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县区新闻

04版:桂林故事

返回 2025年01月29日

我市基层派出所妇女儿童维权岗实现全覆盖

桂林日报      2025年01月29日     
  □通讯员肖仁平 本报记者陈娟
  “我作为新手妈妈,现在正需要关爱和照顾,而他还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不知道关心我,我觉得很失望。”自从有了孩子,小李夫妻整天争吵不休,丈夫指责妻子整天唠唠叨叨,妻子指责丈夫不关心家庭,一气之下独自一人到外地散心。临桂区妇联联合派出所民警多次到小李丈夫家沟通,帮助其认识错误,指导他如何照顾和关心妻子,并电话开导劝解小李,多次沟通调解,两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这是市妇联、市公安局全面启动妇女儿童维权岗(派出所专岗)全覆盖工作以来,“妇联+公安”群策群力、团结合作,发挥职能优势,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缩影,也是市妇联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工作的生动实践。
  巾帼红+警察蓝
  162个基层派出所设置维权岗

  市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联合市公安局召开部署会,印发《关于全市公安派出所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通知》,推动在全市162个基层派出所设置“妇女儿童维权岗(派出所专岗)”。制定桂林市妇女儿童维权岗(派出所专岗)工作制度,明确建设标准,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岗工作制度》,以“公安+妇联”高效联动,不断提升妇女儿童维权法治护航水平,打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162个基层派出所实现全覆盖,严格按照制度开展服务,实现了维权岗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工作记录“四个有”的服务标准。
  “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大走访活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律师、志愿者等组成法律志愿服务小分队,为妇女儿童维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叠彩派出所妇女儿童维权岗负责人介绍,他们在辖区内广泛发放维权联系卡,公布维权电话和工作机制,利用电子屏幕循环播放法制宣传视频,做到工作有记录、处理有结果,后续有跟进,扩大法律宣传拓展维权深度和广度。
  完善处置机制
  调解婚姻家庭矛盾1414起

  市妇联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一村一辅警”作用,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纠纷风险隐患走访排查化解,建立工作台账。
  依托妇女儿童维权岗平台,通过平台联建、纠纷联调、信息联享、培训联动、普法联抓、关爱联帮等措施,对涉及妇女儿童的案件做到快速出警、快速处置、快速侦破,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妇联、公安双向推送及联合处置工作格局,努力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24年全市基层派出所妇女儿童维权岗调解婚姻家庭矛盾1414起,化解率100%。
  “维权岗除了为妇女儿童化解矛盾、提供法律服务,普法也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级妇联组织与基层派出所,深入城乡社区、校园和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妇女儿童维权知识、典型案例、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等法治宣传教育923场次,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儿童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
  开辟绿色通道
  快速处置家暴警情691起

  “我现在已经离婚了,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生活回归正常状态,太感谢了!”接到象山区妇联的回访电话,韦女士在电话里连声表示感谢。
  原来韦女士的前夫有家暴行为,韦女士提出离婚后,前夫不同意,对韦女士纠缠不休,无奈之下,韦女士来到妇联寻求帮助。妇联在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联合辖区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对韦女士的前夫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劝说,最终同意离婚,不再纠缠。
  全市妇联组织充分发挥妇女儿童维权岗作用,对涉家庭暴力和涉及妇女儿童类的警情,积极配合各级公安机关做好涉家庭暴力警情处置、调处工作。同时公安机关开辟绿色通道,联动妇联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件联合调解,落实家庭暴力告诫制度,通过讲情、明理、释法,将涉及妇女儿童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违法犯罪化解于萌芽状态,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救济”,构筑反家庭暴力工作“安全网”。2024年累计接处家暴警情691起,开具家暴告诫书196份。
  “维权岗打通了服务妇女儿童的‘最后一公里’。”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妇联将继续积极联动公检法司等单位共同发挥好妇女儿童维权岗作用,针对妇女儿童需求继续拓展工作内容,进一步延伸维权工作触角,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