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热点

04版:读桂·视觉

05版:读桂·视觉

06版:重走长征路

07版:重走长征路

08版:读桂·社会

09版:国内关注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深度国际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11月26日

延期30多个小时后终于打破僵局

巴库气候大会闭幕 期待与争议并存

桂林晚报      2024年11月26日     
  当地时间11月24日凌晨4时,在延期30多个小时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届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落下帷幕。经过长达两周的艰苦谈判,大会就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通过20余项决定,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特别是达成了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设立了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及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同时完成了《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运行细则,并就减缓工作计划、全球适应目标等作出安排,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

   3000亿美元的争议
  据报道,在23日晚的会议上,近200个缔约方打破多年多边谈判僵局,终于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国际碳市场机制达成一致。这标志着《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运行细则已经明确,《巴黎协定》中最后一个未决项目最终确定。
  围绕资金问题的争议,或许是这场大会出现延期、中途休会等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
  关于COP29达成的结果,最大的争议还是关于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当地时间11月24日凌晨,COP29主席巴巴耶夫敲下小木槌,宣布大会通过了气候融资新集体量化目标的决议。NCQG是今年气候大会的谈判重点,也是各缔约方分歧最大、拉扯时间最长的议题。
  在NCQG的最终决定中,资金目标包括两层。外层是一个至少1.3万亿美元的“愿景”,它包括来自公共和私有资金的所有来源。内层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资金目标,它的规模从上一版的2500亿美元提高到“至少3000亿”美元,但仍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
  发达国家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以帮助这些国家削减排放、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然而,发达国家直到2022年才首次实现了这一目标。根据《巴黎协定》规定,各缔约方需要在2024年为2025年以后的气候融资作出安排。而发展中国家认为,每年需要1.3万亿美元的资金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
  在巴巴耶夫宣布达成这一决定时,现场出现了掌声,但许多人对此表示了强烈不满,土著群体代表在闭幕式的发言中更是对此表达了强烈谴责,称“期待我们对于在2035年前每年3000亿美元的资助心存感激,就是期待我们对你们从我们可预见的死亡中获利而心存感激”。

  最终达成气候融资新目标实属不易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副主任汪燕辉对记者表示,30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一方面是与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的资金需求有巨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在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履行气候资金义务的期望值的巨大差异。
  除了金额存在差距外,新的NCQG目标对资金质量也缺乏明确要求。发展中国家希望NCQG主要来自公共资金,并以赠款或优惠贷款的形式提供,但最终的决定中只“认识到”这些诉求,并未有明确的规定。有专家指出,气候资金的质量以及落实某种程度上比数额更加重要。
  绿色和平东亚全球政策顾问姚喆指出,本次大会结束关于NCQG的谈判实属不易,但结果也确实不尽如人意。她对记者表示,COP29在最后一刻达成了新的资金目标,一定程度上是发展中国家的妥协。不过她也指出,此次关于气候融资的谈判有好几层困境,一是要面对全球经济疲软、发达国家财政拮据的大背景,另一方面谈判也受到了美国大选结果的影响,最后还差点因主席国的协商策略导致更多的不信任。
  事实上,各方也认识到了NCQG和预期目标的差距。因此,COP29决定启动“巴库至贝伦1.3万亿路线图”,以进一步扩大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并且将NCQG的落实作为全球盘点的一部分,在2030年对此决定进行评估。姚喆认为,“巴库到贝伦路线图”启动也意味着,COP29的决定是一个起点,未来仍有空间进一步提升气候资金规模和质量。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依旧任重道远
  据悉,COP30将于2025年11月在巴西亚马孙雨林地区的城市贝伦举行。
  然而,从巴库到贝伦的一年间,各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根据规定,各国需要在2025年2月前提交新版NDC,但截至目前仅有阿联酋、巴西、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宣布了新版NDC目标。
  作为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迄今未宣布新一轮NDC目标。实际上,为合力推进全球气候进程,COP28主席国阿联酋、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COP30主席国巴西三方启动了一个名为Troika(三驾马车)的主席国伙伴关系平台,但本届大会主席国阿塞拜疆未能如预期地在大会期间宣布新的NDC,引发争议。
  COP30到来之前,各国的新版NDC将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分析认为,COP29上达成的NCQG目标不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足够的支持,这或许会影响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制定新版NDC的雄心。在大会期间,很多发展中国家谈判代表就表示,在没有确定发达国家的气候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无法更新本国新一轮自主贡献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4日在COP29闭幕会上表示,COP29达成协议对于保持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至关重要,目前的协议为今后应对气候危机带来的挑战提供了基础。但他强调,承诺必须迅速兑现,所有国家须齐心协力,确保实现协议的最高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大会闭幕式上承认,在巴库达成的协议并未满足所有缔约方的期望,这也就意味着明年仍需要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开展大量工作。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闭幕全体会议发言时指出,今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30周年,30年的气候公约治理进程历经考验,虽非一帆风顺,但始终在向前行。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面对气候变化危机,唯有团结协作,共同应对。
  赵英民同时指出,会议达成的NCQG成果文件中,发达国家的资金承诺远远未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义务必须进一步明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关键还是在于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同舟共济,合作共赢。
  综合新京报、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