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探“店”话非遗之九[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荔浦双料制陶技艺∶
“甑皮岩人”制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4月12日    来源:桂林晚报

  在2001年,考古专家在桂林甑皮岩发现一件距今12000年的陶器,这件陶器在2016年获学术界命名为“陶雏器”,这件没有完全陶化的神奇陶片,使桂林被确定为中国陶器起源发明地之一。
  万年前桂林智慧先民创造性发明并使用了具有材料配比的“双料混炼”制陶技术,这项“双料混炼”的制陶技艺一直延续使用至今。
  在荔浦市大塘镇庆华村雷家屯,当地村民在制作陶器时就是采用黏土和石英砂两种原料,继承了桂林甑皮岩双料制陶的工艺特征,生产的生活常用储存器皿受到大家的喜欢。
  近日,记者来到雷家屯,听非遗传承人讲述在泥与火之间,继承与发展荔浦双料制陶技艺的故事。

■速览
  非遗简介:荔浦双料制陶技艺传续了距今约12000年的桂林甑皮岩人时期新石器时代人类早期制陶的手工艺形态,是我国早期制陶技艺的孑遗,对人类社会发展史、手工技艺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荔浦双料制陶用料讲究,是以本地特产黏土和石英砂混炼后制作陶坯。其成坯方法亦呈多样化特点,有盘筑法、脚趾拨动慢轮、手拨动转轮等。焙烧则以传统龙窑土法烧制为特色。成品具有烧结程度高、硬度大、不渗水、热膨胀小、受冷热不开裂的特点。荔浦双料制陶作品主要以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坛、罐、缸、盆等为代表,如豆腐乳坛(罐),作为桂林豆腐乳的主要储存容器,可使豆腐乳味更纯香、色泽艳丽,便于长久保存。  
  探“店”地址:荔浦市大塘镇庆华村雷氏陶瓷展厅
  主讲人:荔浦双料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雷秀军

■传承
祖辈从湖南来桂 传承荔浦当地制陶技艺
  从荔浦高速收费站下高速,跟着导航来到大塘镇庆华村的雷氏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荔浦双料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雷秀军带着记者参观雷氏陶瓷展厅,里面展示了陶器的制作流程,也讲述了陶瓷在荔浦的发展历史。
  展厅里摆放了很多采用双料制陶技艺制作的罐、坛、花盆,这些朴实的生活器皿在当地很受欢迎。在其中一个展示架上,摆放着一个制作精美的陶器,形为一只黄牛,背上坐着一个小孩,孩子手中拿着一个金元宝。这一精美的陶器被雷秀军取名为“送财童子”,是他这几年在双料制陶技艺上的一种尝试。
  说起桂林的制陶业,可追溯到人类史前12000至7000年前的桂林甑皮岩人时期,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双料混炼始终贯穿于整个甑皮岩人的制陶时期。到了汉武帝时期,桂林陶器制作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双料混炼的核心技术始终没有改变,即将黏土与石英砂混炼成坯料,再经烧制而成陶器,这从荔浦多处汉墓群出土的大量陶器文物已经得以证实。
  据庆华村雷氏、刘氏老族谱记载,大塘镇庆华村自明代以来就有双料制陶传统。数百年来此地的制陶业一直传承,龙窑之火绵延不绝,产品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出口的仿古陶艺术品。
  “我的祖辈原来居住在湖南,从事制陶烧制技艺。后来受人邀请,在清朝年间祖辈来到荔浦帮人制陶,从此,家族就在这里扎根,在制陶时也开始沿用当地传统的双料制陶工艺,一直到现在。”雷秀军说,荔浦双料制陶以当地特有的黏土和石英砂按比例混练,反复揉炼,使其“骨肉相融”后制成陶坯泥料,再用盘筑法、快轮拉坯法、模具成型盘筑法等几种古老的制陶成型法使坯体成型,以刻、纹、印等单一或相结合手法对陶器表面进行装饰,放置室外自然晾干,再用当地盛产的黄泥、黑锰泥、石粉按比例制作成釉水上釉,再放入龙窑以火烧制使其成为陶器,利用双料混炼技术烧制出来的陶器烧结程度高、硬度大、不渗水、热膨胀小,受冷热不开裂。
  雷秀军从小就看着大人制作酒坛、酸坛、水缸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陶器,耳濡目染下,他在十岁左右就帮着大人们一起制陶,很早就掌握了一些制陶技艺。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考上了武汉的大学,但是,在我读大学期间,爸妈因病先后离世,我是家里的老大,就得扛起家庭的责任。”就这样,雷秀军没有完成大学的学业就回到荔浦,像父亲一样制陶、卖陶,并照顾家中的弟弟。
  这些年,雷秀军一直在致力于将荔浦双料制陶技艺发扬光大,除了生产日常生活用品,他还在不断扩宽品种种类。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