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版:读桂·周游[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寻访荔浦仙人桥鸳鸯井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26日    来源:桂林晚报

  ■周俊远 文/摄
  曾听不少人说起荔浦市荔城镇沙街社区静静卧着仙人桥,昔日鸳鸯井依然清澈甘甜。早就慕名想一睹仙人桥上的大脚印和鸳鸯井美丽动人芳容,朝霞初起的清晨,来到仙人桥和鸳鸯井,诗画的乡愁记忆跃入眼中……
  
  仙人桥今犹在
  从荔浦市荔城镇政府,沿着高楼林立的街道步行10分钟,在荔城镇城东南的沙街村尾和鸳鸯街头之间的杜莫河上,静静地横卧着一座雄伟的三孔石拱桥,古桥上石板历经风雨,光滑平坦,具有古代石拱桥的典型风格。这就是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仙人桥。
  据民国三年(1914年)《荔浦县志》记载:仙人桥,二里。嘉庆元年修,上有仙人足迹,因名焉。《府志》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平乐协文养谥添造。桥身东西走向,为3孔相连石拱桥,用大型方石错缝砌成,桥东有6级台阶、西有9级台阶,桥面设有仰天石护栏,是古时荔浦县城通往荔浦东南各地的主要桥梁。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版《荔浦县志》记载:“仙人桥在县南二里,相传仙人所筑,今桥石上仙人脚印犹存。”可见仙人桥横卧于河道之上历史久远。
  站在桥上,往仙人桥两边远眺,高大的现代建筑延伸至葱茏山岭,桥身石缝藤蔓碧绿,榕树与桥下清澈的河水相互映衬,风光旖旎。
  仙人桥头的河畔,洗衣的陈阿姨祖上做过县令,说起仙人桥的故事,热情地丢下手中活,神情飞扬地说着祖上家人与仙人桥的故事,并带我们沿着仙人桥东边寻找“仙人脚印”,在第三级台阶上,偌大的“仙人脚印”栩栩如生。“当年仙人就是一脚踩在这儿,一脚踩在桥的另一端。”陈阿姨津津道来。沿着台阶而上,桥面巨大的石块成方形,砌工精湛,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将上吨重的石块运上桥面,铺砌平整。
  相传仙人桥在建桥时,常有个乞丐帮运石头,但每天开饭时,却不见踪影。桥竣工那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想给桥取个名字。有人提议,桥在鸳鸯街头,就叫“鸳鸯桥”吧。有人指出,又不是两座桥,只有一座,是“鸳”呢,还是“鸯”呢?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原来,“鸳”是雄鸟,“鸯”是雌鸟。接下来,又提出了五六个名字,但不是太俗,就是太旧,没新意,都被否定了,一直到鸡叫两遍了还没想出个好名来。第二天天亮就要祭桥了,大家议论应该让谁第一个踩桥时,平时帮搬运石头的那个乞丐又出现了。只见他二话没说,抬起脏兮兮的脚就要踩桥,人们拉也拉不住。他一跨步,一着地就到了桥那头,一下子又无影无踪了。大家正觉得奇怪,突然有人喊起来:“看,这里有个大脚印!”人们挤上去,只见桥西头的一块台阶石板上,确实有个清清楚楚的大大的右脚掌印。这更弄得大家目瞪口呆。不一会,桥东头的人也大叫起来,他们也在一块台阶石板上发现了一个大大的左脚后跟印!大家这才像从梦中醒来。“是仙人!是仙人!仙人过桥去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欢呼雀跃,议论纷纷,于是“仙人桥”这名字就定下来了。直到如今,石板上的仙人脚印还清晰可见。
  随着时间流逝,仙人桥下的河水也更深更清澈了,成了村民垂钓的好场所。现如今,在仙人桥附近散步的老人闲聊最多的话题是桥的“年龄”。仙人桥自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300多年来,人踏车碾,风侵雨蚀,洪水冲击,仍岿然屹立。随着城市发展,在荔浦已建起了5座大型桥梁,仙人桥早已不再是荔城镇通往城外的主道,但筑桥精湛的技术和对古桥的保护,仙人桥留下了更多的乡愁情怀。
  如今,桥侧河畔上,青山叠翠,绿树株株,桥周边新建的高楼大厦把桥映衬得更有古香古色的韵味。站在桥上,倾听哗哗流水,看村妇浣纱、孩童戏水、老翁垂钓,顿感心旷神怡;偶尔遇上几只鹅、鸭,缓缓向桥下游来,顿感走进山水田园的画卷中。

  鸳鸯井里寄情怀
  鸳鸯井坐落在荔城镇城东南张王岭南麓,鸳鸯街西头,沿着仙人桥往东南方走100多米就来到了鸳鸯井。以其水清澈甘甜,其石怪而闻名遐迩。
  站在鸳鸯井上方,可见井分为小方井和大方井,都用石板砌筑,美观大方,小方井为吃水井,大方井分洗菜井和洗衣井。北靠小石山,山上林木葱郁。西、南临乡道,道铺片石,有排水道,预防进水被污染。据民国三年《荔浦县志》记载:鸳鸯井,城东南二里。水清不竭,上有社,社后多小石,磨其腹于醋盘,则二石能走,合为一处,故名。
  鸳鸯井的修建,据说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相传到了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时,鸳鸯街还未形成,只是一条荒僻小径。而鸳鸯井也是一眼小泉,清流从岭麓石缝中汩汩流出,附近村民劳作之余,常在泉边歇凉。一天,张氏三婆与家人到这里歇息。她倚着泉边一块巨石闭目养神,不一会竟进入梦乡,只见一对红男绿女翩翩而来,先饮泉水,然后嬉戏,继而挨坐在三婆旁说:“老婆婆,这泉水甘甜,能滋万物,您可带领村人将泉修建为井,造福万年。”三婆点头说好,问道:“你心真好!敢问二人高姓?家住哪里?”那青年男女微笑而不答,起身翩翩而去。三婆醒来,擦了擦眼,四望,不见青年男女踪影,问家人,都说没有人来过这里。晚上,三婆向族人述说做梦的事,大家都觉得蹊跷,就选定良辰吉日,动工修井。修井那天,族中青壮一齐出动,去淤泥,除杂草,清落叶,挖基砌石,热火朝天,轰轰烈烈。忽然有人发现一些圆扁巧石,大似鸡蛋,小如豆粒,捡起来仔细一瞧,竟有嘴有鼻,酷似鸳鸯。大家如获至宝,收工时都带几颗回家放进水缸“养”起来。族人惊喜,才知三婆所梦见的青年男女竟是鸳鸯化身,于是就把这种小石称为“鸳鸯石”,把井叫做“鸳鸯井”。后来,荒僻小径两旁建起许多房舍,成了一条街,人们便称它为“鸳鸯街”。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修了仙人桥后,经过这里的人日益增多,过往行商多在井旁歇息饮井水解渴。由此,鸳鸯井声名远播,县人皆知。现如今,鸳鸯井依然成为过路人解渴的甘泉,并时常有村民前来取水烧饭。
  听上辈人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发霍乱,附近几个村屯都有此病,唯独鸳鸯街村民没事,后来附近的村民都来鸳鸯井装水吃,此病才得以慢慢好转。在此洗衣的阿姨谈起鸳鸯井的神奇说道,疫情期间,也常有附近群众来此取水饮用。
  现如今,小方井上方有一平台,设社王,每年春秋二社日,人们杀猪宰羊祭祀,热闹非常。平台之上有棵百年古樟,蔽天遮日,如雨伞覆盖井上。小井东侧有两块如木车般大的石头,形似鸳鸯,人们常爱到那里倚石歇息。只可惜这一对鸳鸯石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革”洗劫中,被当成迷信之物毁坏殆尽,后人再也见不到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