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01版:头版

0203版:新春特别报道

04版:综合新闻

前一版 2023年01月28日

习近平致电祝贺达达埃
当选连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鲍勃·达达埃,祝贺他当选连任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总督。
  习近平指出,巴新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之一,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新。当前,中国同巴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我高度重视中巴新关系发展,愿继续同达达埃总督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春回大地万象新 兔年旅游旺旺旺
2023年桂林旅游市场喜迎“开门红”
春节假期接待游客总量同比增长77.89%,旅游消费增长75.67% □本报记者 李思静
  农历壬寅年十二月廿九(1月20日),在市内一家酒店从事网络订房工作的小梁明显发现兔年春节假期的订房量相比当年有所增加。果然,到了大年初二(1月23日),她所在的酒店入住率超过了75%,这一数据在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保持增长。
  “大年初三到初五,我们酒店可以说是‘一房难求’了。”小梁忙碌中难掩兴奋。
  根据“自治区黄金周旅游统计数据系统”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375.80万人次,同比增长77.89%;实现旅游消费34.61亿元,同比增长75.67%。

旅游强势回暖 游客蜂拥而至
  市民小赵去年的年夜饭吃得比往年早。放下碗筷,向长辈拜完年,她就拿上行李出发与朋友会合了。他们计划去新加坡过春节,领略南洋风光。“非常激动,期待很久了!”小赵说。
  到了大年初二,更多桂林人开始往外走。当天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值机柜台前排起长龙,一个个行李箱盛满了市民外出游玩的心愿。“我们打算去南京转转,糖芋苗和赤豆元宵我们馋了很久了。”一位旅客笑着说。
  本地市民“走出去”,外地游客“涌”进来。今年春节假期,桂林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粤”“鲁”“川”“冀”等外地车牌促成了桂林各旅游交通干道车水马龙的景象,各景区、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更是早早打出了“车位已满”的告示牌。
  “我们今天吃了正宗的桂林米粉,很好吃。下午我们去阳朔尝尝啤酒鱼。”外地游客孙先生对接下来的旅行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以阳朔西街、正阳东西巷·逍遥楼、象鼻山、漓江、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遇龙河等为代表的一批景区景点出现游客暴增。据了解,遇龙河竹筏漂流游仅大年初一就接待游客超7300人次,大年初二游客接待量更是达到13162人次,实现兔年旅游“开门红”。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大年初三开始恢复演出后,连续两天单日演出3场;大型演出《桂林千古情》大年初三单日演出5场,初四单日演出6场。全州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客房入住率超过70%,相比疫情政策优化前游客数量增长300%以上。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衣恋大饭店(喜来登饭店)、桂林璟象酒店、阳朔碧莲江景大酒店、融创施柏阁酒店、桂林宾馆、阳朔山畔度假酒店、阳朔县悦榕酒店、愚自乐园·地中海度假村、桂山大酒店等一大批龙头住宿业企业均迎来游客入住高峰。
  据1月27日驴妈妈旅游网和奇创旅游集团共同发布的《春节出游总结报告》显示,桂林与昆大丽(昆明、大理、丽江)、三亚、广州、重庆、成都、哈尔滨、西安、厦门、上海等地被列为国内长线游十大目的地。

文旅“大餐”荟萃 桂林年味十足
  春节就要“闹”。大年初一,市内各电影院“一票难求”,《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等大片云集春节档,让影迷大饱眼福。“很精彩,中国科幻电影也可以很棒!”一位看完《流浪地球2》的影迷表示,过两天他还要来“二刷”。
  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了“迎新春”活动。象鼻山景区推出三姐对歌迎新年、猜灯谜等活动,市民游客可以现场感受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民族特色。七星景区开展了卡通大巡游、接“福”、接“财神”等趣味活动,与市民游客一起互动过大年。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浪漫烟花秀、好运来大巡游、陕北民俗闹新春、八桂风情·民俗大擂台、非遗传统现新春等特色专题活动,让市民游客体验了一次热闹非凡,传统与现代并重的春节。
  (下转第二版)
桂林开出全国首趟“点对点”返岗务工专列
600名务工人员搭乘G2961次列车赴粤返岗复工
唐标文宣布活动启动 李楚出席活动并致辞   本报讯(记者唐健扬)1月26日,正月初五,2023年广西“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桂林北火车站举行,600名外出务工人员在桂林北站搭乘G2961次列车赴粤返岗复工。这是今年全国首趟“点对点”返岗务工专列,将有效缓解广东各大企业春节后用工短缺压力,促进农村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唐标文宣布活动启动,市长李楚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通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为外出务工人员普及乘车安全常识,提供就业服务等政策咨询,并给他们送上了装有矿泉水、饼干等物品的爱心物资,希望他们返岗后,不断加强自我防护,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表示,有了专车专列,他们返岗更方便了,也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打工人的关爱,觉得很温暖,心里舒服又踏实,对工作有信心,对日子有盼头。
  据了解,我市近年来不断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大力促进务工人员“走出去”,拓宽“就业路”“增收路”。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通过粤桂劳务协作,赴广东就业人数累计达到25.26万人次,有效缓解了我市外出务工“就业难”与广东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务工人员赴粤返岗复工意愿强烈。为了保障务工人员赴粤返岗复工顺畅,广西和广东多部门统一部署开展2023年广西“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联合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点对点”务工专列开行方案,由政府出资包车,务工人员免费乘坐。据悉,春节过后广西还将有约5000名务工人员乘坐10趟务工专列赴粤复工。
  “线上包车厢、包座个性化客票销售服务新模式,不仅简化旅客批量买票手续,而且让乘车人能够精准掌握车次、车厢号、座位号等信息,实现进、出站‘一证通行’。”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车站站长柯向喜介绍,这是铁路部门首次采用线上包车厢、包座个性化客票销售服务新模式,便捷务工人员检票组织,提升务工团体“点对点”运输效率。
  副市长赵奇玲、市政府秘书长李一飞参加活动。
市领导分别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本报讯(记者唐健扬 文新军)春节前夕,市领导蒋春华、王昕分别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要求以底线思维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筑牢安全防线,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春华带队前往秀峰区敦睦村、中石化桂林航空加油站开展春节前自建房消防隐患和安全生产检查。在敦睦村,检查组走进自建房实地查看了消防设施是否符合要求,电气线路是否私拉乱接,电动自行车是否违规停放充电,有无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在中石化桂林航空加油站,检查组现场检查了卸油区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和消防安全措施,对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了研究和排查。检查组要求,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进一步加大自建房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持续做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继续落实消防安全等方面责任,做好春节期间各项值守工作,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
  副市长王昕率队对春节期间我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深入包保企业检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实情况。王昕一行来到阳朔县如意峰景区,实地检查特种设备运行情况,要求景区要始终紧绷特种设备“安全弦”,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不折不扣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桂林三养胶麦生态食疗产业有限公司,王昕检查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落实情况,要求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场所管理、人员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加强全程治理,强化全程监管,切实守牢食品安全民生底线。
陈丽华新春走访慰问脱贫户指出
坚定信心勤奋踏实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本报讯(记者孙敏)近日,市政协主席陈丽华带领慰问组走进雁山区大埠乡李汕平村,看望慰问联系的脱贫户,向他们致以新春的问候。
  近年来,在市政协帮扶联系下,李汕平村与桂林吉福思罗汉果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罗汉果育苗基地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培育罗汉果苗约32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成为李汕平村重要增收渠道之一。市政协还积极协调销售渠道,按照市场价格帮助订购销售李汕平村种植的萝卜、香瓜、红薯,购买扶贫爱心产品。截至目前,李汕平村特色产业覆盖率已达100%。
  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村民汤有妹、葛益汉、葛运长依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自立自强,积极种植应季果蔬,实现产业脱贫。陈丽华走进汤有妹、葛益汉、葛运长等脱贫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及生产、生活和子女学习情况,给他们送来了米、油等慰问品,与他们一起共同制定新一年发展计划,叮嘱他们不断提升种养技术水平,感恩党的好政策,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地创造美好生活。村民汤有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如今我不仅脱了贫,养着牛,孩子读书也很争气,生活越来越好了。”
  在走访中,慰问组还叮嘱城区、乡镇和村“两委”干部继续鼓足干劲,对脱贫户要及时追踪沟通,加强可持续发展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种养技术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市政协秘书长徐熔,雁山区委、区政协及大埠乡党委、政府和李汕平村主要负责人参加慰问。
公园景区年味足人潮涌 □本报记者 徐莹波
  春节黄金周期间,市区各大公园景区张灯结彩,年味十足,并围绕兔年主题举办了丰富精彩的活动,受到市民游客热捧。各大公园景区里人潮涌动,标志着桂林旅游业正展现强劲复苏态势。

芦笛景区游客接待量增长628%,七星景区接待量超10万人次
  1月22日,大年初一,记者在芦笛景区看到,景区围绕兔年主题装扮一新,布置了一批兔玩偶。芦笛岩洞前人头攒动,30多米长的游客通道排起了3条长队;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
  芦笛景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中国国宾洞的芦笛岩,是游客到桂林旅游时的重要目的地。为了迎接旅游业全面复苏,春节期间,景区推出多项优惠活动,如面向全市各县(市、区)居民推出“芦笛岩—莫奈花园秘境”优惠套票。莫奈花园秘境位于秀峰区桥头村委庙门前村,园内绿植环绕、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有超大的户外场地。
  优惠的价格大大吸引了游客到芦笛岩游览。据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景区共接待进洞游览游客约2.4万人次,同比增长628%。
  为营造节日欢乐气氛,春节期间,七星景区在花桥大门、华夏之光广场等地布置了多组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以“中国年”“五谷丰登”等为主题的造型。同时,景区还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机甲陪你过大年”“卡通兔兔巡游拜大年”“接福喽”“兔爷儿添财”等,让市民和游客在游园中收获更多快乐。据景区管理处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景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超10万人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訾洲公园郁金香花展再登央视,接待量达10万人次
  节日期间,由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市花木研究所、訾洲公园管理处承办的2023年桂林新春郁金香花展在訾洲公园火热举行。以兔生肖、红兔祝福、玉兔迎新等造型元素为烘托,共展出50个品种郁金香约12万盆,以及其他时令鲜花约4万盆。
  1月23日,记者在訾洲公园看到,公园中央大草坪已变成一片郁金香的海洋,红色、白色、粉色、紫色、黄色……五彩缤纷的花海让人目不暇接。尽管当天天气较为寒冷,仍然有大量市民和游客赏花游园。
  郁金香花展还吸引了国内各大媒体聚焦,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于1月20日、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于21日分别对花展进行了报道。报道提到:“在广西桂林的訾洲公园以‘玉兔迎春’为主题的2023年新春郁金香花展开展……色彩艳丽的各色郁金香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观赏游览、拍照留念。”
  訾洲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桂林新春郁金香花展已连续多次被央视聚焦报道,这也说明花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本届花展将一直持续到2月上旬,市民、游客可以来公园尽情享受花的芬芳。
  据訾洲公园管理处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公园累计接待市民游客数量达10万人次。

虞山公园梅花盛开,南溪山公园冬樱绽放
  春节假期,记者在虞山公园看到,五福塔前种植的宫粉梅、朱砂梅等品种梅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清香浮动,美得令人心醉,把公园装扮得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一些市民、游客在梅花树丛中穿梭往来,寻找各种角度拍摄或自拍。
  市林园局相关人士介绍,这些宫粉梅是该公园于1999年建园时,林园部门组织市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时种下的;朱砂梅则是后续引种的。经过多年培育,这些梅花长势茂盛,开花时十分灿烂。与此同时,穿山公园、园林植物园等公园里种植的梅花也在陆续绽放,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观赏。
  在南溪山公园,樱花园里种植的数十株冬樱也迎来盛放,美不胜收。该公园相关人士介绍,公园自1992年建立樱花园以来,逐渐成为全市赏樱胜地。为了丰富和扩大樱花的品种,从2009年起,林园部门组织开展樱花专题科研,引种和培育了一批樱花新品种。现在开花的冬樱是前些年从四川引进的。
  目前,西山公园蜡梅园里的10多株蜡梅迎着寒风绽放,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跃然枝头,暗香浮动。公园相关人士介绍,上世纪80年代,公园在隐山脚下引种罄口蜡梅,多年来一直长势旺盛。近年来,公园又引种了珍贵品种素心蜡梅,并建设了蜡梅园,成为我市冬季赏蜡梅的最佳地点。
2023年桂林旅游市场喜迎“开门红”   (上接第一版)为了让市民游客享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春节期间,全市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推出山水休闲游、亲子欢乐游、露营逍遥游、红色研学游等线路产品30多项文旅优惠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在漓江景区,市民游客乘船游览不仅可以享受超值优惠价,还有机会获得阳朔啤酒鱼的免费品尝券。资源·资江天门山景区也推出了超值服务,景区大门票抢购价仅售4.99元。桂林叠彩山、伏波山、芦笛岩、七星岩等景点的门票五折优惠。灌阳县推出了景区景点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向游客发放优惠券4万张,涵盖景区门票、酒店、度假线路等。桂花公社推出春节期间免门票活动。
  桂林市各级文化场馆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大年初一,2023年桂林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新春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在市中心广场隆重举行,演员们载歌载舞,与市民游客共祝新春佳节。
  此外,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年初一、初二在桂林有戏剧场公益演出2场《桂林有戏》,初四、初五在非遗体验馆举办沉浸式戏曲体验《八桂戏韵》,正月十四、十五还将在省立艺术馆举办新春元宵地方戏曲音乐会;广西桂林图书馆举办“楹联拜年·写春联”,“谱写新篇章”少年书法、绘画展,“腊雪迎春——你应该知道的春节年俗”主题展;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特色文物拼图、原始狩猎;桂林博物馆举办闽台木偶艺术展、癸卯年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等。

乡村游、温泉游、冰雪游成“香饽饽”
  到七星区尧山旁的南国御花园摘水果、吃农家菜、喂鸵鸟、荡秋千、围炉煮茶;去临桂区六塘镇的桂林花海赏景、开赛车、撞钟祈福、品土窑美食;到雁山区的乡谣里摘草莓、打卡网红大橙子、体验萌宠喂养;到灵川县东漓古村体验非遗项目扯腐竹、飞锤榨油、陶泥手作和打铁;到恭城“三庙两馆”景区鸣钟、文庙祈福;去灌阳县文市镇的莲溪庐感受乡野情趣……春节期间,各县(市、区)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一房难求”,“包小院过大年”成为新时尚。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乡村旅游具备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追求健康身心的特质,这种以赏自然风光、游乡村野趣、下田园采摘、品农家饭菜、购地道特产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游,正在成为一众自驾出行游客的首选,
  今年春节,不仅本地市民,很多周边省市的游客都来到全州,打卡当地一座海拔1700多米的的高山户外滑雪场,体验冰雪的魅力与快乐。
  来自柳州的邹女士带着孩子在雪道上驰行。她认为,滑雪是一项又刺激又有趣的运动,这次趁假期带孩子来体验一番。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州天湖滑雪场每天达到最大容量1600人的饱和状态。
  由于春节期间桂林天气持续低温,“泡汤”过冬成了市民出游的热门选择。不管是久负盛名的华南第一泉龙胜森林养生温泉,还是依山而建独立私密泡池的全州大碧头云田养生温泉,抑或是平乐仙家温泉、全州炎井温泉等几个热门温泉景区,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让本就蒸腾的池水更加火热。
  从各温泉景区的接待情况来看,游客主要以广西区内为主,尤其是自驾前来的桂林市民占了半数以上。全州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了吸引游客,在泡温泉之外还推出了其他游玩项目,如农家体验、动物互动等。这些活动的推出让房间预订更加火爆。
平乐县旅游快速复苏回暖
旅游总消费同比增长57.65%   本报讯(记者陈娟 通讯员苏桂)1月21日至1月27日,平乐县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回暖,各景区景点及酒店呈爆满状态,全县接待游客24.29万人次,同比增长56.53%;旅游总消费20063.54万元,同比增长57.65%。
  2023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优化调整后的首个黄金周。平乐县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节前、节中指导A级旅游景区实行预约、错峰、限流游览,动态掌握A级景区开放、景区接待人数、预约游览人数等信息,形成日报综合监管机制,促进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春节假期,民众出游热情高涨,游客出行以自驾游为主,出行时间及出行距离明显延长。平乐县重点宾馆酒店从年初二开始基本处于满房状态,外省游客订房同比增长20%以上。在平乐县各个景区,外省车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长,平乐镇、沙子镇、张家镇等重点旅游乡镇景区景点人员爆满,全县旅游市场复苏回暖明显。乡村旅游成为该县春节探亲访友的核心主题之一,该县境内的圣山湖景区、原味漓江、醉美·长滩湾、张家镇水山村、青龙月亮山等乡村旅游点备受游客欢迎。
滑雪过大年
全州天湖这个玩法“火”上央视   本报讯(记者陈静 通讯员邓琳)这个春节桂林最火爆的耍法有哪些?到天湖滑雪绝对算得上一个。1月25日央视《新闻30分》栏目以“广西桂林:春节假期旅游升温,冰雪运动引客来”为题,详细报道了全州天湖滑雪场游客在雪地中感受滑雪运动的魅力。
  记者从央视报道了解到,1月23日,大年初二,在新年祝福声中,众多游客纷纷打卡桂林全州天湖景区滑雪场。人们在这里尽情体验高山滑雪场上急速驰骋的乐趣,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无穷魅力。其中,一位来自柳州市的游客邹女士表示:“这个运动很刺激,很有趣。今天是大年初二,我们全家特意从柳州带着小孩来这里体验一下滑雪的乐趣。”
  记者在视频画面中看到,在滑雪坡道顶端,游客脚穿雪板,手持雪杆,在雪道上来回穿梭,体验着滑雪运动带来的乐趣,感受着别样的“速度与激情”。现场的不少滑雪爱好者,有的在教练指导下学习前行,有的在伙伴的陪同下蹒跚摸索,有的则在雪坡上自由滑行,整个滑雪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湖景区负责人张莹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后,来天湖滑雪的游客很多,特别是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是爆满。为了保障游客的各项安全,景区每天对道路进行清理。滑雪场配有安全员和滑雪教练,辅导初学滑雪的游客,也保证他们的安全。
  据了解,全州天湖景区滑雪场位于海拔1700米的天湖度假区高山上,是华南地区首家户外滑雪场,雪上活动场地超过1.8万平方米,集滑雪度假、冰雪运动、雪地休闲、雪地娱乐于一体。近年来,全州县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把高山冰雪户外运动这项“冷资源”做成乡村振兴“热产业”。桂林全州天湖滑雪场对外营业以来,已累计接待各地游客超过20万人次,主要是广西区内、湖南、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以及东盟各国的游客。
  在采访中,桂林全州天湖滑雪场总经理刘亚利介绍,这几天天气晴好,来天湖景区体验户外滑雪的游客比较多,几乎每天的接待量都在2000人次。目前春节期间接待游客已经超过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
孝老敬老、舞龙打粑、欢乐游园
永福三皇镇:
自筹资金贺新年 团圆宴上话团圆 □本报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韦文芳 曾秋平
  金虎辞旧,玉兔迎新。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永福县三皇镇三皇村一队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村民们自发筹办新春佳节联谊会,开展孝老敬老、舞龙、打粑粑、吃团圆饭等活动,年味浓厚。
  虽然当天偶有细雨,却丝毫阻挡不了村民过节的热情。记者一进村,就看到道路两旁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彩旗,古树下的球场上挂满了灯笼,球场旁摆有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
  三皇村一队紧挨着三皇镇的主街道,共有110余户近400名村民。负责此次活动的周先生告诉记者,队里在外经商、务工和求学的游子平时很少能聚在一起,春节期间许多在外地的年轻人都回家了,乡愁记忆和邻里探亲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于是村民便自发筹集资金4万余元,筹办了这次联谊会。
  “快吃,快吃,一会儿要换舞龙服装,活动准备开始了!”工作人员催促着还在吃中午饭的年轻人。
  孝老敬老活动上,队里68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都能领到一份纪念品,并披上写有“富贵长寿”的绶带一起合影。“我们队共有68岁到90岁的老人61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我刚好也能享受这个待遇了!”今年68岁的梁志运身体硬朗、红光满面,联谊会期间他一直在帮忙协调活动事宜。
  “从小到大,都是看别的村里在舞龙,今年我们队里也有龙了,而且自己也是舞龙队伍中的一员,很开心。”村民罗克斌说,队里共准备了两条龙,男的舞黄龙,女的舞青龙。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村民们簇拥着两条龙来到村中的大井边“请水”。随后,这两条龙来到街道上,向商铺和居民们拜年,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下午的舞龙活动结束后,村民们又在村里打粑粑、玩游园活动。“平时大家都在外面,有些人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难得聚在一起。”外嫁的黄女士喜笑颜开地说道。
  到了傍晚,队里的几条巷子和村民家中摆起了40桌酒席,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谈论着邻里之间的亲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多姿多彩闹新春
桂林春节消费市场扬眉“兔”气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市大街小巷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各大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群众消费活跃,将“烟火气”拉满,城乡市场处处洋溢着繁荣喜庆的节日氛围,桂林消费市场复苏回暖势头明显展现。据市商务局统计,1月21日至26日,纳入监测的全市15家商贸流通企业、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6566.42万元。
  为了繁荣春节消费市场,节日前夕,市商务局联合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启动“抢年关、激活力、提信心、开新局——2023春暖八桂·欢乐迎新消费季”促消费系列活动。该活动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除夕至元宵节期间开展漓江购物节年货主题“年货嗨购”消费券发放活动,通过“云闪付”平台在商超、百货、餐饮行业发放消费券。二是1月18日至2月18日举办2023年“政银企”合作惠民促销系列活动暨“邮储有礼”年货节,发放“满100减50元”消费券。
  节日期间,我市各大商贸流通企业加足马力,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出时尚智能新玩乐等一系列促销惠民活动。如微笑堂联合“云闪付”、桂林银行等,开展了“春暖八桂,欢乐迎新”春节促销活动;各专柜推出当季新品享高额折扣,服装及鞋帽柜低至1折,家电城多款家电超值购,有效拉动销售增长。百货大楼推出“名品年货节”,凡购物客户送新年红包、超值福袋,百货品类低至1折并有赠礼,家电柜满千返百等。
  餐饮市场也是红红火火,特色预制菜成为新“风口”,“年夜饭”主题套餐线上线下订单量增长较快。同时,作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长假,返乡的人们与家人朋友团圆聚餐数量明显增长。各大餐饮企业抓住契机,在丰富提升菜品的同时大力促销,收获颇丰。我市龙头餐饮企业桂林椿记迎合消费者需求,除春节传统菜式外,还推出多种应季新菜及特色年货单品、礼盒并可包邮到家,1月21日至23日期间针对堂食的客人还赠送特色元宝年糕;据统计,21日至26日,桂林椿记营业额同比增长23.32%。澳门酒家也推出多款滋补菜品,并精选推出转运宴、团圆宴等6套价格实惠的特色年夜饭套餐。
  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根据监测的情况来看,节日期间,消费者更倾向于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各类保健滋补品、坚果礼盒成为节日新宠,高科技节能小家电、运动服饰、黄金首饰备受消费者青睐。全市消费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现哄抬物价等现象,未发现食品安全事故,主要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和餐馆饭店消费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