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热点

03版:读桂·关注

04版:新年新观察

05版:新年新观察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八桂热点

08版:八桂热点

09版:国内关注

10版:聚焦中国

11版:聚焦中国

12版:深度国际

13版:燃情体育

14版:文娱关注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1月31日

英语六级才能入职的岗位 竟被AI取代了

生成式AI会抢了哪些人的工作?

桂林晚报      2023年01月31日     

  去年8月,这副由AI绘制的作品《太空歌剧院》参加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竞赛,还拿到了一等奖,备受争议。(资料图片)
  在跨境电商公司做了两年外贸的小胡失业了,回到福建晋江过年的他没有把这消息告诉父母,让他开不了口的是,取代他工作的是诞生不过两个月的ChatGPT——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
  半个月前,达摩院发布2023全球科技趋势,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位列十大趋势之中。生成式AI技术的进步与运用让全球科技界欣喜,而由此产生的涟漪影响到了小胡所在的跨境电商甚至绘画界——去年8月,一幅由AI绘制的作品参加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竞赛,还拿到了一等奖,备受争议。
  生成式AI会取代人类吗?或者更现实一点,它会抢了哪些人的工作?

一个聊天机器人
是怎么取代外贸业务员的

  两年前大学毕业后,小胡在泉州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做外贸业务员,门槛不低,英语六级是硬杠杠。小胡的工作是用英语给客户写信,为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写商品详情,为国外网红编写在instagram等展示自家商品的文案。
  而ChatGPT完成这些工作甚至花不了1秒钟。从外观上看,ChatGPT是一个聊天页面,输入相关内容,ChatGPT会给出回答。但和之前的对话机器人相比,ChatGPT的能力显然强大太多。它对用户的一些简单问题对答如流,还可以按照用户指示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
  在南京和丈夫开跨境电商夫妻店的酱妈给记者举例:“比如在亚马逊,怎么让商品容易让别人看到,产品标题、详情页按照国外人的阅读习惯、喜好设计很重要,我就可以让ChatGPT按照美国人的表达习惯来优化标题和内容。”
  “原本我写一个产品的标题和详情页,需要两天时间,要参考大量同类产品的写法,现在有了ChatGPT,就不用我琢磨了。”酱妈说,她只需将生成的内容根据亚马逊的商品呈现算法规则再做微调就可。
  这家夫妻店因此省下了至少一半的文案时间。
  AI在影像表现上更让人吃惊。
  “生成式AI让我们省了不少成本。”深圳市金卡芸商务有限公司张力健说,“过去给商品图片做精修,需要花2000元找人,一周左右出片,现在AI很快就能完成。”
  因为生成式AI低门槛工具的发展,他的公司结构也发生了变化,5人核心团队能做的事超过过去4倍多的人力,张力健因此把公司定位为文化技术公司,生成式AI让他把业务拓展到了数字藏品,以及基于AI应用的培训行业。

人人都能用AI
但不是人人都能用好AI

  AI真的能取代画家的工作吗?每隔一段时间,沈华清的微信里就会收到一条类似的提问,去年下半年开始,提问的频率明显增加了。
  对此,这位在两年前就将生成式AI带到研究生课堂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比同行们更有发言权。“别担心,画家只会更重要,但未来的画家更应该学习AI,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在沈华清看来,AI一定会改变一些现有的艺术风格。而在“输入关键词-输出绘画作品”这样易于上手的交互背后,需要的是高审美水平。
  “我布置给学生的绘画作业,很希望他们拿AI作品‘蒙混过关’,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看到让我满意的。”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办公室里,沈华清打开了光显卡就价值2万元的电脑——好的显卡能更快运行AI绘图程序Stable Diffusion,硬盘里塞满了AI绘画作品。
  沈华清点开其中一幅:“我的学生输入‘水墨风格’‘中式园林’这些关键词,AI给出这个作品,但里面缺乏细节,完全没有水墨的神。”
  接着,沈华清点开了自己创作的作品。“这张图的关键词有‘婺源风格’‘透视效果’,还有其他10多个词条,作品就有国画和油画结合的特点了,这是AI给绘画带来的风格迁徙。”沈华清的一大乐趣,就是不断用关键词的组合调教AI,而AI用产出的作品丰富了他的想象空间。
  “审美、分析、判断,以及对广义艺术的理解,是生成式AI的时代里对画家的要求。”在沈华清看来,跨领域、跨学科的培养,才能诞生出未来能更好利用生成式AI的画家。

有的工作会被AI抢走
但也会由此诞生新的职业

  生成式AI降低了日常性文案、绘画的创作门槛。以此为业的那群人,该怎么办?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战略顾问沈阳说,他的团队也搭建了一个文本AI,在国内外拿了不少奖。在运用层面,AI让团队工作流程缩短了10%到20%。“今年3月,ChatGPT将和搜索引擎绑定,普通人使用将更频繁。我判断,它的水准达到了某些本科生的程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留给普通写手、艺术工作者的生存空间确实越来越少了。“有些人需要转变角色。”沈阳说,内容创作者需要转变为内容鉴赏者,从AI创作的海量生成作品中,“选择”出最合适的。
  “人工智能科技在改变人类的许多形态,‘抢工作’是必然的。”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中国市民卡工程之父张旭光说,生成式AI的运用是人工智能层面的“机器换人”,“当然,新的业态也会由此生成,会诞生成千上万级的新职业岗位。”
  对于普通人,如何适应未来生成式AI带来的新业态成了新命题。“新出现的‘数字游民’不再需要在格子间里工作,一两个人加上网络,可以在任何地方靠生成式AI实现游走式就业或创业。”如果将需要付出99%汗水的重复性工作交给AI,主创设计人员专注于1%的创意性部分,成本将大为降低。
  在张旭光看来,“有些变化今年就会看到,这是生成式AI和各行业结合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