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村里过
乡间田野就是游乐场
专家:体验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29日 来源:桂林晚报
邓邓展示采收的花椒。(图片由邓女士提供)
“双减”之后,孩子们的暑假没有了学科类补习班。很多孩子闲在家,而家长又需要上班,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有家长想到让孩子回农村老家,跟随老家的亲戚生活,既体验了农家生活,也增长了见识。
离开了父母的孩子,像放飞的鸟儿在乡间自在地嬉戏。但也有家长发现,脱离父母监管的孩子,在乡下玩了一个暑假,不但作业没写完,有的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让孩子回农村过暑假,有利也有弊,接受采访的桂林家长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暑假在老家过 孩子有不少收获
5岁半的小杰(化名)今年第一次跟爷爷回农村老家过暑假。
以前,小杰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跟着爸爸妈妈回到南宁市上林县的农村。年幼的他,还说不清具体喜欢农村的什么。
但小杰的爸爸说,儿子到了农村,看到活鸡、活鸭和散养的狗都很开心。一切在他眼里都是那么新奇。和在城市生活不一样,小杰可以在麦浪里穿梭,也能随手摘下院里的李子张嘴就啃。“这次听到爷爷要带他回农村,欢天喜地地跟着走了。”
小杰在农村呆了半个多月,很少说想回家。小杰的爸爸说,这大概是因为儿子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跟老人比较亲。
同样回乡下过暑假的还有10岁的邓邓(化名)和8岁的乐乐(化名),他们是两兄弟。
兄弟俩的妈妈邓女士是临桂区三元社区的工作人员。“孩子过暑假的时候,刚好是社区工作比较忙的时候。”邓女士说,兄弟俩日常是爷爷照顾。老家农村有三亩地种了花椒。每年暑假,爷爷都要回老家收花椒。哥哥邓邓从6岁开始,每年暑假都会和爷爷回老家。今年,弟弟乐乐也一起回去了。
兄弟俩在老家相互作伴。除了玩,还会帮爷爷和奶奶收花椒。邓邓对晒花椒的每个流程都了然于胸。“花椒小小的,采起来很辛苦。爷爷累得满头大汗。我和弟弟就把摘好的花椒收起来,放在院子里晒。”邓邓说,爷爷和奶奶收花椒的时候,他和弟弟会帮忙打下手,“听爷爷讲,4斤湿花椒才晒得出一斤干花椒,忙了整个暑假,晒干的花椒才卖20元一斤,真辛苦啊!”
这个暑假,初三的小王也和往年一样回到了灌阳乡下的老家,但并不是因为父母工作忙没空照顾,而是他要帮忙收夏粮,照顾堂弟和堂妹。小王说,虽然在桂林读书了,但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每年暑假都会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帮爷爷奶奶干活。
◎孩子“放羊”乡村 家长也有一些担心
家长邓女士觉得,暑假回农村,让儿子体验生活之余,暑期的劳动锻炼了身体,也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儿子生活的不易。
还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回农村能增长孩子的见识,也可以让孩子与农村亲人见面相处,增进亲情。
家长刘女士说,女儿从小在城市长大,没见过长在土里的花生、土豆等。暑假让她回了一趟湖南老家,和农村的几个表妹一块玩,不但认识了常见的农作物,还学会了放羊和喂鸡,“体验了农村生活,比夏令营玩得开心。”
离开了父母的孩子,像放飞的鸟儿在乡间自在嬉戏。天地广阔,孩子的胆子大了,有时会尝试一些在城市没机会做到的危险行为。
小杰的爸爸说,儿子是学龄前儿童,离不开人照顾。小杰喜欢玩水,在农村小溪里摸鱼。回乡下前,小杰爸爸千叮咛、万嘱咐老人不要让孩子到河边。
老人都照做了,但仍然出了意外。一次老人没看住,小杰在院子里爬果树,从树上摔下来,把嘴磕了。“一厘米长的磕伤,不至于毁容,但想想依然后怕。”小杰的爸爸说。
家长孙先生认为,农村老家也有网络,离开父母监督的环境,自制力差的孩子更有机会天天玩手机、打游戏。“我儿子回农村就是这样,70多岁的老人根本管不了他,快开学了作业还没写完。”他说。
还有家长说,孩子回农村后玩得开心,却也学会了用老家方言骂人。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养成了不顺心就摔东西的坏毛病。
孩子回到农村,睡懒觉、玩游戏、磕碰摔跤都是小事,家长们最担心的还是游“野泳”、放山火、炸鱼等安全因素。接受采访的家长们总结,因为上述原因,他们未来或许不再让孩子回农村过暑假了。
◎体验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
桂林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谭红说,每年暑假后,都能看到孩子用周记叙述他们的农村生活。体验过的写作,明显更生动有趣。体验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体验过各种生活的孩子,才容易有深刻而延展的思想。
谭红认为,让孩子回农村过暑假,对孩子的身心是有利的。如果家长担心孩子顽皮,回农村老人又溺爱孩子,管不了孩子,那么可以把孩子委托其他亲戚,短暂地在农村住几天,这样既体验了生活,也不会因为放纵玩耍,产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养成坏习惯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回农村体验生活,桂林市第十二中学就组织了相关的研学活动。还有家长自发地组成研学小团体。大家一起讨论到农村的研学路线、时间安排。有空的家长轮流带队,领着孩子们到农村体验生活。一个暑假下来,孩子们去了桂林周边好几个农村,见识了各个乡镇的土特产,体验了秀美河山和乡村风土人情,收获满满。
谭红说,“双减”以后,提倡教育回归家庭,家长要更多地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和引领作用。不能把让孩子回农村当做“托儿所”。教育是细水长流的引导和关照,不能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就阻断了孩子体验的渠道。孩子终将要独立生活,比起不让他们去危险的地方,教育他们规避和不做危险的行为更重要。
记者刘净伶 见习记者韦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