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超级稻:“甲天下”桂林的另一张名片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30日 来源:桂林晚报
陈爱平向记者展示他与同事们的研究成果。
超级稻田上新建的观光栈道。
桂林除了有“甲天下”的山水,还有“甲天下”的超级稻。
灌阳是桂林东北部的一个偏远小县,却连续九年成为“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其再生稻产量冠甲全球。2017年,灌阳的一块试验田里,“超级稻+再生稻”两季合计亩产总量超1561公斤,刷新了世界高产纪录,灌阳也由此扬名世界。灌阳的超级稻,也成为桂林“甲天下”的又一张名片。
屡破纪录的灌阳水稻
灌阳地处广西东北部,东、西、南三面环山,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生态条件好,特别适合水稻的生长。57岁的陈爱平是灌阳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推广站站长,他与水稻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
1986年,刚刚从广西农学院作物栽培专业毕业的陈爱平,来到原灌阳县新圩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担任技术员。当时,国家正在推广杂交水稻,陈爱平负责指导乡民如何种植杂交稻。后来,陈爱平进入到县农业局科教站,主要负责试验和技术攻关工作。“我们负责引进一些品种在灌阳试种,并不断摸索种植技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完成每年制定的粮食产量任务。”陈爱平说。
1996年,国家农业部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项目,该项目由袁隆平主持,旨在用更少的人力投入,创造更多的土地产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0年,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成为广西农业厅设立的13个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之一。作为农技推广员的陈爱平,常常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稻。当年,联德村的一块试验田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全区第一。
2011年,位于黄关镇联德村的水稻超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亩产再次刷新纪录,且试验田的平均产量也突破了800公斤。陈爱平清楚地记得,当年县里的相关领导去湖南向袁隆平汇报了这一喜人成绩,之后,袁隆平为灌阳题下了“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的“金字招牌”。来自袁老的赞赏,让陈爱平和同事们动力十足。
2012年,联德村的超级稻示范点,成为袁隆平启动超级稻第四期高产攻关项目的协作攻关示范基地之一,承担“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高产攻关模式。此后,联德村的试验田不断刷新纪录,其中在2017年,“超级稻+再生稻”产量创下了亩产1500公斤的当时世界高产纪录,实现了袁隆平“吨半稻”的心愿。
这一好成绩取得,凝结着陈爱平与同事们的努力。通过多年的攻关,陈爱平和同事们总结形成了一套“一季超级稻蓄再生稻一体化栽培技术”,而这一技术,正从灌阳走向全区,走向全国。
超级稻让农民有了致富信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选择涌入城市打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然而,灌阳水稻创下的赫赫成绩,改变了当地一些年轻人的想法,他们纷纷从城市回归家乡,靠种超级稻走上致富路。
这其中就包括联德村村民袁景德。今年是袁景德回村种植超级稻的第六个年头。“之前一直都听说家乡的超级稻产量惊人,所以在六年前,我决定从广东的工厂辞工,回家试试种稻。”他说。
刚回来的那两年,袁景德便租下了100亩田种“Y两优900”超级稻,但由于技术没有掌握好,产量并不是很高。后来,袁景德参加了由政府组织的多次培训,技术上去了,产量也就上去了。“当时亩产量最低也有1200公斤,最高有1600多公斤。”袁景德说。
技术上有指导,贷款上也有优待,生产的稻米还会由国家收购不愁销,越来越多的农民对种植超级稻充满了信心。
尝到甜头的袁景德也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去年,他租下了150多亩田,改种起优质超级稻。“这种超级稻的产量虽然没有之前的高,但是收购的价格高,收入更可观。”袁景德告诉记者,去年他的头季稻亩产在500公斤左右,再生稻亩产在200到300公斤,卖出的价格在每斤1.7元左右,净收入达5万多元。今年,他的租田又增加到200多亩。“再过不久就开始出穗了,今年的禾苗长势好,估计又会有大丰收。”袁景德笑着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袁景德不仅靠种超级稻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还带领了许多村民脱贫。他告诉记者,帮他干活的十多个村民中,有不少都是曾经的贫困户,如今他们每个月能获得2500到3000元的收入。
超级稻做活农文旅融合大文章
“甲天下”的超级稻,让黄关镇联德村名扬四方,也给这个偏远的小乡村带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
围绕着那一块块试验田,当地修建了一座神农稻博园,园区以神奇的超级稻为主线,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载体,使田园风光与自然风光得以遥相辉映,让旅游、生态、文化等进行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和旅游双轮驱动。
走进园内,“两粒稻米”形象的雕塑映入眼帘,其中一颗象征“超级稻”,另一颗象征“再生稻”。再往前,是一座铭刻着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雕塑——“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很高兴!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园内游览的核心,当属超级稻+再生稻高产示范区,绿油油的稻田上现已修建起游览栈道,游客可以从高处看到用紫色稻苗形成的“稻田作画”。独具特色的水稻文化、耕读文化、民族文化贯穿园内,值得体验。
灌阳县黄关镇党委书记文海勇介绍说,当前,灌阳县正在以神农稻博园为核心打造“稻甲天下·茶香万家”田园综合体,总规划面积为373.6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约40.2平方公里(约合60300亩),拓展区规划面积约333.44平方公里(约合50万亩)。该田园综合体结合了桂北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区、灌江国家湿地公园、桂北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油茶特色小镇等建设。将是一个集科技农业、数字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型田园综合体。
“稻甲天下·茶香万家”田园综合体即将建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超级稻”将为桂林打造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记者莫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