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特供”酒黑色产业链:
“特供”酒是怎么出炉的?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19日
近期,浙江台州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非法制售“特供”“专供”假酒案,捣毁窝点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查扣标有党政军机关等字样的假酒20余种1300余箱。
“特殊渠道”是否真的存在?“特供”酒里“套路”有多深?“特供”酒缘何存在市场?
生产“特供”酒的竟是网约车司机
2022年8月,浙江玉环公安接群众李先生报案称,他2018年起多批次从黄某某处购买价值总计140余万元的茅台酒,经鉴定为假酒。接警后,台州、玉环两级公安机关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案组开展研判侦查。
经查,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在外工作期间结识销售假酒的孙某,回到台州后经常在圈内宣称自己有“门路”,以此塑造“人设”。“他说自己在外省有‘特殊渠道’,能够买到‘特殊’的酒,并且比市面上便宜。”喜欢收藏高档白酒的李先生信以为真,开始陆续下单。
就这样,黄某某先后将假酒卖给40余人,获利巨大。通过信息核查,警方逐步查清了其在外省的上线销售方孙某,以及生产方张某某、唐某某、白某。孙某表面上是一家白酒研究公司的法人,背地里却从事着转销假酒的勾当。张、唐二人白天是网约车司机,晚上在一处民房生产假酒,并通过白某在物流公司工作的便利将其销往全国。
2023年5月8日,台州公安在全国多地同步开展收网行动,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在生产窝点处现场查获30余箱“特供”假酒。
主犯到案后,警方循线深挖,拓展出另一个以宋某为首的上游假酒生产团伙,以及包材供应商竹某某。同年8月,经过第二次统一收网,涉案人员悉数落网,一条集产、供、销一体的假酒产业链被彻底摧毁。
“特供茅台”成本价不到50元
该案中发现的制售“特供”酒犯罪行为引起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台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吴元飞表示,犯罪分子假借“特供”“专供”的名义,欺骗误导消费者,滋长社会不良风气。
记者在台州市涉案财物管理中心的一处库房中看到,查扣的假冒茅台、五粮液等品牌酒一箱箱整齐堆放,其中不乏印有党政军单位字样的“特供”假酒。“‘特供’酒主要根据客户定制要求生产。”嫌疑人张某某供述,这类客户出于售卖、请客或送礼需求,会定制一些加有相关单位名称的“特供”酒。
主办民警吕漳介绍,一瓶“特供茅台”成本价不到50元,通过分层经销以假乱真,末端售价只比真酒市场价略低。“犯罪分子瞅准了客户心理,假酒价格也随市场波动,但永远保持比真酒低一点。”他说,这样才能凸显渠道的“特殊”。
根据公安机关以往破获案件分析,购买“特供”假酒群体中,私营企业主占有一定比例。“拿得出‘特供’酒说明什么?无非为了证明有特殊门路。”一名基层干部坦言,其实就是虚荣心作祟,试图故弄玄虚。
本案中发现的“特供”酒皆为假冒高端白酒,灌装低价酱香型散装白酒以次充好。这一非法制售“特供”“专供”假酒产业链中,犯罪分子各司其职,具备成体系的营销手段。在假酒销售团伙的移动硬盘中还发现针对客户群体的评级列表,以便“精准营销”。
浙江台州这起非法特大制售“特供”酒案并非个案。前不久,公安部还通报了上海、山东、河南、重庆等地公安机关破获的另外四起非法制售“特供”酒的案例。
在这些案件中,制假犯罪嫌疑人多在民房、自建房内,自行购置灌装设备,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原料和包材来制作“特供”酒。参与售假的犯罪嫌疑人或以销售自产品牌白酒为幌子或以烟酒门店为掩护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特供”酒。从制酒窝点、生产线到整个销售过程都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特供”酒
均为假酒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军队名义,以低档白酒灌装、勾兑生产、销售所谓“特供”“专供”等假酒牟取暴利。针对此类犯罪突出问题,公安部近期已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风”专项行动,遏制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活动,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党和政府、人民军队良好形象,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警方提醒,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特供”酒均为假酒,请消费者不要上当。如发现有人销售“特供”酒,可及时向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等部门举报。
多地开展“特供酒”“专供酒”
专项整治行动
为规范酒类市场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多地监管出手,开展打击“特供酒”“专供酒”等专项整治行动。
4月2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近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实施方案,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整治行动。此项行动旨在严厉打击假借“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名义制售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违规行为。严查重处采购、销售“特供酒”“内供酒”的行为,严查重处发布“特供酒”“内供酒”虚假违法广告、开展虚假宣传的行为,严查重处印制“特供酒”“内供酒”包装包材的行为。
山东省平阴县市场监管局近日也深入酒类市场,开展“特供酒”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销售“特供酒”的虚假宣传行为。据悉,此次专项行动以酒类销售市场为监督检查重点,对市场上在售的酒类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执法人员通过查进货渠道、扫二维码等多种方式,重点查看酒类包装上是否标有“内部特供”“限量供应”“专供酒”“特供酒”等虚假宣传信息,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是否到位,进销台账是否建立,是否存在假冒侵权、欺诈消费等违法行为,确保酒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去向可循。
广东省阳江市市场监管局阳东分局近日开展了特供酒、洋酒专项行动。本次行动共检查酒类经营主体71家,责令整改6家,立案查处1宗,暂未发现销售特供酒经营行为。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