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鞋、装修、修小家电,样样来得
配钥匙的老蔡手艺多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3月17日 来源:桂林晚报
蔡雨彪正在调试压制钥匙的机器。
小店位置。(手机软件截图)
小店内形形色色的工具、配件摆放得整齐而有规律。
在临桂区金山市场里,有一家开了很多年的小店,店面不大,却是小有名气。老板认真钻研的工作态度为小店赢来了口碑,也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推荐理由 业务广泛 手艺好
我一直都是在他这里配的钥匙,来找他配钥匙的基本上是附近的居民。他的手艺比较好,每次配好钥匙回去都能顺利打开锁,不存在卡顿或打不开的情况。他配钥匙的速度也快,像一般的房门钥匙,几分钟就可以配好。另外,他这里还提供开锁、修鞋、修理小家电等服务,业务比较广泛,且样样都精通。
——住在金山社区的杨阿姨
★记者探店 动作娴熟 技艺精湛
记者来到小店,门口置物架上各式各样的钥匙映入眼帘,铁丝将这些钥匙分门别类串在一起,看起来很有年代感。在置物架下还放着各式各样的轮胎、管道、木刷子,像在诉说老板不只会配钥匙,他还有别的隐藏技能。
置物架旁是小店老板蔡雨彪的工作台,工作台上放满了机器和配件。只见蔡雨彪寻找到合适的钥匙模板,准备用机器对钥匙进行压制。他左手拿着钥匙,右手控制机器,熟练地比对齿口,来回调整机器齿轮。伴随着嗡嗡的机器声响,金属屑末飞溅,不到两分钟,这把钥匙最核心的压制步骤就完成了。他又拿起了手边的锉刀,细致地打磨钥匙齿边缘,使钥匙棱角更加顺滑。不一会儿,一把崭新的钥匙就“出炉”了。蔡雨彪将新钥匙与原钥匙进行比对,确认无误后,才放心地将钥匙递给了顾客。“配钥匙讲究手感,只要轻轻一摸,我就能知道需要卡多深的齿子。”蔡雨彪告诉记者,有时候顾客拿着锁头来让配钥匙,他看下锁头,再掂量一下,就知道要如何打孔、开槽、绞花纹等,现在配的钥匙几乎没有失败的。
说话间,一位大爷拿着一双黑色的运动鞋来补鞋底,蔡雨彪一边跟大爷唠嗑,一边利索地拿出修补工具,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后,不到半小时,他就把鞋修好了。
趁着空闲的间隙,他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起电视来,似乎闹市的嘈杂都与他无关。
才休息一会,一声“老板,配钥匙”,蔡雨彪又被拉了回来,他抬了抬眼镜,立刻恢复了工作的状态,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小店故事 从小爱钻研,手艺都是自己钻研来的
鬓角发白,带着厚重的黑边眼镜,嘴角微微上扬,脸上充满了笑容,一副慈祥老爷爷模样的蔡雨彪今年66岁了,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但他仍坚守着这间小店,他觉得小店虽然只能维系基本的日常生活,但工作时的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蔡雨彪年轻时在上海干装修工作。“后来,丈母娘身体不好,没有人照顾,我就辞了工作,回来照顾丈母娘。”他说。从上海回来以后,他依旧做着装修的工作。闲暇时,他还钻研配钥匙、修电瓶车……回来做了几年装修工作后,觉得体力有些跟不上了,为了工作能轻松一点,他又开始学习如何装水电、修小家电。“我从小就爱钻研新鲜的东西,我的手艺都是自己钻研来的,我觉得只要我足够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他说。
上了年纪以后,体力越来越跟不上,他就捡起了老本行,支个摊开锁配钥匙,后来觉得有个门店稳定一点,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于是就盘下了现在的这家小店。“没有华而不实的广告招牌,只有一身好手艺的活招牌。”他打趣道,人只有在不断学习和钻研中才会学到新东西,技艺才会有所长进。他表示,以后还会认真去钻研,拓宽新业务,维护好小店的口碑。
记者石艳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