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特别报道[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一张张“国庆照片” 一个个难忘时刻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0月07日    来源:桂林晚报

  1992年国庆节,廖鸿飞(右二)和学习班的学员游览漓江。(廖鸿飞供图)
  去年国庆,潘秀芬(左二)和朋友在花海留下美好一幕。(潘秀芬供图)
  2019年国庆节,陈菁华(右一)和母亲、女儿的合影。(陈菁华供图)
  国庆节的照片,不仅能记录个人和家庭的变化,也从侧面见证了国家的巨大发展。今天,我们来听听三位桂林人国庆节照片里的故事。

  廖鸿飞:五湖四海的情谊在漓江汇聚
  住在临桂金水社区的廖鸿飞出生于1949年,和新中国同岁。30多年前,廖鸿飞参加过全国地质系统报务学习班工作,那段日子是他非常难忘的时光。他给记者展示了一张1992年国庆节期间,自己和几个学员乘船游览漓江的合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廖鸿飞说,地质系统当时要进行野外作业,需要熟悉业务的电台报务工作人员,相关学习班的培训地点选在了桂林。廖鸿飞有相关经验,就作为班主任参加了培训班的工作。学习班从1990年开始办,连续举办了三年,每期5个月,累计学员125人,来自全国各地。廖鸿飞说,在这三年内,他结识了许多好友。
  由于学员来自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和习惯都有很多不同,刚到桂林时也发生了不少趣事。一位西藏的学员刚到桂林,由于不熟悉天气变化情况,5月份还穿着冬天的大衣,加上旅途劳顿,没时间打理自己的形象,到了桂林之后成了“重点观察对象”。但经过四五个月的学习生活后,他已经基本习惯桂林的生活方式,对桂林米粉和本地啤酒情有独钟。
  由于少数民族学员不少,培训班经常组织能歌善舞的学员一起唱歌跳舞,以此丰富课余生活。每期学习班结束,学员离开前都会游览桂林,在乘船游览漓江时都会争前恐后拍照合影,留下美好回忆。而这张1992年的照片,正是那段时光的缩影。

  潘秀芬:“退休生活”的美好记忆
  “现在时间多了,就喜欢到处去看看。”潘秀芬今年57岁,这几年特别喜欢和朋友到处去游玩,以弥补自己年轻时没能出去走走看看的遗憾。
  潘秀芬给记者展示了一张2020年国庆期间她和朋友在芦笛岩附近花海自拍的合影。潘秀芬手持自拍杆,戴着太阳镜和三位朋友在花海里留下美好一幕。
  潘秀芬是个体户,“退休”前做了许多不同的生意。1997年到2004年,她在漓江路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意不错。2005年到2007年,她改行在丽君路开了一家油茶店,和弟弟、侄女一起打理。“做餐饮非常辛苦。”潘秀芬说他们每天要从早上八点忙到第二天凌晨两点。“那段时间我一个月就瘦了25斤。”潘秀芬说。
  2009年后,潘秀芬改卖床上用品,平时的工作就是自己开车拉着货到各个乡镇去赶圩。平日东奔西走很劳累,但幸福生活就是靠奋斗出来的,拼搏多年攒下了一些积蓄,潘秀芬有了“退休”的打算。
  2018年,潘秀芬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有空的时候,就约朋友到桂林周边和外地游玩。去年国庆假期,因为疫情她没有出远门,只要听说哪里风景好看,就和朋友们相约成行。芦笛岩附近的花海,就是她们当时去的一个景点。
  如今,潘秀芬注册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将自己游玩的照片视频编辑后就发上去,目前已经发布了229条作品,最高的一条播放量近一万,有粉丝300多人。

  陈菁华:“景点”打卡为祖国点赞
  陈菁华出生于1978年,是在改革开放之下成长起来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陈菁华给记者展示了一张一直保存在手机里的照片,那是2019年国庆节当天,她和母亲还有女儿的一张“打卡”照片。
  2019年国庆节当天上午,陈菁华和家人在家里观看庆祝大会直播。看到升国旗时,全家人主动站立,对电视直播里的国旗行注目礼。
  观看完阅兵直播,陈菁华带着女儿和母亲、姐姐一起去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广场上,“我和国旗同框”的展架吸引了许多市民打卡拍照,陈菁华和母亲还有女儿也在这里拍下了合照。“整个城市的氛围非常好,除了线下的活动,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起的国庆活动我也参加了。”陈菁华说。
  进入电影院,陈菁华没想到每个人都随身携带了一面小国旗。“我们的国旗是自己出门时准备的,包括我女儿脸上的贴纸,但没想到其他人手上也都准备了国旗,我们桂林人的爱国热情真的非常高!”陈菁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很激动。
  “我庆幸我生活在新中国,生活在这和平年代。衷心祝福我的祖国母亲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祖国万岁!”那天晚上8点多,陈菁华把当天的见闻所感和图片发到了朋友圈,几分钟内点赞就达到了五六十个。
  记者邢刚 实习记者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