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加大执法整治力度 全力营造一流旅游环境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09日
□本报记者 李思静
“我们在研判了视频内容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成立了7个执法核查小组,会同象山区、七星区、秀峰区、荔浦市涉事发生地市场监管局,对相关购物店进行了现场核查。”在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一位参与执法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日前有媒体曝光的“桂林不合理低价游”情况,调查及处置工作已经取得了新进展。
“经执法人员调查核实,涉及该起事件的七家购物店均涉嫌虚假夸大宣传商品、药品功效等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我们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该执法人员说。
据了解,象山区南溪山公园科普馆梁某,象山区平山北路瓦窑小镇玉器经营者秦某、蒋某,因非法经营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已被移送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区桂林怡心堂中药有限公司、象山区广西桂林亚太皮革有限公司、七星区桂林市年年康贸易有限公司、七星区桂林锦绣丝路纺织品有限公司、荔浦市马岭鼓寨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因涉嫌对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已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分别处以罚款人民币叁拾万元至伍拾万元不等。
市场秩序关乎全市旅游经济的生命力,对增强旅游消费信心、维护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形象至关重要。近年来,为荡涤桂林旅游市场的“污泥浊水”,进一步擦亮“甲天下”的“金字招牌”,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重拳出击,以雷霆之势开展旅游市场整治。
召开涉旅经营市场主体约谈会。对桂林市旅游商品协会、旅游接待饭店、餐饮公司、购物店等行业协会代表、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现场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规范涉旅行业守法经营。
开展线上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制定印发《2023年线上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组织美团、携程等平台召开线上旅游市场治理行政指导会,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依法受理旅游市场投诉举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大整治,依法坚决查处和受理旅游市场的违法广告、虚假宣传、格式合同不规范、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定量包装净含量不足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
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加强对县(市、区)工作指导,聚焦吃、住、游、购,在旅游相关行业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每个县区年内完成新增1家景区创建单位任务,逐步推进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AAAA以上景区参加创建。
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对市区大中型餐饮单位、旅游景点、特色小食、夜市餐饮进行专项整治。各县(市、区)以旅游景区(点)为重点区域,以旅游团餐接待饭店、农家乐为重点场所,加大检查力度;以发生过食品安全事件的旅游接待饭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频次,并通过查看用餐区域是否有制止餐饮浪费提示,随机访问用餐消费者等方式检查是否存在诱导、误导超量点餐等行为。结合日常监管中食品风险点,全程参与在市辖区内举行的各项重大活动,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加强商标保护工作。培育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美食、文旅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加强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监管,鼓励和指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用标。继续推进桂林市餐饮企业品牌化发展,鼓励、支持和指导餐饮企业注册自有商标,加强对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运用促进,积极塑造桂林特色餐饮文化品牌。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活旅游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开展“铁拳行动”,下大力气对旅游市场的“顽疾”与“新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进一步擦亮“甲天下”的“金字招牌”。持续坚守食品安全“底线”,聚焦吃、住、游、购,在旅游相关行业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开展旅游相关行业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公开承诺活动,助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