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行走”的深夜灯光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1月05日    来源:桂林晚报

  ■马海霞

  二十多年前,我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单位没有女职工宿舍,我和同事甜梅在离单位四里外的老旧小区租了一间房子。那时单位经常加班,晚上九十点下班是常有的事。
  从单位到出租房,大段路是繁华地段,有路灯,沿街有商铺,即使深夜,也有没打烊的店面,陪伴着晚归的车辆与行人。就是最后一段路,没有路灯,沿途只有一家废旧小厂,路边是垃圾场和荒地。每次骑着自行车经过那里,我和甜梅都拼命蹬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前行。
  一次,我和甜梅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半,那天下着小雨,手电筒穿过雨披和雨幕,光微弱又朦胧。路过垃圾场时,我模糊看到前面有个人影站在路边,把我俩吓得不轻。待我们快到跟前时,才发现不是人,是被风刮断的一根树枝斜靠在电线杆旁。
  于是,我和甜梅想换个离单位近的地方租住,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不久,废旧小厂租了出去,看大门的是一对老夫妇,看样子吃住都在厂里。晚上下班,远远看到门卫室亮着的灯光,我俩心里便升腾起一种安全感,不似往常那样害怕了。老夫妇搬来门卫室一周后,估计生活、工作都步入正轨,晚饭后闲来无事便开始散步锻炼身体。我们有时下班路过,会看到老夫妇在大门口散步。
  远远看到我们,大妈便开始打招呼:“才下班吗?”我们应声,边蹬车边和大妈寒暄几句。我们在前面骑车,大爷大妈在后面走,大爷的手电筒比我们的手电筒可亮多了,我们在前面骑车借光不少。
  有时我们加班很晚,大爷和大妈还在厂门口来回锻炼呢。大爷说:“小偷都是深夜出没,越是这个点,越不敢睡觉,来回走走,精神精神。”大妈说:“人上了岁数,觉少了,白天职工都上班了,我俩便可以轮流休息了。”
  后来,和大爷大妈熟悉了,老两口在路上和我们会师后,大爷便打着手电筒送我们到楼下,等我们开了房间灯,他俩再撤退。大妈说,反正是锻炼,走哪里都是走。
  两年后,单位盖了女职工宿舍,我俩才搬离那个地方。走时,我和甜梅特意去和大爷大妈道别,聊起来后才得知,当年两位老人初来时,并未有晚上散步的习惯,是大爷看到我和甜梅老是很晚下班,有心打着手电筒送我俩一程,但又怕大晚上地吓到我俩,于是便拉大妈一起“散步”。大爷说,这段没路灯的路不过四百米,他用脚量过,一步是半米,正好走八百来步,溜达着就到了。
  那段城市灯光照不到的四百米,因为有了善良老夫妇的陪伴和牵挂,而成为我和甜梅心中最亮最温馨的路。隔着时光隧道,再回首,依然可以感触到那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