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心之所向 美在广西

05版:心之所向 美在广西

06版:心之所向 美在广西

07版:心之所向 美在广西

0809版:无人机的桂林“机”遇

10版:读桂·社会

11版:聚焦中国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5年03月28日

无人机邂逅文旅 打开“诗与远方”新视界

桂林晚报      2025年03月28日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和流行,为我市文旅市场注入了一股新活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举办的大型活动,引入无人机编队表演已成为吸粉利器。景区在做宣传推广时,无人机也成为必不可少的营销助手。而在旅拍行业,无人机更是凭借独特出片视角,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

  无人机表演
  成为我市各种大型活动常客

  近年来,我市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纷纷引入无人机表演,赢得了游客和市民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早在2022年国庆假期,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曾举办过一场主题为“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的大型无人机光影秀,吸引了数万游客驻足观赏。800台无人机整齐升空,震撼集结。通过各种排列组合,无人机群在夜空中变幻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图案和“我爱中国”、“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等绚丽字样。“我们是桂林市较早引入无人机表演的度假区,这场活动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那天晚上至少来了2万~3万人,大家都对无人机表演赞不绝口。”当时负责这场活动的黎伟仍然记忆犹新。
  两江四湖景区作为桂林山水的名片之一,不止一次举办过无人机表演。2023年“双十一”期间,200架无人机组成的表演方阵不断变换造型,演绎不同图案和文字,犹如夜空中飞舞的精灵,在市区上空灵动绽放。游客们纷纷表示:“原本以为来两江四湖旅游,是坐船看夜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玩法。特别是无人机秀,让人流连忘返。”
  因为受到游客和市民的欢迎,在当年跨年夜活动中,两江四湖景区再次举行无人机空中表演,300架无人机组成炫酷的“水上龙形船队”绕湖巡游,水天相交的“双龙戏珠”灯光秀画面,为在场所有人展现了别开生面的科技光影视觉。
  2024年新年狂欢夜,临桂区更是将无人机表演推向了新的高度。千架无人机在临桂山水公园上空升起,与一院两馆片区夜景交相辉映,多彩图文不断变幻,呈现出“2024您好!”“桂林之花·临桂甄香”等精美图案,展现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之美。同一时刻,在市区古南门、两江四湖上空,无人机编队则排列成方阵,通过创新科技为艺术表达注入无限想象,将水天相交的“双龙戏珠”灯光秀呈现给大家,为跨年狂欢增添了更多欢乐与惊喜。
  今年“广西三月三”将至,我市文旅行业已做好准备,多个商场、酒店纷纷计划利用无人机作为宣传亮点。3月29日至30日连续两天晚上7点40分开始,客世界将携手大漠大智控的王牌无人机编队打造一场光影盛宴。此外,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在3月30日晚7点40分,举行无人机情景矩阵表演。

  变身景区创意营销助手
  还带火旅拍市场

  当下,无人机在文旅市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少景区利用无人机拍摄宣传片,以独特的视角吸引潜在游客。
  阳朔遇龙河景区凭借无人机拍摄出的精美照片和视频,成功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遇龙河指挥中心主任徐祖鹏表示,无人机可以拍摄到景区全景和独特视角,这些高质量的影像为景区宣传提供了有力素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不仅如此,遇龙河景区还为无人机爱好者提供了保姆级的航拍攻略,让游客轻松捕捉桂林的壮丽景色。记者看到其中一份攻略中,包含了5个起飞点,“从览胜桥起飞至下葛村,能拍摄球形全景再后期合成,可以收获意想不到效果;从矮山桥起飞,这里拍摄的主体是云海下的矮山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从阳朔大桥起飞,面向日出方向,拍摄漓江边群山,日出时分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除了为游客提供拍摄地点,攻略里还有拍摄时间、飞行区域注意事项等,可谓十分周全。
  此外,在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平台,记者看到象山景区、独秀峰·王城景区、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及东漓古村、漓江大瀑布饭店等,都利用无人机拍摄了各种宣传视频,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旅拍是近年来很火的文旅项目,如今,无人机也被广泛运用其中。记者咨询多家旅拍机构线上客服获悉,越来越多游客开始咨询无人机旅拍的价格。“我们现在有几款比较火的套餐,有一款价格999元的销量不错,我们会带着游客前往漓江边的竹筏上拍摄。”位于阳朔的安屿旅拍客服称,这个价格包含了往返景点接送、竹筏使用费、化妆造型、拍摄和后期剪辑。而阳朔欢喜策划客服表示,他们有多款无人机旅拍套餐,满足了游客对“网红千里江山图”、乡间小路航拍等创意拍摄的需求。

  无人机
  让桂林“诗与远方”更具魅力

  无论是官方、民间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还是变身景区创意营销助手,无人机正在成为我市文旅行业打开“诗与远方”新视界的工具,这个现象也得到了我市文旅专家的关注。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韦少凡长期从事和研究我市的文旅行业,他认为无人机对桂林文旅市场的作用应该从辅助工具演变为推动行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无人机创新了旅游体验,丰富了产品形态,提升了文化传播效能和优化了景区服务与管理。”韦少凡表示,无人机编队表演已成为当前文旅节庆活动的亮点,通过编排诸多桂林文旅符号,能增强游客和市民的视觉冲击力与传播范围,这种创新形式尤其吸引年轻群体,助力桂林文旅IP的数字化传播。
  此外,韦少凡认为,无人机还能为桂林文旅带来更多。他建议,桂林作为国家低空旅游试点城市,应积极对接相关扶持政策,申报更多低空飞行航线审批权限。同时,联合桂林地方高校的低空旅游研究团队,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无人机应用安全标准与航线规划方案等。在创新产品形态,提升游客体验、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结合桂林喀斯特地貌特点,推出多层次低空产品,包括高端定制、大众普惠和主题化体验。借鉴桂林草莓音乐节、阳朔攀岩节的成功经验,将无人机编队表演常态化。在象鼻山、两江四湖等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山水光影秀”,通过无人机与激光、水幕结合,展现桂林历史文化场景等。
  而在塑造科技文旅IP上,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对灵渠、靖江王陵等文化遗产进行三维建模,建立数字档案库。开发AR导览应用,游客可通过手机扫描实景触发无人机航拍视角的历史场景还原动画。鼓励游客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传无人机创意视频,形成传播矩阵,制作类似《云上桂林》等系列纪录片,以高空视角串联山水、民俗、非遗,强化“立体桂林”品牌形象。
  
  记者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