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读桂·热点[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桂林两个博物馆、一个植物园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跟着记者来看看
这里都有哪些“宝藏”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09日    来源:桂林晚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被誉为“壮乡植物王国”
■植物园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位于雁山区,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先生和钟济新先生创立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建立的十大植物园之一。
  桂林植物园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实行一体化建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广西丰富的石灰岩植物资源,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及中国科学院的学科布局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唯一以石灰岩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目标的综合性植物园。
  园内现已引种保存植物5100多种,其中包括迁地保护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400多种,被誉为“国家战略性植物资源贮备的活体基因库”和“壮乡植物王国”。
  
■记者探访
  植物园内古树参天、花繁叶茂,弥漫着大自然的气息。走在园内,满目青翠让人赏心悦目。
  桂林植物园内分为裸子植物区、棕榈苏铁区、珍稀濒危植物园、杜鹃园、金花茶园、竹园、桂花园、广西特有植物园、岩溶植物专类园、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示范园、苦苣苔展示区、秋海棠展示区等12个专类园区。沿着小路慢慢走,每到一处园区,都能发现不少罕见、珍贵的植物。园内随处都是池塘、园林、长廊、楼阁,可以一边欣赏自然美景,一边收获科普知识。

■参观指南
  桂林植物园采取售票参观制,成人为18元/人;60至65岁老人9元/人;针对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采取优惠政策,票价为5元/人;6周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烈属、残疾人等免费入园。
  市民可乘5路公交车在雁山镇下车即到,也可自驾前往,园内有专门的停车场。入园前需两码联查,并测量体温。

延伸阅读
全民科普一直在路上

  实际上,在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前,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一直都致力于开展科普公益活动,为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馆员林建忠介绍说,该馆集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和同行交流为一体,是公众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窗口。多年来,该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每年参观者超过1万人次。该馆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为载体助推科普教育,将基地中的动物标本数据化,建成了动物物种数据库,开设了“伯康讲堂”“博物圈”“益启学生物”等线上线下品牌活动;开展了生命科学节、科普一条街、博物馆奇妙夜、科普讲堂等线下活动百余场。
  自2016年建成开放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接待参观者十多万人次。除了欢迎社会公众“走进来”参观,该馆还花了许多功夫让科普“走出去”。馆员张佳莉说,为了让地质博物馆“移动”起来,让更多孩子感受到地学知识文化的魅力,特别建立了“大地之子”科普服务团,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设计成可移动的知识课堂,让乡村的孩子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地质博物馆的风采,受到优质的地学知识文化教育和熏陶,助力科学素养培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也一直把开展大众知识传播、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素质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并动员各方面力量,面向社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紧扣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植树节、世界动植物保护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文明等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开展“自然课堂”、“科普夏令营”等特色研学课程,让植物园成为生物第二课堂,调动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常年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科普进农村等系列活动。
  桂林植物园科普旅游部部长、副研究员葛玉珍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桂林植物园将结合自身特色,再接再厉,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继续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依托,引领公众走进自然、关注自然,加强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传播理念,为推动全国科普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林建忠表示,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正与有关单位磋商推出科普研学线路,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科普教育深耕于更多学子心中。“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主动承担‘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责任与使命,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努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莫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