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过万圣节等洋节 市民各持态度
别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11月01日 来源:桂林晚报
万圣节当天,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被不同的“鬼照”刷屏?除了朋友圈,市内部分商场、餐厅也推出了不同的节日优惠。对于外来“洋节”,市民们和商家有着怎样的态度?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部分商家筹备万圣节活动
万圣节前夕,记者对桂林市部分商圈进行了走访,发现已经有店家开始在店内布置相关节日装饰用品,也有些商家在一星期前就开始对万圣节进行预热,准备了游行、占卜以及烟花秀等庆祝活动。
除了大型庆祝活动外,也有商家特意为小朋友准备了节日活动。某育儿相关公众号提前两天发起活动公告,公告表示,家长报名后即可在周末带着孩子到指定地点参加万圣节活动,活动项目包括做汤圆、雕刻南瓜灯笼以及手绘滑板,皆是亲子共同参与,都很吸引小孩子的兴趣。
记者走访发现,准备万圣节活动的店家多为西式餐厅、酒吧等年轻人青睐的娱乐场所。万象城内一家西餐厅店员李女士向记者表示,他们平时的顾客就以年轻人为主,所以万圣节这类西方节日也是他们吸引顾客的好时机。
走进这家西餐厅店内,可以看到店员正在准备节日装潢,店外也竖起了万圣节促销优惠的告示,有节日限定套餐、充值消费、赠送礼品等不同活动。
“因为我们是西式餐厅,到了圣诞节、情人节这类节日的时候,都会准备不同的活动。”李女士说,虽然会跟着西方节日的时间来筹备活动,但国内的重要节日也同样不会错过,到了春节、中秋节这类传统节日,店内也会换上具有节日气氛的装饰品,推出节日系列套餐和优惠活动。
“过洋节”市民们各持看法
针对形形色色的万圣节活动,市民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些年七七八八的西方节日越来越多,国内的庆祝活动也越来越多,反而衬托得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没那么受人重视了。”象山区的梁先生认为,完全没必要大张旗鼓地过“洋节”。
梁先生的女儿刚上高一,在周日和同学约好了出去过万圣节,他们还特地准备了一些面具、仙女棒等道具,打算在节日当天拍照聚会,给自己放松放松。和同学聚会无可厚非,但梁先生觉得女儿对中秋节都没这么上心,“感觉传统节日的意义对于他们中学生来说只有放假!”
已经退休的郑女士也表示,现在节日庆祝太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节日,每次逛商场都能看到不同的庆祝活动,即便庆祝也应该有重点,不应该让一些外来节日压过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也有市民认为,过“洋节”是市民生活丰富的表现。刘女士在一家私企做财务工作,平时工作很忙,借着各类节日和朋友聚会是她纾解自身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过万圣节并不代表我崇洋媚外,只是想找个理由放松一下罢了。”
小杨是本地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在问及有没有过万圣节的打算时,她笑着说,本来没有计划,但看着舍友都准备过,也就“随波逐流”了一回。“不过,相对于情人节和万圣节,我更喜欢七夕和清明这类传统节日,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都是西方节日给不了我们的。”小杨说,不论是文化底蕴和节日传统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比西方节日来得精巧。
别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这些外来节日的冲击下,我们除了要坚守自身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外,也要将目光放在那些更加值得被重视的节日和背后的故事身上。
和万圣节类似,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我国有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叫做寒衣节,相传节日最早起源于周代,又称做十月朝、祭祖节等。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着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妇女们会拿出棉衣送给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因此被叫做送寒衣,之后逐渐发展成向祖先、亡人一并送去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还有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诗人蔡云曾写道:“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花朝节,俗称“花神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十五举行,具体时间会根据每地花期时长进行调整。节日期间,古人会结伴到郊外赏花游玩,女子们会剪下五色彩纸贴于花枝上,称为“赏红”。随着国风文化的复兴,许多城市也会在花朝节前后举办活动,感兴趣的民众会身着汉服结伴前往。
清明节前一二日的寒食节、秋分时期的农民丰收节……这些节日虽没有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知名度,但背后也有各自的意义和故事,是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文化遗产。
当下我们固然不可能一味排斥外来节日,但也不能本末倒置,为了一时的新鲜,引进了西方节日而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保持开放的同时,多注意一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节日和群体,了解节日背后的内涵,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事物,以重视的目光看待国内节日,这是我们面对不同文化时应该保持的正确态度。
实习记者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