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清廉桂林

05版:教育

06版:时 事

07版:时 事

08版:视 点

返回 2023年05月25日

海拔5200米,科考队员是如何工作的?

桂林日报      2023年05月25日     

  这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他的脸在珠峰海拔约6500米处完成科考任务时被晒脱皮(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孙非 摄

  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来自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科考队员在测量土壤温度(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非 摄

  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来自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科考队员张继峰(左)在查看附着在石头上的藻类生物(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孙非 摄

  在珠峰海拔约5300米处,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科考队员薛雨昂在对冰川进行实时差分GPS定位(5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来自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科考队员在收集水生生物样本(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孙非 摄
  青藏高原被科学界称作“天然实验室”,而珠峰及其附近地区则是其中一块亟待被科学认知的璞玉。
  2023年珠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一部分。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追问科学,奋勇攀登。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来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一窥科考队员的工作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