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探“店”话非遗之十八[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恭城彩扎:90后“接棒”传统手艺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7日    来源:桂林晚报

上接02版
进修 做一名专业的传承人
  1991年出生的张桦是恭城彩扎的第五代传承人。从小看着爷爷、爸爸制作彩扎,耳濡目染中,他对这种传统民间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就能够独立制作彩扎祭祀作品。
  恭城彩扎制作工艺复杂,算起来有30多种工艺。以龙头彩扎为例,大致由竹篾扎廓(造型骨架)、扑纸(成形)和表面装配(饰)等步骤组成,每一步都是手工制作。先构思画草图,再结合规制扎造型。
  “竹篾扎廓是为龙头彩扎打基础,竹篾交叉绑在一起逐渐成形,龙头的眼帘、耳朵、嘴唇能灵活活动,这对扎作过程的细致与准确度有极高的要求。”张桦说,因为竹篾扎廓都是纯手工的,哪怕是同一个师傅也扎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龙头。
  扑纸就是将一层层的纸粘贴在骨架上,直至把骨架完全包裹起来,这样龙头就有了“皮肤”。之后就是在扑好阴干的龙头上勾画花纹,并在龙额、龙角、龙鼻、眼盖等地方装饰上各色绒毛,龙额正中装明镜一块,许多小金属片、绒球、小铜镜等要粘贴在各处,把龙头的神采展现出来。
  “恭城龙头彩扎的造型特点,以神似为追求,形体和装饰设计上均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龙头的图案纹样线条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灵活多变,紧凑生动。色彩则层次分明,基调明快,节奏感强烈,充分彰显了各种造型的风格特征。”张桦说,拟人化的造型、富于民族特点的用色、多彩的装饰和精巧娴熟的扎作工艺,使恭城龙头彩扎带上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艺术的典型代表。
  在读高中时,老师提醒张桦说,虽然他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会了彩扎的基本技术,但如果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知识累积,以后提升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老师的话对我的影响很大,也正是因为老师的建议,我开始专攻美术专业的相关知识,参加艺考,后来考入广西艺术学院戏剧美术设计系进行专业学习。现在,我正在读研。”张桦说。
  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后,与其他彩扎师傅相比,张桦不仅有技术,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想把恭城彩扎卖到全国,甚至海外,让这项传统工艺走上更宽、更广的舞台。
  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张桦和他的团队都为央视春晚舞台制作了舞美道具。这其中,纸扎工艺品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20年春晚上,成龙在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激情演唱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现场热闹舞狮,而这些狮头彩扎就是张桦带领团队制作的。

创新 恭城彩扎未来可期
  这些年,张桦凭不断努力,把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美术知识运用到恭城彩扎中,增添了许多时代元素,例如给龙头关节的牵引绳增加了滑轮装置,动起来更生动形象。
  “彩扎作品要与时俱进,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需要,更加焕发生机。”他说,近年来,他对自家的彩扎工艺不断创新和改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材料的创新。以前龙头上装饰用的各色绒毛是用棉花染色,现在他会采用动物毛或者人造毛,让龙头的绒毛更逼真,摸起来手感也更好。在颜料上,从以前的植物染料改用色彩更加丰富艳丽、耐用的丙烯颜料。在作品材质上,将原来的木质材料进行了改变,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PVC或者钢筋进行骨架轮廓制作。遇龙河“巨龙”的龙头、龙尾骨架就是采用钢筋扎成的。每一项改良都要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比较,不断改进。
  另外一个创新,体现在设计理念。
  这几年,张桦与团队一共制作了3条水上“巨龙”,并不断变化求新。第一条“巨龙”的龙头“脖子”部分比较笔直,缺少灵动感,到了第二条,“脖子”就有了曲线,造型更加生动。为配合夜晚进行演出,“巨龙”还配上了LED灯,成为河上最美的风景。今年的第三条“巨龙”则在龙头部分加入了烟花。“这是对我高祖父彩扎技艺的继承和发展。因为高祖父当时就把彩扎与烟花结合在了一起。现在,我也在不断对这两者的结合进行尝试和创新。”在张桦看来,因为现在彩扎作品的应用很广泛,不同的场景都能加入一些新的创意,让作品更有时代感。目前,他正在研究在彩扎中融入声光电技术。“我还想把更多的少数民族元素也融入到我的作品之中,希望这些彩扎作品能传递幸福的感觉。”

■发展
  恭城彩扎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经数代人的继承发展,已经有一定规模。如今,恭城彩扎——“张福记”彩扎作坊有展示厅、扎作车间、装裱车间、美工车间、缝纫车间,熟练的扎作技师、装裱技师、美工技师、雕刻技师、缝纫技师数名,从2015年起每年培训学徒10多人。
  近年来,张桦在传承这项非遗技艺时,将传统的彩扎、纸扎、灯彩、烟花工艺技艺与现代工艺美术相结合,制作了一大批具有广西各民族文化韵味的彩扎作品,特别是瑶族文化元素突出。
  随着社会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张桦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多次走进恭城各中小学校,为孩子们讲授恭城彩扎的制作技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的非遗文化。
  记者谭熙 文/摄(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