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赛龙舟
端午假期期间,2023广西·桂林(临桂)东盟城市龙舟邀请赛在临桂区环城水系月光岛水域进行。来自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3个东盟国家、全国各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市及桂林本地的24支龙舟队近400名参赛运动员在甲天下的山水间奋楫争先,逐浪竞渡,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龙舟文化盛宴。●详见 4-6 版
高考成绩昨日公布 即日起考生可开始填报志愿
这6个志愿填报“锦囊”请收好
6月24日,广西高考成绩公布,从当天起至7月2日,考生可陆续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有哪些注意事项、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从哪些方面考虑……对此,记者咨询了《广西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组长、高考志愿规划师、桂林市第十七中学校长李山涛,请他给考生和家长们分享一些填报志愿的经验。
及时关注招生考试院网站信息
6月24日至7月2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开放志愿填报系统,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将分2个时段进行。据了解,广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10个批次,其中,本科层次设置8个批次,分别为本科提前批、专项计划批、特殊类型招生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一批预科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二批预科A类、本科第二批预科B类;高职高专层次设置2个批次,为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普通批。
6月24日10时至28日10时,考生可填报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本科提前批安排空军招飞、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类的本科专业。高职高专提前批安排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类的高职高专专业。
6月28日15时至7月2日10时,考生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包括专项计划批、特殊类型招生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一批预科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二批预科A类、本科第二批预科B类、高职高专普通批。
需要提醒的是,志愿填报系统仅限在电脑上进行网上填报,暂不支持手机端填报。“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为填报志愿的唯一网站,考生须在志愿填报规定时间内登录该网站,点击“志愿填报”栏目,在“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中进行填报。
李山涛表示,在志愿填报期间,考生一定要随时关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网站会第一时间公布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相关规定、志愿填报、投档录取相关规则、流程以及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等,考生应及时了解。
他还提醒,填报志愿后一定要关注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日程表,了解每个批次的录取时间,及时关注自己的志愿被投到哪了,如果出现被退档的情况,应马上查看征集的时间,及时填报征集志愿。
参照一分一档表 根据排位填报志愿
高考成绩公布后,不少考生查成绩时只关注自己考了多少分。李山涛表示,除了分数之外,考生更要关注一分一档表,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区的排位。
他介绍,一分一档表对填报志愿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区招生考试院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2023年普通高考一分一档表,并按不同科类、高考加分等进行分类细化,其中包含理工类、文史类、国家专项计划、体育类、美术类等多种科类的一分一档表,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查看相应表格,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
以“理工类”为例,共有“理工类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以及“理工类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最高分)”两种表格。他提醒,由于加分项不同,部分加分项仅在区内承认,因此如果考生填报区外高校,可参考相应科类的“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如果填报区内高校,则可同时参考相应科类的两种“一分一档表”。
“一分一档表”应该如何参考?举个例子,理科考生小明2022年高考成绩为600分,全区排位第4064名。查询2021年的“一分一档表”,得知4064名相应分数为602分,也就是说,2022年的600分相当于2021年的602分。因此,可查询2021年理科602分左右的成绩能录取到哪些院校,再查询同样的排位在前几年分别对应多少分、能录取到哪些学校,以此作为参考。
用好高考招生相关书籍
除了“一分一档表”,考生还应当用好区招生考试院编制的《2023年高考指南》和《2023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这两本书。
李山涛说,《2023年高考指南》会列出上一年全国各院校在广西招生的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2023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则列举了今年在广西招生的各批次院校和专业的计划数,这两本书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工具。“有些高校每年招生的专业可能都不同,也许会有删减或增加,因此可能出现招生计划数的变化,考生应留意今年的信息。”
他建议,考生在参照往年的录取分数时,不要单看某一年,最好能根据近三年的分数来填报志愿。此外,如果要报考独立院校,还要留意其是否转变了办学性质,若是转成公办,或许录取分数也会有所提高。
他提醒,凡是在《2023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中出现的院校和专业都是国家承认的,均为正规院校。若是没有在计划书和志愿填报系统中出现的学校,考生又收到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则需要警惕这些学校可能不是高考统考的全日制学校。
下转03版
高考成绩昨日公布 即日起考生可开始填报志愿
这6个志愿填报“锦囊”请收好
上接02版
按照“冲、稳、保、垫”的原则填报志愿
李山涛建议,考生可按照“冲、稳、保、垫”的原则来填报志愿,在院校与院校之间适当拉开梯度。
“冲”是指填报自己最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往年录取平均分数略高于自己的分数;“稳”是填报自己比较满意的学校和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往年录取平均分数与自己的分数持平或略高;“保”则是将往年录取的平均分数比自己的成绩低一二十分的学校作为保底学校,可以选择地域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填报;“垫”则是选择往年录取的平均分数比自己成绩低三四十分的学校,作为垫底学校。他建议,由于广西院校在区内招生计划数相对较多,因此为了更加稳妥,垫底学校可填区内院校。
李山涛说,今年平行志愿设置10个院校志愿,学生可按照“三冲、三稳、三保、一垫”的方法来填报志愿。他表示,今年是广西“老高考”的最后一年,部分考生即使没有取得理想成绩,可能也会放弃复读的想法,因此今年填报志愿的态势或许相对紧张,建议考生填报要更加谨慎、求稳。“‘冲’的院校可以不选分数太高的,‘保’的话可以选择分更低一些的,尽量能录得上。”
他特别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锁定院校和专业目标后,一定要了解该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当年计划数与头几年计划数的变化、专业设置的变化,以及该校专业录取的规则和部分专业录取的限制性条件。
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地域、院校、专业优先级
在填报志愿时,一些考生会感到迷茫,地域、院校、专业究竟该优先考虑哪一样?
对此,李山涛建议,对于未来职业定向很明确的考生,那么专业考量应该排首位。当专业确定以后,再根据学校的级别和优势专业选择院校,在学校级别一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发达地区。
对未来职业定向不明确的考生,在专业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从院校与地域上进行选择,建议可优先考虑院校层次。“因为学生在校时间比接触城市的时间更多,因此相比起地域,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影响会更大。”李山涛表示,在专业的选择上,因为不明确职业方向,所以不建议选医学类等“一对一”的专业,最好选择“一对多”的专业,比如数学、物理、汉语言文学、英语等基础上游专业,这样今后考研时可选择的专业相对比较多。
对未来的职业定向不明确,且分数不是很高或大学毕业就打算就业的考生来说,可优先选择专业和地域。“有些专业社会需求高,相对好就业,有些城市大,相应的就业需求也大,同时也要了解地域的优势行业,为未来就业做准备。”他提醒,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应当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例如自己的学科优势、性格特点、家庭助力、国家政策等。
李山涛总结,学生填报志愿时应当遵循“一个中心、两个目标、三个方针、四个原则”。
“一个中心”是指建议绝大多数考生以选择专业为中心。
“两个目标”是“录得了、录得好”,从结果上来,能够被志愿学校录取,不滑档,不掉档,是基本要求。这就需要考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切忌盲目高攀;平行志愿方案形成阶梯,选好保底院校;专业要冷热搭配,要有保底专业。若是能够将考分价值最大化,录取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被专业调剂,那么就实现了“录得好”。
“三个方针”则是高分学生坚持院校和专业兼顾的方针,中等偏上的考生坚持院校为重的方针,中等及偏下的考生坚持以专业为重的方针。
“四个原则”为录取投档明规则、专业录取无级差;城市就大不就小、距离就近不就远;层次就高不就低、专业就特不就冷;校风学风优良、人文环境优良。
建议服从专业调剂
据了解,平行志愿批次会让考生选择“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如果填报的是区外院校,选择“服从调剂”则表示考生愿意被调剂录取到该院校公布在我区的招生计划所列同科类同批次任一专业;选择“不服从调剂”,则表示除所填报的专业外,不服从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
如果填报的是区内院校,“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分为三种选项,一是“不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即除所填报的专业外,不同意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二是“服从院校内所有专业调剂”,即在所填专业无法满足时,同意被调剂到该院校公布在我区的招生计划中同批次同科类所有其他专业;三是“服从以下专业调剂”,考生最多可填报10个服从调剂专业,即同意被调剂到所选择的该院校的其他专业。
李山涛建议,考生可服从调剂为自己争取更多录取的机会。“如果选择不服从调剂,一旦被退档,就面临着要填报征集志愿的情况,但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征集时录取的分数可能会比第一次正投时要高出不少,征集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记者唐霁云
端午赛龙舟
6月22日至23日,2023广西·桂林(临桂)东盟城市龙舟邀请赛在临桂区环城水系的月光岛水域擂鼓开赛,来自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三个东盟国家、全国各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市及桂林本地24支龙舟队伍近400名参赛运动员在甲天下的山水间奋楫争先,逐浪竞渡,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龙舟文化盛宴。
“一条龙船承载着历史与文化,龙舟赛的意义不仅在于运动的本身,还在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倡导全民健身理念。”临桂区文广体旅局局长黄开胜说,“临桂区将以此次龙舟邀请赛的举办为契机和起点,通过体育赛事搭台,文化旅游唱戏,不断拓展体育文化发展空间,深挖体育文化内涵,将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打造及特色资源推介相结合,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催生出实实在在的体育旅游消费,助推临桂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记者滕嘉 通讯员张熙/文 记者滕嘉/摄
看龙舟赛 体验传统文化
打卡草莓音乐节……
今年端午假期
桂林很热闹
今年端午假期,桂林迎来“龙舟水”天气,但大雨阻挡不了市民们出游的热情。假期里,我市各种活动精彩纷呈,文旅部门精心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大餐”,为游客市民送上精彩纷呈的“端午盛宴”。
●看龙舟赛把端午气氛拉满
6月22日-23日,2023广西·桂林(临桂)东盟城市龙舟邀请赛在临桂区环城水系月光岛水域进行。
此次比赛,一共有来自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三个东盟国家、全国各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市及桂林本地24支龙舟队伍,近400名选手参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龙舟文化盛宴。
随着鼓手双槌齐下,一条条龙船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声,选手们全力以赴、奋力挥桨,上演着一场你追我赶的水中竞逐,充分彰显了团结拼搏、包容并进的龙舟文化。
赛事期间,尽管遇到大雨,但众多市民和游客仍齐聚江畔,一睹龙舟竞渡盛况。市民唐女士表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真是太棒了。“从比赛中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也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希望以后能组织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不少前来围观的市民游客发出赞叹。
假期里,我市各地也开展了民间龙舟巡游活动。在解放桥、虞山桥、南洲大桥附近的漓江江面,不少市民冒雨前去围观。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各龙舟队在江面上巡游,好不热闹。市民们认为,与国内其他地方举行的民间龙舟竞技比赛不同,桂林是以尊崇礼制、注重仪式、竞技相辅为特点的地方民俗,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寄托了桂林人民祈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市民
端午假期里,我市各文旅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备受市民游客的青睐。
6月22日,桂林博物馆组织开展了“端午节的那些事”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近百位孩子和家长参与此次活动。在小课堂上,桂林博物馆的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民俗文化,普及端午知识,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民俗和美食,知道了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驱五毒等习俗。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香囊,将传统文化体验融入到手工工艺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这种富于趣味又有内涵的节日活动,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桂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传统节日,经过精心策划,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亲近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
6月22日至24日,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园两周年,正逢传统端午佳节假期,浓厚的节日氛围点燃了市民出游热情。周年庆典之际,海世界、水世界、欢乐部落三园夜场开放,现场还有空中飞人秀、NPC部落狂欢大巡游、原始部落杂技团、无人机表演秀、千万级夜游灯光秀等精彩活动,为游客营造欢乐的沉浸式出游体验。
端午节期间,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邀请孩子一起参加“端午妙趣游园会”活动,与孩子共同感受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桂海碑林博物馆举办“粽叶飘香庆端午”活动,通过彩绘端午元素团扇、制作糯米香粽、品尝端午传统五子等活动,在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园区内,感受到了浓厚的端午节日气氛;在东漓古村,大人和孩子们回到重视时节律令、民俗仪式的旧时光,走进世外桃源,进行了包粽子、制作辟邪香囊、龙舟手工DIY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感受浓厚的文化魅力。
此外,漓江大瀑布饭店、两江四湖景区、资江·天门山景区、丹霞景区、恭城三庙两馆景区、灵渠景区、平乐佳瑶生态旅游、世外桃源景区等我市各大景区景点,均借端午节之际,推出了一大波福利,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去打卡。
●上万人打卡草莓音乐节
6月23日-24日,桂海晴岚·2023桂林草莓音乐节如约而至,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乐迷在秀甲天下的山水间享受极致的视听盛宴。
本届音乐节既有本土乐队黑白电肆火热开场,还有APEX、李佳隆JelloRio、艾福杰尼&AThree、旅行团等诸多优秀音乐人及音乐团体轮番登场。舞台上,灯光与音乐交相辉映,歌手与乐手各显其能,火力全开;舞台下,人潮沸腾,兴奋的乐迷高举双手,随音乐律动欢呼,激情澎湃。夜晚,随着知名音乐人陈绮贞的登场,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24日,陈粒、万能青年旅店、达闻西等音乐人和团队悉数登台,精彩继续上演。
桂林草莓音乐节是打造桂林年轻、时尚的新形象,吸引更多年轻客群到桂林旅游的系列特色活动之一。今年,有不少外地乐迷专程来到桂林参加草莓音乐节。“氛围太棒了!”年轻乐迷们在草坪上席地而坐,享受着愉悦氛围。大家都夸赞,在山水之间赴一场音乐盛会,感受流行、民谣、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的碰撞,绝对是一次全新的音乐体验。
桂林草莓音乐节项目经理杜超表示:“我们希望来到桂林以后,跟这个城市发生联系、发生连接,希望跟本地一直在努力的音乐人发生共振,为当地音乐人提供舞台,并把当地音乐通过我们的舞台带给全国观众。”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草莓音乐节与山水名城桂林的“联名”,在赋予城市全新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带动了城市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成功打造了桂林年轻、时尚的新形象,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马翔 文/摄
用上“复活”的开化纸 送上火星同款“超级涂层”
多所高校录取通知书“上新”
6月23日,多地陆续公布了2023高考分数线,记者注意到,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2023本科录取通知书也已亮相。一些高校最新版的录取通知书样式更是再次“翻新”。
复旦大学:
以“复活”的开化纸为载体
据复旦大学6月23日消息,复旦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全新亮相。录取通知书首次以复旦科技成果“复活”的开化纸为载体,邀请名师大家和师生共同书写通知书正文内容。
通知书封面整体色调为复旦蓝,象征着新生的希望与朝气,封底为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代表着对新生的期冀与寄寓。
新版通知书整体设计采取古典风格,通知书正文雅致小楷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通识核心课程“中国书法艺术”主讲老师高翔手书,正文落款印章“金力”二字由复旦大学特聘专家、著名鸟虫篆刻家徐谷甫刻,通知书内页上印制的复旦实景版画系复旦大学特聘专家、著名版画家倪建明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录取通知书正文以新开化纸为书写载体。开化纸诞生于浙江省开化县,细腻洁白、薄中见韧,被誉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皇冠上的明珠。开化纸造纸工艺始于明,盛于清,许多清初名贵典籍均为开化纸写印。清中叶以后,由于战乱频仍,“纸槽荒圮,工匠流亡”,加上核心原料荛花逐渐枯竭,工艺随之失传。
目前3000余份通知书已全部印制完毕,待录取结果出炉后,正文中新生姓名及专业信息将由复旦大学书画协会的学生亲笔书写。
中国人民大学:
采用立体函匣式设计
6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发布。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采用立体函匣式设计,由外侧封套、主体盒身与内里物料三部分组成。
封套上“独树一帜”标识居中,镂空设计;盒身内外一幅校史画卷环绕式铺展;函匣之中包括浮雕烫金录取通知书、一份寄予新生的入学礼以及一组立德树人·先锋IP形象。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今年的新版本科录取通知书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述校史故事,讲述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进一步增强录取通知书本身的仪式感,目的是让成为人大人的这一刻变成信念熔炉,让录取通知书由平面变立体、由接收变传承,做成真正意义上的育人第一课。
中山大学:
内有普洱茶小砖块
日前,中山大学2023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亮相,通知书套装以金榜题名状元红为整体色调,长方形礼盒为红砖样式。
通知书封面上“录取通知书”五个篆体字由中山大学古文字学教授陈炜湛先生亲笔所书,自2011年沿用至今。
近年来,中山大学对云南凤庆实施定点帮扶。随通知书一起的还有中山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的普洱茶饼,今年茶饼形状从去年的圆形改为长方形砖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送出上火星的同款涂层
近日,哈工大录取通知书亮相。录取通知书以“传承”为主题,每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学子都将得到一份可以登上火星的“超级涂层”。这是由哈工大空间表面化学工程与防护技术研究中心制作的“HIT”书签。这一技术被成功应用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展示的五星红旗和着陆平台搭载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图案上。
南开大学:
内含周总理故乡的莲花种子
据南开大学官方微信,6月22日,南开大学“剧透”了2023年录取通知书样式。
录取通知书的底色为青莲紫,以“日”“月”“山”“海”为主题的心形徽章盲盒4枚随机寄出其一,通知书中有一枚小小的荷包,里面有两枚莲花种子,来自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
据《北京青年报》 (图片源自各高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
专项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结束
多部门开启暑期防溺水巡逻驻守
本报讯(记者林扬 通讯员罗宇翔 聂小丽)随着高考结束、暑假临近,到漓江游泳的人也开始增多。近日,一群与水打交道的“守望者”齐聚漓江,正式掀开2023年暑期漓江防溺水巡逻驻守活动序幕。
自2021年以来,桂林水上搜救中心开始组织县级水上搜救分中心、相关搜救成员单位、志愿者队伍,创新性地开展暑期漓江防溺水巡逻、驻守活动,漓江防溺水工作由单纯的事后救助改为事前预防、及时救助,进一步提高溺水后救助的成功率。2021年、2022年漓江市区段发生意外溺水事件及溺亡人数与往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其中,2022年暑期防溺水巡逻驻守活动期间,累计劝离游泳群众3600人次,排查、消除安全隐患38个,成功救助溺水人员32人。
今年,桂林水上搜救中心在总结过去两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协调会上各有关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2023年暑期漓江市区段防溺水巡逻、驻守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相比去年,今年的活动时间更加前移,从6月19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
《方案》今年的亮点在于:力量持续壮大,在公安、农业农村、漓管委等部门基础上,增加象山区、叠彩区、七星区人民政府和市水利局、市应急局为巡逻驻守责任单位;将水上巡逻驻守模式扩展为水、岸联防的模式,将水域、岸线分别划分责任区,提前制定人员值班表,明确每日水域、岸线巡逻驻守联系人,以便溺水险情出现时,能最快速有效地处置;强化协同合作。同一水域,安排各责任单位与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单位、各搜救志愿者队伍的特长,提高溺水救助成功率。
近日,在漓江六匹马码头,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开展防溺水驻守,“漓江守望者”从下午4点驻守到晚上8点,这也是漓江游泳人数最多的时候。游泳的孩子是重点关注对象,看到孩子独自游泳,他们都会上前询问是否有家长陪同,如果没有家长陪同,孩子们都会被劝上岸。
在斗鸡山、漓江桥等水域,多个单位的巡逻艇同样在开展巡逻,利用大喇叭广播警示,进行现场宣传教育,他们绷紧安全弦,随时做好搜救救援准备。此外,桂林海事局有一套“漓江船舶综合监管系统”,可以从陆上对漓江解放桥、漓江桥、净瓶山大桥等游泳溺水多发水域进行监控。目前,海事部门已安排专人进行重点“盯屏”,将电子巡查和现场巡逻、驻守有效联动,及时发现溺水突发事件,并多部门协调最快施救。
端午乐
近日,榕湖小学桃江校区在校园里举行“旱地龙舟”民俗趣味运动会,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记者李凯 摄
雁山区举行
首届酒店行业技能大赛
本报讯(记者韦彦青 通讯员唐佳旭)近日,雁山区首届酒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在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会议中心举行。
在比赛现场,重点围绕中式客房服务员和餐厅服务员两个赛项,大赛以现场操作的方式进行,共包含客房中式铺床与开夜床服务、中餐宴会摆台与斟酒服务两个现场操作项目,以及仪容仪表、总体印象等综合评分项目,各参赛选手根据抽签顺序依次比拼,裁判员们按照要求进行现场评判和打分。
据悉,本次大赛共有5家企业(部门)报名参与,参赛总人数达到49人。经过一上午的激烈比拼,最终角逐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每个项目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可晋升高级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其余成绩合格的选手均可获得中级工(四级)职业技能等级。
专家提示:荔枝虽美味 过量食用易患“荔枝病”
正值荔枝季,这种清香甜美的水果广受人们喜爱。宋代苏轼曾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专家提示,荔枝虽美味,却不宜贪多,过量食用易患“荔枝病”。
家住沈阳市的赵毅一次性吃了一大包荔枝后,突然头晕目眩,去医院就诊后被医生告知,这是“荔枝病”的表现。“‘荔枝病’指一些人进食大量鲜荔枝后,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等症状,一些重者还可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抽搐和突然昏迷。因为是过量食用荔枝导致的,因此俗称‘荔枝病’。”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部主任中医师李涵说。
专家介绍,“荔枝病”患者的症状与低血糖有关。荔枝虽含有大量糖分,但以果糖为主,果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当人一次性食用过量荔枝时,大量胰岛素被刺激分泌出来,果糖转变成葡萄糖的速度跟不上,就会导致血糖明显降低,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空腹或饥饿时大量吃荔枝,更容易出现‘荔枝病’。”李涵说。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吃荔枝都会“发病”。专家分析,血糖调节功能差的人,果糖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更弱,大量摄入果糖时,会更容易引发低血糖。因此,儿童、低血糖患者、糖尿病患者、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食用荔枝。
李涵提示,出现“荔枝病”的症状也无需恐慌,病情较轻的人,可通过喝一点糖水或吃几块糖来缓解;如果病情较重,则需要及时到医院,通过静脉输液、口服葡萄糖等方式治疗。据新华社
广西体操后备人才小高地
幼儿基本体操比赛
市机关幼教集团代表队
包揽前三名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 通讯员阳柳燕 王晓玲)在6月24日结束的2023年广西体操后备人才小高地幼儿基本体操比赛中,桂林市机关幼教集团三支队伍包揽赛事得分前三名。
据了解,本次赛事共有全区15支队伍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桂林市机关幼教集团机关第二幼儿园队脱颖而出,得分名列第一,机关幼儿园1队和2队得分排名第二和第三。最终,三队同获本次赛事一等奖。据介绍,近年来机关幼教集团一直致力于孩子健康运动、快乐成长,各幼儿园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