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紧握“特色笔” 绘就绿色产业“振兴图”
桂林日报
2023年02月26日
(上接第一版)修正集团资源医药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将带动全县农户、合作社和其他经济实体大规模种植适合本地发展的中药材,带动种植面积达10000亩以上,形成地方中草药材产业种植规模,为保障种植户中草药材销路的同时延伸该县中草药材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资源县中草药材产业向纵深发展,发挥其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特色农业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最大化、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特色农业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的地位日渐突出。
资源县积极打造农业示范区。通过打造提升丹霞红提产业核心示范区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不断引领红阳猕猴桃、韩国辣椒、蓝莓、梅花鹿和吊瓜等特色产业更新换代、提质增效,积极走“名、优、特”健康发展道路。在特色种养技术改造提升的强力推动下,毛竹、红提、猕猴桃等传统产业稳中有升,阳光玫瑰、黑鸡养殖等新型农业产业生机勃勃。
此外,该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投资,成功引进修正药业集团落户资源,着力建设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打造资源县修正药业健康产业园,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建立了中药材基地示范县,将资源打造成为华南地区中草药健康产业发展重要基地。在中峰工业园区建立占地面积约100亩的冷链仓储物流精深加工产业园,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仓储、物流于一体,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
聚焦产业融合 释放创新创业动能
青山环抱、瀑布叠泉,淳朴苗寨、民俗风情。位于资源县车田苗族乡的石山底·世外桃源旅居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工人们正抢抓工期修建护栏,游客中心、同心广场、溪边步道、苗秀楼等建设已基本完成。
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资源县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的要求。产业链串联供给侧各环节经济主体与经济活动,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创新扭转供需失衡与错配离不开产业链升级与重塑。产业链需要通过创新实现升级,创新很大程度上也需要通过产业链重塑才能落实到经济活动之中,从这个角度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必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据了解,资源县推进“一核三轴”西线发展轴建设,充分挖掘60公里资龙二级公路沿线约600平方公里的高山森林农旅观光、民俗文化、红军长征文化以及休闲度假康养等潜力,强力推进“一路一廊一河二园三乡九寨”项目建设,着力将车田、两水、河口三个少数民族乡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带。全力建设石山底·世外桃源旅居景区、李洞·诗意田园等九个华南康养度假民宿精品示范村寨,将其沿线建设为华南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农旅观光、生态养生、民宿度假的最佳目的地。力争每个乡镇打造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与此同时,该县因地制宜谋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以大庄田为中心,依托现代红提产业核心示范区,利用生态资源、产业资源、旅游资源、民宿文化资源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康养度假、农业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依托发展成熟的红提产业,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致力打造“农旅文”等各要素,盘活大庄田村的土地资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