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结硕果 奋楫扬帆启新篇
——政协临桂区第三届委员会2023年工作综述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31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彭胜发 杨浩 李昌盛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系列新要求,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绘就新画卷,新征程开启新篇章。翻开2023年临桂区政协的履职答卷,务实、创新、奋进成为最美底色。一年来,临桂区政协在思想引领中深化政治共识,在服务大局中助推经济发展,在关注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在汇聚合力中凝聚奋进力量,在传承创新中发展政协事业,积极答好政治、共识、奋进“三张答卷”
。
坚持党的领导 担当时代使命
“政协是政治组织,委员是政治身份,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最本质特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第一要求。”临桂区政协主席李先赠说。一年来,临桂区政协始终恪守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强化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担当,做到与区委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同步发力,在增进共识中书写新时代政协的“政治答卷”。
临桂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新使命,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共识,为助推临桂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纲”和“魂”,“第一时间”“第一议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形成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党组会议和常委会会议专题学、委员大讲堂辅导学的格局。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同时通过会议学习、小组学习、网络学习、外出培训等形式,及时传达中共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区委有关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政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积极组织委员撰写理论文章,共发表5篇。在各级主流媒体刊发工作稿件292篇,其中国家级新媒体2篇,荣获2023年度广西政协报刊宣传工作一等奖。2023年11月,在龙胜召开的全市政协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临桂区政协以“构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格局 凝心聚力促发展”为题作了典型发言。
坚持凝聚共识 写好履职答卷
一年来,临桂区政协广泛凝聚共识,激发发展动力,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促进和谐发展中书写新时代政协的“共识答卷”。
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加强提案办理监督。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非公经济人士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履职活动,做到真诚相待、真心相交、真情相融。积极收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社情民意,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车”。
提得精准,办得有效。一个个言之有物、切实可行的提案建议,助力临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一年来共收集编报社情民意信息32条,为党委、政府解决好社会关注、民生关切问题提供了信息服务和决策参考。坚持把办理委员提案作为政协履职为民的重要手段。成立四个督办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对提案办理进行全面督办,并从立案的58件提案中确定了5件提案作为重点提案。区委、区政府领导先后阅批,多次召开提案办理推进会,立案办理的提案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复。
强化文史宣传扩大共识。临桂区政协文史工作成绩显著,2023年3月获得了自治区政协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深入开展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临桂文史》第35辑印刷成集。文史工作创新征集领域,《乡愁·临桂》从完成实景拍摄的3万多张图片中精选出500多张图片和56篇原创散文编辑成册。启动《临桂词派》《黄埔军校与桂林》等文史图书的编撰工作,已收集整理相关资料130余万字。创新《临桂村落考源》编撰工作,系列丛书完成终审,即将交付印刷出版。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全方位讲好政协故事、展示履职风采。
临桂政协文史馆于2023年12月开馆,是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馆。在桂林召开的自治区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全区政协文史资料选题协作工作推进会上,临桂政协文史馆被选为参观考察点,文史馆建设受到了自治区政协及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文史馆的建成,将成为政协组织与社会各界团结联谊的交流平台,成为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基地。”临桂区政协委员、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雷金息参观政协文史馆后深有感触地说。
坚持服务中心 厚植为民情怀
紧扣发展主线,聚焦“三大振兴”和“两大建设”,集聚智慧、集聚资源、集聚力量,更好地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效能,在提高履职能力中书写新时代政协“奋进答卷”,为临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023年5月,临桂区政协科学技术界别委员联络站在桂林科迅公司挂牌成立。副主席李燕青表示:“要切实把联络站建设成为委员学习的主阵地,协商议事的大舞台,建言献策的聚智处,凝心聚力的温馨园,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为促进临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双联双创”为抓手,搭建服务平台。一年来,先后挂牌成立了科学技术界、农业界、经济界、民主党派等8个界别委员联络站和11个委员工作室,通过委员联络站和工作室的带动作用,推动政协委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争当助力“三大振兴”带头人。2023年11月,在全市政协系统“双联双创”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临桂区政协作了典型发言。举办“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企业家沙龙活动,通过政协搭台,邀请专家为企业发展把脉,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协”以求同,“商”以成事。以高新区建设为契机,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自身技术和组织能力优势,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升级。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建成了“5G+工业互联网赋能数字化工厂项目”,利用5G智能网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管控及仓储管理。桂林鸿程矿山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建的“桂林鸿程高端磨粉装备‘两业’融合建设项目”,计划建设成5G智慧产业园。2023年4月,临桂区举行了乡村振兴“万企兴万村”村企牵手活动,签约项目金额8.98亿元,充分推动村企要素互换、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互融、共同发展。
以经济能人推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带动作用,通过发展特色高效产业,成立合作社,建立种植基地,流转村民群众土地,优先安排群众在基地务工,定期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现场培训等服务,指导农户发展产业。农业界委员创办的临桂久月鸿盛家庭农场利用区位优势,建成千亩葛根种植示范带,辐射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500多户发展种植。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争当“科教振兴”践行者。把科教振兴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为委员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创造良好条件。组织开展“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暨“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AI机器人测评公益行”系列活动、“科技进校园 委员在行动”系列活动、进田园送科技活动等10多次,辐射公众6000多人次。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楫笃行。2024年,临桂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助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谱写临桂篇章作出政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