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版:聚焦中国[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上吐下泻太难受?警惕诺如病毒在作祟!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24日    来源:桂林晚报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蒋立立
  当你或身边的人突然出现上吐下泻、腹痛不止的症状,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多人相继发病时,一定要警惕诺如病毒的“偷袭”。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了解诺如病毒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检测,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其病毒颗粒呈球形。它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在外界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诺如病毒有多个基因型和血清型,不同型别的病毒都有可能引起感染,且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抗体保护力持续时间较短,无法长期抵御再次感染,这也是诺如病毒容易反复流行的原因之一。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主要通过“粪-口传播”。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是常见的感染源。比如,贝类海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富集诺如病毒,如果未彻底煮熟就食用,就可能感染病毒;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如未经处理的井水、受污染的桶装水等,也会引发感染。
  此外,接触传播也不容忽视。诺如病毒感染者的呕吐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这些呕吐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再触摸口鼻,也会导致病毒入侵。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员密集且相对封闭的场所,一旦有人感染,病毒很容易迅速传播,引发聚集性疫情。
  诺如病毒感染的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起病急,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恶心、呕吐、腹泻,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腹痛、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症状较为突出,成人则以腹泻为主,一天腹泻次数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粪便多为稀水样,无脓血。
  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1~3天,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可在短期内自愈。但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诺如病毒后可能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格外关注。
  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
  核酸检测:这是目前检测诺如病毒最常用且灵敏度较高的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等样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诺如病毒的核酸。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感染诺如病毒,还可以区分不同的基因型,为疫情防控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诺如病毒抗原。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出结果,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或大规模筛查。但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可能会出现漏检的情况。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诺如病毒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一般在感染后一段时间,人体才会产生抗体,因此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海鲜;饮用水应选择烧开的自来水或合格的桶装水,避免饮用生水。制作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餐具要定期消毒。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场地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门把手、桌面、马桶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在诺如病毒高发期,可适当增加消毒频率。加强健康监测: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集体单位要加强对人员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结语:诺如病毒虽然传染性强,了解和科学地掌握其预防和应对方法,我们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当身边出现疑似诺如感染时,保持警惕及时处理,既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安全的守护。请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健康防线需要我们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