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社会

03版:读桂·社会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社会

0607版:读桂·视觉

08版:八桂热点

09版:国内关注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文娱关注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7月28日

一碗仙人豆腐 三代人的消暑佳品

桂林晚报      2023年07月28日     

  ↑一家人一起品尝美味的仙人豆腐。

  ↑一碗碗翠绿的仙人豆腐,看上去就十分解暑。
  出招人:家住象山区福泰御林湾的温仙凤
  解暑功效:炎炎夏日,一口冰凉顺滑的仙人豆腐下肚,扫走一身疲惫。仙人豆腐是阳朔县的一道传统小吃,在阳朔金宝乡更是随处都能看到仙人豆腐的身影。不过,在桂林的街头,只有为数不多的店铺卖仙人豆腐。来桂林多年的温仙凤,把这碗从小吃到大的仙人豆腐,从阳朔老家带到了桂林的家里。与此同时,温仙凤也在家里琢磨出了仙人豆腐的不同吃法,给家人的舌尖带来不同的乐趣。仙人豆腐成了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喜爱的消暑佳品。
炎热夏日老家街头的一抹翠绿
  我国有不少地方都有一种绿色的豆腐,因其风味极佳,受到很多群众的喜爱。在阳朔,人们称其为仙人豆腐。
  此物为何叫做仙人豆腐呢?传说在明末清初,有两位斋客从外地来到了阳朔金宝乡,指点村民用一种生长在山上的草本植物制成水豆腐形状的食品度过饥荒。村民们称那种植物为仙人草,把这种食物称为仙人豆腐,并把仙人豆腐的制作方法代代相传至今。
  “90后”的温仙凤是阳朔县白沙镇人。在她的记忆中,每逢白沙、金宝的圩日,总有人拿着仙人豆腐到圩上摆摊。这些圩日串起了街头的碗碗翠绿,给她的童年带来了一抹清凉。
  后来,温仙凤在外地也看到过类似的豆腐,当地人叫“神仙豆腐”。据她了解,那种类似的食品是用一种叶子捣碎成汁水做的,虽然也有浓郁的植物香气,但就是没有家乡的仙人豆腐来得有滋味,也没有家乡制成糖水的方式来得解暑。所以,她在夏季回到老家阳朔,第一时间会到街上买一碗仙人豆腐,因为这是她印象中最解暑的美味。
  而对于仙人豆腐更久远的回忆,温仙凤的婆婆吕初弟更有发言权。“仙人豆腐在我们那边很常见,特别是在金宝乡,到了夏天有一条街都是卖仙人豆腐的。”吕初弟也是白沙镇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做生意的她常到隔壁的金宝乡拉米糠。到了夏天,酷暑难耐,休息的时候她都会在金宝乡的街上买一碗仙人豆腐。吕初弟说,当时卖的仙人豆腐是没有冰镇的,一般商贩会挑着两个大桶,一桶是做好的凉粉,一桶是做好的仙人豆腐。桶的上方架着一块小木板,相当于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着小碗,有人来买时就打开桶,用勺子舀上一碗。那时,一碗只要两毛钱。
  因为白沙镇紧邻金宝乡,且吕初弟常常往返两地,所以她也了解一些仙人豆腐的制作方式等。吕初弟说,仙人草耐阴,最好在太阳只晒半天的土地上种植。而金宝乡内有很多山区,特别适合种仙人草,所以,金宝乡的仙人豆腐特别出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