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多联共建换来碧水映蓝天
桂林日报
2023年11月21日
(上接第一版)此外,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抓漓江保护治理考核制度,完善党员参与漓江保护积分管理机制,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参与漓江流域保护责任流域内基层党建与漓江保护治理“双提升”机制,形成党建引领、党委领导、群众参与、多联共建的新格局。
“灵川建立起‘漓江卫士’党建联盟,广泛激活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红色细胞’,实现党建引领和漓江保护双促进。”灵川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东秋说。
法治护航水库生态促发展
打击非法捕鱼、出台保护协作机制、实施水源保护管理规定……灵川县全力以赴保护青狮潭水库的水质。
今年以来,灵川以水库渔业生态养殖为契机,整合渔政、公安、库区乡镇等多方力量,全面开展打击非法捕鱼联合执法。开展拆除非法捕鱼设施整治行动涉及人员近2000人次,其中开展大规模的整治行动8次,共拆除“迷魂阵”、灯光诱捕等设施77处,清理渔网、地笼579个,营造了生态优先的严管态势。
同时,该县创新工作方式,加强青狮潭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保障,在青狮潭水库分别建立了青狮潭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服务站和青狮潭水库生态环境公益保护联络站。今年1月1日起,《桂林市青狮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规定》施行;3月建立关于青狮潭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公益保护协作机制,为“绿水先锋 生态青狮”党建品牌有效提供了补偿机制保障、生态司法保护、生态法治教育、生态理念宣传、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
“新规制定了青狮潭水库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养殖方案,我们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我们也会严格遵守新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更好地保护水库的水质。”灵川县公平湖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涂文富说。
生态渔业良性循环助增收
为全面提升水库自净能力,持续改善水库水质,保障饮用水安全,灵川县加大资金投入,经过多年探索和整治,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2018年以来,灵川县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扶持九屋镇、兰田瑶族乡和公平乡的生态养鱼合作社开展渔业生态养殖,桂林灵川青狮潭水库库区管理站以及灵川县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平均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以上,投放鲢鳙鱼苗22.5万至25万公斤,此类鱼主要以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能有效防止水库各种藻类泛滥,从而净化水质。
目前,青狮潭水库形成“以库养鱼,以鱼增收,以鱼净水”的良性循环模式,水质长年保持在Ⅱ类水以上,一级保护区达到了Ⅰ类水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灵川县持续做好库区产业,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00万元,大力发展食用菌、野生茶、甜瓜、腊肉加工等集体经济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
公平乡田心村是青狮潭水库周边村落之一,“桂蜜12号”甜瓜种植正是该村探索产业“上岸”的模式之一。田心村党支部书记赵金勇告诉记者,集体经济瓜田与青狮潭水库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青狮潭水质变好也造福周边土壤土质,这也是他们种出来的瓜特别甜的原因之一。
灵川县县长陈文彬表示,今年下半年该县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进一步加强青狮潭水库保护,常态化巡查监管,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让老百姓享受生态红利,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