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版:文娱关注[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突围》为何并非《人民的名义2》?

编剧、著名作家周梅森:我想做一部“清明上河图”……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0月26日    来源:桂林晚报

  千呼万唤始出来,只不过“出来”的既非原本的《人民的财产》,更不是观众翘首以待的《人民的名义2》。更名后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剧《突围》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开播已有4天,对于资深剧迷来说,心头却有一大疑惑:未播先红的《人民的名义2》为何“突然”就不见了?
  其实早在创作前,《人民的名义》编剧、著名作家周梅森就打定主意,这是一部全新的作品,他也告诉了出品方并得到支持。《突围》聚焦国企转型,讲述国企干部齐本安(靳东饰)临危受命,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带领企业在经营困境中成功突围的故事。不光是聚焦领域发生了变化,周梅森还透露了自己小小的“野心”:“我想把这部剧做成‘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

  写的是自己的耳闻目睹
  周梅森的经历是很丰富的,这早在他因《人民的名义》爆红之前就被更多的读者知晓了。早年当过矿工,开始写作进入文坛后又一度登上作家富豪榜,此外还挂职过政府的副秘书长。而正在热播的《突围》(原名《人民的财产》)正和他在煤矿的经历息息相关。
  周梅森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当矿工。据他回忆,当时的矿上有些工友、同事是比较“特殊”的。“他们都因父母在矿难中去世而成了孤儿。组织上安排了专人抚养他们,他们也陆续到生产一线来学技术。”周梅森说,当时他们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15岁,大的17岁。
  这些和周梅森差不多大的孩子年龄渐长后,有成了劳模的,有当上了领导的,还有人在领导岗位上犯错,成了阶下囚。“我当时就想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周梅森说,这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

  剧本五年间修改超过1000次
  无疑,《人民的名义》不光让周梅森红出了圈,也让他重新燃起了写作的欲望。虽然筹拍时还叫《人民的财产》,让很多观众误以为它就是《人民的名义2》,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了。
  周梅森说,当时自己告诉出品方上海耀客传媒,“这不是《人民的名义2》,也不是案件,可能会丢失原有的观众。”对方很快就回复表示依然对他的想法很支持。
  “我想把这部剧做成‘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周梅森说,虽然《突围》核心是讲齐本安(靳东饰)临危受命进驻大型国企中福公司,团结干部群众,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带领企业在经营困境中成功突围的故事;但自己想剧中还要把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当代百姓各个层面的生活都展现出来。
  据他回忆,《突围》的整个创作耗时长达5年。“剧本修改超过1000次,还重拍了两次。”

  《突围》创作中大家都在做加法
  虽说剧情尚未完全展开,但一手一脚看着全剧“成长”起来的周梅森依然给各位主演的表现点了赞:可圈可点。他表示,像靳东饰演的齐本安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国企干部,面对剧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相当出彩地呈现出了一个角色应有的复杂性和立体感。
  闫妮的表演在周梅森看来是极具个人特色的,她饰演的石红杏是一个崭新而灵动的国企高管形象。至于黄志忠对林满江的塑造,周梅森更是给出了“相当震撼”的评价。
  周梅森说,自己最喜欢、受影响最深的作家是法国的巴尔扎克。在他看来,巴尔扎克生活在变化剧烈的法国大革命兴起时期,而自己生活和在《突围》中描写的国企告别计划经济、走向全面改革的时期也是一个巨变的年代。“剧里饰演劳模的奚美娟和带大的三个孩子,感情是很不普通的。”周梅森说,在面对人民财产流失后,他们包括感情在内如何抉择,很有看点。
  在周梅森看来,《突围》的拍摄和创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都在做加法。“每个演员都为这部戏花了时间,沈严导演是我合作过的导演中最好合作、最容易沟通的。”周梅森说,其实《突围》的难度很大,“台词量很大,很不容易,没有功底是很难做好的。”

  相关新闻
  靳东:决定出演前纠结了半年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突围》发布会上,主演靳东、闫妮、黄志忠、秦岚、耿乐、田雷、黄品沅、张萌等亮相,与大家分享该剧台前幕后的创作心得。
  靳东透露,因为齐本安这个角色区别于他以往的角色,一开始他是抗拒的。“我依然记得2018年3月的时候,沈严导演和出品方把刚出来的20集剧本交在我手上。(我)纠结了差不多半年之久。最终是大家给予了我很多信心,包括跟周梅森老师见面,我们去吃饭、讨论剧本。沈严导演因为之前合作过,我们之间有非常深的信任。再到后来一步一步确定了这么多位优秀的演员。最终我很感慨,我能有机会饰演这个角色,也更开心这个戏终于跟大家见面了。”
  闫妮则表示自己的心路历程与靳东截然不同,“我当时接这个剧本没有任何一点犹豫,刚才东哥在考虑的,我是没有一点点犹豫,因为我看完这个剧本以后,(觉得)这个剧写的所有的人物每一个都是值得探究、值得去琢磨。”
  据《重庆晨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