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版:深度国际[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韩国新任命的驻华大使,为什么是他?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09日    来源:桂林晚报

  郑在浩(资料图片)。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7日,韩国总统尹锡悦任命首尔大学外交系教授郑在浩为新任韩国驻华大使。“中国通”“总统同学”……郑在浩身上的多个标签,引发外界关注。韩政府对驻华大使人选有何考量?

首尔大学教授
尹锡悦“高度信任的人”

  据韩国媒体介绍,现年62岁的郑在浩是中国问题和中美关系专家。
  1960年,郑在浩出生于韩国釜山市。1983年毕业于首尔大学国语教育系,1985年和1993年分别取得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和密歇根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1996年起,在首尔大学外交系任教至今。
  2008年至2011年,郑在浩担任首尔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自2013年起担任首尔大学亚洲研究所下美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至今。
  比起大学教授,郑在浩的另一个身份似乎更受关注。
  据韩联社报道,郑在浩与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同窗。韩国媒体在专门介绍郑在浩的文章中称,尹锡悦与高中同学六七人经常聚会,其中就包括郑在浩。韩国《中央日报》认为,郑在浩是尹锡悦“高度信任的人”。
  韩媒指出,郑在浩从大选开始就为尹锡悦提供政策咨询,今年4月还作为尹锡悦派遣的韩美政策协商代表团成员访美,向美方阐明韩国新政府对中国的政策。

精通中文的大使
曾对发展中韩关系提建议

  郑在浩不仅精通英语,还精通中文。韩国《中央日报》介绍称,这是近年来韩国首次任命会讲中文的大使。这与郑在浩曾在中国的履历不无关系。
  据报道,郑在浩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兼职研究员。他还曾于2007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2014年,郑在浩在韩国《中央日报》发表的专栏文章中,曾对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建议,包括设定经济合作指标、从构建“可预见的关系”开始发展关系、构建和累积相互战略性的信赖等,并提出有必要强化连接韩美中、韩中日的“小多边联系”。
  韩国《中央日报》称,郑在浩“对美中关系有着广阔视野”。对他的任命同时考虑了韩美关系和韩中关系。

中美日俄四国大使人选出炉
着重考虑专业性?

  在任命郑在浩为驻华大使当日,韩国总统尹锡悦还提名前国立外交院院长、韩日关系和朝鲜问题的外交国安专家尹德敏为驻日本大使;提名韩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张虎镇为驻俄罗斯大使。加上上月任命的驻美大使赵太庸,韩国新政府已完成对中美日俄四国大使的任命。
  对此,韩联社分析,此次任命的四国大使均为“科班出身”。赵太庸和张虎镇是职业外交官出身,郑在浩和尹德敏则是国际政治学家。
  总统办公室相关人士就大使人选的提名背景表示,政府的人事原则是“适才适所”,此次人选重点考虑专业性。
  分析指出,尹锡悦可能认为具有丰富磋商经验和专业性的人选,更适合应对经济安全领域的各种外交难题。

  ■人物
  郑在浩 研究中国长达40年

  韩国媒体介绍,现年62岁的郑在浩是中国问题和中美关系专家,研究中国长达40年。
  郑在浩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系博士,曾在香港科技大学任助教,1996年至今一直在首尔大学政治外交系担任教授,担任过首尔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2013年起负责首尔大学亚洲研究所的中美关系研究,出版了《生存的十字路口:21世纪中美关系与韩国》等著作。
  去年11月,郑在浩接受韩国《中央日报》采访时指出,韩国的“战略模糊”正走向末路。
  郑在浩指出,韩国夹在中美之间,既不可能两头得利,也无法高枕无忧,只能像“走钢丝”一样保持极端敏感。
  他认为,韩国社会对“国家利益”的概念缺少共识,因此才会有“看大国脸色”和“缄默外交”,这种外交行为最终导致韩国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受损。
  郑在浩表示,在韩国国家利益需要时,应该毫无畏惧地指出问题,不能惧怕挑起争论,同时不断创造“相关性”,使中美一直需要韩国。
  综合中新网、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