸。“看他们插针孔、调酱汁,就知道是传承了几十年的老手艺。”围观群众王女士感慨,“现在又有了漂亮包装和企业合作,咱们的扣肉肯定能卖到全国。”
主办方平乐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平乐县将持续深入挖掘同安扣肉背后的地域特征、文化背景,依托竞赛成果制定团体标准,培育规模化加工企业,将这道“农家灶台”的地方美食端上“全国餐桌”,成为带动就业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