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读桂·热点

04版:欢欢喜喜过大年

05版:欢欢喜喜过大年

06版:欢欢喜喜过大年

07版:欢欢喜喜过大年

0809版:村有喜事(十五)

10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11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12版:聚焦中国

13版:深度国际

14版:文娱关注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2月20日

这些记忆中的糕点
就是最浓的年味

桂林晚报      2024年02月20日     

  传统马蹄糕。

  小米糕。

  商家阳女士展示她制作的船上糕。
  上接06版
  记忆中的美食就是最浓的年味
  每到年底,家住春江苑小区的曾女士都会为外地的同学、湖南老家的亲戚寄一个船上糕。曾女士的老家在湖南邵阳,至今她已经在桂林生活了二十多年。她说,桂林船上糕外地很难吃到,“因为这是桂林船上人家特有的糕点和味道”。
  商家阳女士告诉记者,船上糕最开始是漓江上行船的船上人家常吃的糕点。桂林的船上糕外形看上去有些像“年糕”,但和年糕有很大的不同。咸口的船上糕通常是油绿色,那是因为制作时加入了青蒜叶,另外还会加入腊肉、荔浦芋、板栗、木耳等食材。而甜口的船上糕除了有板栗、芋头,还会有红豆沙做馅,再在外面撒上白芝麻,两种口味各有特色。
  在桂林,船上糕通常会搭配油茶一起吃。不过到了年底,大家聚会时也会煎上几块切好的船上糕和亲朋好友分享。曾女士说,她的一些大学同学虽毕业多年,但依然忘不了在桂林吃过的那一口船上糕,所以她每到年底都会寄一些给同学解馋。
  如今,在各旅游平台的攻略里,经常有人建议游客买桂林特产时,顺手带上一些绿豆糕。
  桂林的绿豆糕口感细腻,入口即化。桂花是桂林的特产,很多绿豆糕里都会加入一些桂花,做成的绿豆糕会带有桂花的清香,很有特色。
  除此之外,很多桂林本地人还会向游客推荐萝卜糕、芋头糕。“桂林的芋头糕也是外地人难以吃到的口味。”生活在上海的桂林人曹女士说,她离家多年,心心念念的就是中学门口卖的芋头糕。这是因为桂林的芋头糕都是用槟榔芋做的。槟榔芋个头大、口感粉糯,有浓郁的芋头香,做出来的芋头糕一口咬下去咸咸糯糯还带着些小葱香。曹女士每次介绍朋友到桂林玩的时候,都会推荐他们一定要尝一尝桂林的芋头糕。

  糕点中的桂林味道
  桂林的各种小吃糕点,有甜的,有咸的,有口感软糯的,也有口感酥松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带有桂林的本地特色。
  家住彰泰·春天里小区的市民刘先生很爱吃萝卜糕。曾经在广东旅游时,他在茶楼点过萝卜糕。他说,在广东吃的萝卜糕口味和桂林差不多,但细细品来,还是能吃出不同,广东的萝卜糕里有虾米,腊肉丁口感偏甜,不像桂林的萝卜糕,腊肉入口有浓郁的烟熏味。广东的萝卜糕有煎的,也有蒸的,而桂林的萝卜糕多是煎来吃,两面都被油煎得起酥、金黄。虽然没有虾米的鲜,但桂林的萝卜糕会加入木耳、葱花,口感更有层次,还有葱香,具有桂林本地特色。
  在信义路经营一家“平乐粑粑”店的钟干秀做糕点已经有三十多年,虽然店铺名字是“粑粑”,但钟干秀卖的大多是本地特色糕点,最受欢迎的是小米糕和板栗芋头糕。钟干秀说,一些地方也会做小米糕,但小米糕到了桂林,除了形状是圆环形,口味也会不一样。材料要用到大米、粳米,制作时还会加入灰水、醪糟,成形后,桂林小米糕的口感更有弹性,回味也会带着醪糟的香。
  很多卖本地糕点的人都说,“糕”谐音“高”,寓意“生活节节高”,所以到了年底买各种糕的人也会变多。钟干秀的小店也是一样,她用长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的餐盘装糕点,十几种本地糕点,每天一共要卖掉约400盘。
  有的糕点在桂林人的生活中和节庆挂钩,最常见的就是松糕。松糕入口有些粘牙,但是十分软糯,有红糖和芋头香。一个完整的松糕差不多有40厘米宽,30厘米高,像一个大大的蛋糕。在日常,松糕会被切片当小吃卖,而到了逢年过节、乔迁结婚等喜庆日子,也有人把松糕当做“桂林本地蛋糕”,买一个送人或者阖家团聚时一起分享。
  这些带有桂林本地特色的糕点,其实并不难找。很多热心的市民早就把糕点的照片和定位,分享在了社交平台上。甚至还有人手把手地教大家怎么做桂林船上糕、桂林松糕。
  记者刘净伶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