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版:读桂·闲情[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老店粥香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来源:桂林晚报

  ■马亚伟

  小城的街角,有一家粥店。自我来小城时,它就是一家老店了。时光悄无声息,二十多年只在倏忽间,如今它更老了。店主是胖姐,当年她从婆婆手中接管了粥店。她说这家店有60多年了,正朝着百年老店努力。
  当年的胖姐,已经被很多人叫“奶奶”了。可我觉得她的变化不大,胖的程度没有增一分也没有减一分,脸上的笑容依旧。
  粥店的主打是粥,各种食材、各种口味的都有。老店在不断与时俱进,粥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粥,店里还有油饼、油条、包子之类的。老店之所以成为老店,粥的口味肯定一直在线,而且在小城里小有名气。胖姐夫妻有着知足常乐的天性,并不像那些典型的生意人,致力于扩大规模和开分店。他们好像并不把粥店当生意做,而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老店是60多年前的老店,除了搬过一次家,重新装修过一次,一切如旧。老顾客一脚踏入店门,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店里的顾客多是附近的居民。上班日的早上,店里的顾客经常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大家赶时间,不怎么说话,匆匆忙忙吃过早餐,就涌入喧嚣的人群,开始忙碌的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在一家熟悉的老店开启新的一天,特别有底气。到了休息日,店里的气氛变得休闲起来,大家聊得火热。
  去年,老赵家出国多年的儿子回来了,点名要来粥店吃早餐,说是吃着粥店的粥长大的。胖姐为此更骄傲了,用心研究起十多年前的食谱,力求给赵家儿子来一波原汁原味的“回忆杀”。其实不用专门研究,粥的口味一直未变,浓稠香甜,质朴醇厚。赵家儿子吃着记忆中的味道,激动得泪流满面。胖姐见了,也忍不住哭着、笑着。过去的时光被酝酿得那么浓稠,香甜甜的,都在一碗粥里。
  今年年初的时候,退休教师孙老师得了胃癌。他是粥店的老顾客,吃不下东西的时候,就想吃一口粥。胖姐深知孙老师的口味,每次熬的粥都恰到好处。孙老师说,这辈子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粥,也算值了。老店的粥并没有好吃到那个份儿上,孙老师的味觉体验,更多来自店主用心、用情的温暖。一天半夜,孙老师的状态不好起来,他儿子打通了胖姐的电话,让她熬碗粥给老父亲。胖姐半夜来店里熬粥。粥送到的时候,孙老师已在弥留之际。他没喝粥,只是半睁着眼望了望那碗粥,脸上浮现出满足的表情。大家都说,孙老师走的时候没有遗憾。
  胖姐一家的生活,在继续。老店的故事,也在继续。
  我觉得老店之所以多年屹立不倒,不仅仅是靠味道和诚信,更主要的是靠一种人情美和人性美。而人情美和人性美,是漫长岁月积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