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版:读桂·周游[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大河乡大村寻古探岩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7日    来源:桂林晚报

■周剑江 文/摄
  大村因土地多地盘大加上人口多而得名,隶属桂林市叠彩区大河乡,位于建干北路东侧,上了年纪的人,喜欢称其为“临桂大村”。不久前的一天,柔风和煦,我慕名前往大村寻古探岩。

●“临桂大村”的由来
  为何称为“临桂大村”?经查阅资料,原来,在清代时,桂林府府治与广西省治均在临桂县。民国时期,改临桂县为桂林县。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将桂林县升格为桂林市,这就是临桂大村一名的来历。
  据悉,大村先民最早是在明朝末年,由江西迁徙而来,建村近500年,多为黄姓。该村山清水秀,土地平整,水资源丰富,依据灵剑溪上游水渠在村中由北向南的流向,分为上村和下村两个自然村。
  如今的大村,早已今非昔比了,该村在改革开放后也富裕起来了。2021年,在建干路东侧村口,竖起了高大的村坊门楼,上书“大村”二字,两旁有长联,上联是“大度尧山气魄狮舞龙腾承传续统千家集庆”下联为“继往开来万代荣昌村风古朴文明民安业旺。”
  进到村里,但见楼房座座拔地而起,水泥硬化的村道宽敞洁净,给人以城市小区感。昔日那种低矮的小瓦泥墙,泥泞拌牛屎的土路难觅踪迹了,可见,现今大村的村民确实富裕起来了啊!说到大村先前的村名“临桂大村”,就可想到,这必然是一个有历史来由的古村落了,村里的古物不会少,是值得寻幽探秘一番的。

●贤达人士议事的“公厅”
  我在该村的书画兼修者黄万文老师的引领下,首先来到一间古色古香的庙门前,黄老师说:“这就是2019年重建的南岗庙了。”大门上的“南岗庙”三个字,是桂林著名的书法家罗勇先生题写的。后来据大村村委党支部书记黄丽红告诉我,抗战时期在此庙建成了日俘收容所,名曰:“苏生学园”,收容了50名日俘。
  离开南岗庙后,我们来到下村一座拱门式建筑前,只见拱上书刻有“下村公厅”四个很工整的大字。黄老师不无自豪地说,这是他那曾当过老师和村干部的父亲写的。接着,黄老师带我进了“公厅”,并介绍道,这是当时村里贤达人士议事的地方。在这里,我看到四方都有些破损了的古碑,一块较完好且独立一处的石碑,刻于清代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歳次乙亥季秋,碑名为“重修公廰碑记”。内容记述了重修公厅的经过,计其费用为五十余金,其中特别提到“潯州府学博青云黄凝道助地二间椽皮料一堂”的事。碑左为捐款人姓名与捐款数目,其绝大多数为黄姓。  
  另外三块并排紧挨而立于厅右墙角,右边最矮的一块古碑,是讲修圳禁堵之事,即疏通本村田间水沟,防止泥石堵塞,以免影响稻谷生产的事。这块碑左边没有落上立碑的朝代与年月时间。
  最左面的一块碑较之高大些,此碑没有碑名,其文曰:“盖自嵩生嶽降贤哲必资乎山水之鐘  人杰地灵奇秀要藉乎 墙植之力……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八月初八日  立。”细看此碑文后,就可知道,当时大村下村的村民对先人留下的“山水之鐘”“风水之秀”,全村人的生命之源——清秀的“镜子塘”,是极为钟爱与特别保护的,所以特立下此碑,声明有二,公之于众,严禁个别无知者毁败!

●古桥古井及岩洞
  大村不但有令人深思的古碑,还有古桥、古井呢。古桥有三座,皆为石拱桥。一曰大桥头,位于村子的东面;二曰木桥头,在村子的西边;三曰桥子头,在村子的南边。这些古桥虽然都较矮小,都不知建于何年,但是一座座都显露出苍苍容颜,可现今它们都一一健在,且都在继续默默地服务于乡民。而桥下那灵剑溪的清秀之水缓缓流淌,更不知延续了多少年代,自始至终给村民们奉献出可饮可戏可灌溉的世世代代的生命之源。
  大村的古井有四口,我所见到的一口古井,跟古桥一样,至今仍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此井与其旁的石盆配套,显得苍然古朴,见证着大村的数百年历史沧桑。这口其貌不扬的矮小的古井,现在已经鸟枪换炮,在井口加盖并安装上了手摇装置,用手轻轻一按一压,那清甜透亮浸凉宜人的井水“咿呀”而出,喝一口,哇,解渴润肺,好爽好清凉啊!
  在大村的东南面不远处有座石山,因为山岩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呈白色,故名“白面山”。此山有两个蛮大的岩洞,一是在半山腰的岩洞,书有“抗日洞”三个颜体字。一是与地面持平的大岩洞,名曰“大风岩洞”。抗战时,由于这里地处偏僻,树荫浓密,岩洞阔而幽深,不怕日寇轰炸,于是这两个岩洞便成了《救亡日报》印刷厂的员工工作与住宿休息之地。据留下的相关石刻文字说,当年,曾有20多名爱国青年在这里生活与工作了两年多,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也不怕日寇飞机轰炸的危险,每天出版报纸三千多份,远销川、黔、滇等省,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这个岩洞,黄老师说他曾持电筒打火把进去看过,里面的石钟乳多而且好看,各种形状都有,堪与七星岩、芦笛岩的美景一较高低呢!这个岩洞,跟桂林的其他岩洞一样,在日寇轰炸桂林时,发挥了保护乡民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