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必作于细
桂林日报
2025年02月20日
□江涵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市场监管局、卫健委联合发布《广西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负面清单》(以下简称《负面清单》),针对全区中小学校的食堂管理亮出50条“硬杠杠”,从食材安全到食材采购,从资金和食堂管理到食堂建设,构建起全流程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广西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总数达上千万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万万马虎不得,要将举措细化到每一个相关环节,覆盖到每一名师生。
校园食品安全必作于细,这是此次《负面清单》释放出来的明确信息。例如,《负面清单》要求,“通过竞争性采购方式确定的食材价格,不得高于学校所在地同期市场公允价格”“学生餐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校领导及教职工陪餐不得免费,防止挤占学生膳食补助经费”。这些细致要求,重视一点一滴、一丝一缕,不让“针尖大的窟窿透过斗大的风”。
校园食品安全必作于细,也是食安工作中的一条成功经验。从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工作谋划布置得再好,只要在“最后一公里”松一松,对食材安全怀有侥幸心理,对食材采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容易出现“跑冒滴漏”。现在,把《负面清单》落实落地,就是要求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落实、严格执行,让亮出来的“硬杠杠”变成“高压线”。
抓好食安工作,不是没有措施,也不是没有能力,问题在于落实到位。从严落实、监督落实,校园食安防线才会越筑越牢。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