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方聚力护航高考学子“乘风破浪”
桂林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本报记者 陈娟
又是一年高考季,备考工作进入“冲刺期”。为了让桂林高考学子“乘风破浪”,书写好人生的青春答卷,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联合公安、保密、卫健等我市招生考试委员会20多个成员单位提前谋划部署,正紧锣密鼓地深入开展“2024高考护航行动”,全力做好高考前考点考场培训布置、试卷保密运送、组织考试安全、天气用电和环境营造保障、服务考生送考等工作,确保今年新高考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多方聚力保障考试安全
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
我市高度重视高考组织工作,及时制定了今年普通高考组织工作方案、高考应急预案、高考安全工作方案、高考试卷安全保密工作方案、高考宣传工作方案等。
各县(市、区)也制定考试安全预案,对考生进行安全教育,以保证师生安全。各考点已制定针对事故灾害(防汛、防火、防震、防踩踏等)及其他突发情况的应急工作预案,对消防通道、校舍场地等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精心规划考生紧急疏散线路,落实各岗位职责,并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
普通高考的试题(答题卡)在启封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须严防死守确保试题(答题卡)安全。我市各县(市、区)建立并完善试题保密工作机制,加强了对涉密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在试题(答题卡)运送、发放和保管等环节已梳理细化方案,完备试题交接手续,实现在视频监控范围内的无缝对接。各地保密室接受了自治区、市级对保密室的检查验收。
我市在考前组织开展了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同时,严密监控考前及考中通过网络、通讯设备等传播涉嫌泄露试题及答案等有害信息,严厉打击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和代替考试等犯罪活动。
考前,各县(市、区)、各普通高中学校纷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考试安全教育,向考生宣讲考点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确保考生充分知晓、掌握考试有关要求。同时,反复向考生宣讲《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刑法修正案(九)》《考场规则》《考生守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考试作弊入刑的相关条款,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强化考点考场考务管理
考前综合检查全覆盖
今年全市共设13个考区、30个考点、1215个考场,考点数量和分布都有变化。由市招生考试院、市公安局、保密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两个检查组,已完成所有考区考点的考前综合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到立即整改。
目前,各考点已划定考试区域并设置警戒线,考试期间由公安及保卫人员值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线内,严禁涉考工作人员在警戒线内拍照外传。考点还设立从考务办公室到考场的“封闭式”专用通道,负责考点办公室的安排、布置,设置有足够的备用考场。此外,各考点及考场将在考前完成卫生消毒和内部供电工作,并再次完成对司铃、监控、播音系统等考试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确保万无一失。
今年考生入场管理将进一步强化,严格落实考点入口和考场入口的安全检查措施,每个考点配备已升级的“智能安检门”,推进无线电信号(含5G信号)屏蔽全覆盖,实现手机等通讯设备在高考中“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各考点还将采取“人工安检+智能安检”的“2+1”安检模式(考生入场采取2次人工安检和1次“智能安检门”安检模式),监考员将在视频监控下用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入场违禁物品检查,特别是防止考生将手机、手环和手表带入考场。
此外,我市优化了考务工作人员选聘、培训和考核等工作,考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他们重点学习了监考员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明确职责、任务和分工,并进行试题卷、答题卡的整理、装袋、密封等方面的训练,熟悉和掌握技巧和要求,确保严格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