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停火 以色列:继续打
巴以停火协议能否顺利执行引发国际关注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24日 来源:桂林晚报
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交换被扣押人员和加沙地带停火4天达成协议后,哈马斯政治局成员马尔祖克22日宣布,加沙地带将于当地时间23日上午10时起停火。但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2日晚发表简短声明说,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23日仍将持续。
截至目前,本轮冲突已造成巴以双方至少15950人死亡,停火协议能否顺利执行引发国际关注。
双方并未统一行动
马尔祖克22日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连线采访时表示,加沙地带将于当地时间23日上午10时起停火。一名要求匿名的巴勒斯坦消息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确认了上述消息。马尔祖克表示,哈马斯未来将释放的50名被扣押人员绝大多数持有外国护照。哈马斯和以色列双方同意加快装载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车辆进入加沙地带“所有地区”。
不过,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2日晚发表简短声明说,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23日仍将持续。这份简短声明说:“加沙的战斗明天将继续进行。”
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哈内格比当天早些时候透露,24日前,以方不会实施同哈马斯达成的释放被扣押人员协议。
以色列公共广播电台当天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参与斡旋的卡塔尔方面通知以色列,哈马斯尚未签署协议,以色列还未收到哈马斯拟释放的被扣押人员名单。
国际社会欢迎停火
多国对临时停火协议表示欢迎,敦促各方确保协议得到全面落实,推动尽快彻底结束冲突,并且基于“两国方案”开启公正、持久的巴以和平进程。
埃及总统塞西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他对埃及、卡塔尔等国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开展调解并取得成功表示欢迎。他强调,埃及将继续为达成最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而努力,实现正义、和平,并保障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
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各方同意在加沙地带停火4天,这对于避免发生更多流血事件有积极意义。土耳其希望各方能够全面遵照执行此次人道主义停火,包括释放被扣押人员,并让更多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土耳其希望此举能够推动尽快彻底结束冲突,并且基于“两国方案”开启公正、持久的巴以和平进程。土耳其对卡塔尔在此次停火事宜中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媒体表示,俄方对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达成为期4天的人道主义停火协议表示欢迎,并称此举为缓和地区局势带来了希望。
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协议是宽慰被扣押人员家属和设法解决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关键一步。他敦促各方确保协议得到全面落实,并表示英国将继续与该地区的各方进行合作,从而确保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恢复安全、达成长期政治解决方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表示,欢迎有关方面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希望这有利于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困境,推动冲突降级,缓和紧张局势。
冲突双方压力巨大
本轮巴以冲突持续一个多月以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分析认为,多种因素推动了这次停火协议的达成,以色列和哈马斯各自面临巨大压力,都有一定停火意愿。
对以色列来说,首先,此前强调,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彻底消灭哈马斯、带回被扣押人员。然而,军事行动持续40多天,上述目标都未能实现。迄今,以军在希法医院没有找出能证明其为哈马斯总部的有力证据,也未找到被扣押人员。
其次,新一轮冲突冲击以色列国民经济。以方数据显示,以色列在本轮冲突中的日均成本超过2亿美元。此外,以国内近五分之一劳动力以及绝大多数持在以工作许可的巴勒斯坦人处于“不在岗”状态,累计经济损失已达数十亿美元。
再次,以色列因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而面临的舆论压力倍增。国际社会呼吁停火止战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同时,以色列国内反对派和被扣押人员家属不断向政府施压。
哈马斯也遭受重创。据以军方消息,多名哈马斯高级指挥官被以军炸死,数百条地道被摧毁,加上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难被化解,哈马斯同样面临巨大舆论压力。
参与斡旋的卡塔尔外交部22日透露,停火协议可能延长。不过,以色列政府内的极右翼势力反对停火,主张继续实施军事行动直至消灭哈马斯。
推动实现“两国方案”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1日表示,一旦停火结束,冲突还将继续,“直到以色列实现所有目标”。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建认为,如果哈马斯没有主动挑衅,以色列还要再打,将引发国际社会更大反感。同时国际社会应加大努力,推动停火止战,期待更多国家站出来,召开国际和会,妥善解决问题。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2日在安理会巴以问题公开会议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推动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张军说,巴以局势牵动全世界的神经,中国一直为恢复和平不懈努力。在21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就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全面阐述中国立场主张,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为缓和当前局势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与会领导人共同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推动实现“两国方案”。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