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社会生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地学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创新尝试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9月11日    来源:桂林日报

  在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学生们正在观察珊瑚化石。(象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这个产自桂林的磷氯铅矿展品颜色十分美丽。(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供图)
  迷人的紫水晶。(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供图)
  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展出的螺化石标本。 (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供图)
  专家们在象山区开展地质古生物野外考察。 (象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四亿八千年前的奥陶纪早期,在幽深的海底,一朵朵海百合随波浪翩翩起舞。它们时而“盛开”,时而收拢低垂。在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后,它们有的生存了下来,有的死后尘封在了海底沉积岩中,成为珍贵的化石。
  在我市象山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一个53米长、4米高的海百合化石群静静地向参观者展示着那个我们知之甚少的海底世界。“让生命了解生命,希望大家都能来看看,真的很震撼!”市民“知南”说。
  落户在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的桂林,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吸引着天南地北的人前来探寻桂林山水的“前世今生”。到目前,象山区已经推出了5条地学旅游路线,并承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地学旅游分展、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等等,打响了地学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经过两年的培育,“地学旅游”逐渐成了象山区文旅融合的新名片。

  “换一种方式看山水”受热捧
  蓝色文石散发着温柔的光芒,一抹夺目的孔雀蓝来自蓝铜矿,各色水晶闪耀美到令人失语……在相人山路一号的象山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内,观众们无不被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所折服。
  “我们脚下不为人知的黑暗深处,时刻孕育着这样千变万化又绚丽蓬勃的力量。我感知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也感恩自己是这个宇宙的一分子。”在参观结束后,市民“小灰”感慨地留言。
  曹宇是天目地学博物空间的总经理。他介绍说,博物空间的总占地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分为宇宙、生命演化、矿物典藏等七个厅;藏品有3万余件,从2017年建成以来一直是公益开放。
  曹宇说,之所以选择落户桂林,是因为桂林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矿物晶体集散地。“我们想从地学这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给桂林的文旅增添一个新板块。”
  2021年,天目地学博物空间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研学基地。目前已有8万名中小学生来此开展研学活动。
  天目地学博物空间的引进,是象山区近年来探索文旅融合、积极融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大局的一次尝试。在天目地学博物空间的基础上,象山区陆续推出了“上月山谷地溯源之旅”“南溪水事拓展运动之旅”等5条地学旅游路线,通过研学旅游推动地学科学知识科普,用科学理论诠释桂林山水环境的成因和变迁。地学旅游也成为越来越多人“换种方式看山水”的新选择。

  擦亮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在象山区红光村,浓密的山林中,岩石如刀劈斧凿,层层分明。村民们每天走过,也没觉得这片山岩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内行看门道”,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刚看来,这些岩石恰恰反映了3.72亿年前全球第二次生命大灭绝事件。
  “在此次大灭绝事件后,全球海平面剧烈下降,桂林地区露出海面。之后桂林地区再一次淹没于水下,分界面之上约43米厚度的沉积除隐藻类外,未见其他化石。之后才零星出现腕足类化石,显示生命的复苏。”陆刚说,象山区红光村泥盆纪F/F界线剖面见证了历史上的生物学大事件,是地质科普和教学的绝佳场所。“地学科普与桂林风光结合打造‘深度游’‘研学游’,在我看来是一种趋势。”陆刚表示。
  何为地学旅游?顾名思义,是以地质、地理、海洋、气象等方面内容作为吸引点,包装经营发展旅游业,以观光游览、科考研学、探险求奇、康乐养生、休闲度假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有人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概括地学旅游,因为它融合了观赏自然、科学探索、文化体验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别看地学旅游近两年才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事实上,这种文旅融合的模式在300多年前已有雏形。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堪称地学旅游鼻祖。1637年5月9日,徐霞客由象鼻山水月洞乘舟过漓江游穿山,他欣然称漓江为“此行之最胜者”,并形容象鼻山是“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
  能被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点名并写进著作里,足见象山区地学旅游资源的丰富与独特。象鼻山不仅是桂林市的城徽,更是世界上著名的喀斯特地质遗迹之一。此外象山区还有南溪山、雉山、净瓶山、相人山、红光—塘家湾峰丛、上月山峰丛、下月山谷地、甑皮岩及平山岩古人类遗址、上月山古道、国家森林公园、园林植物园等自然人文资源。
  手握一手好牌,培育扶持地学旅游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2022年9月,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首次推出地学旅游分展区,活动现场就放在了象山区。
  2023年5月,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在象山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舒德干出席会议并为象山地学旅游站台发声。同年象山地学旅游参加了广西旅游大集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桂林旅游展、桂林市特色文旅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不断擦亮这张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地学旅游大有可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美丽的桂林山水,也赋予了这里世界级的地学旅游资源。以象鼻山为代表的“三山两洞一条江”“漓江双月”,是全球最著名的喀斯特地质遗迹之一。泥盆纪和石炭纪化石分布在桂林的各个角落。
  “可以说,在桂林,映入眼中的每一处景色都是地球科学的活教材。”在一份象山区人大调研地学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代表们感性地写道。
  但我市地学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新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如何利用好丰富的地学资源,象山区又迈出了探索的步伐。未来,象山区将充分利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规划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政策优势,优化和完善投资环境,建立多元化融资与投资的机制,为地学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资金保障。依托目前象山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产业发展的基础,在符合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条件下,在相人山、甑皮岩和万福路一线地质带选址新建或立足桂林市储运公司园区升级改造地块租建集地学博物展示、研学旅游、生态保护、标本交易拍卖等为一体的桂林市象山区地学旅游公园。深入挖掘人文旅游资源蕴含的地学旅游潜力与价值,整合象山现有地学、旅游、环保等部门人才资源,加大专业培训,尽快形成一支具有地质学、旅游学等专业背景,满足地学旅游开发运营的队伍。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的多媒体宣传营销矩阵。瞄准高校在校生为主要地学旅游消费市场,将地学旅游信息在年轻人群体中进行扩散传播,吸引关注度。线下依托“象山水月”文化品牌和根雕奇石等地学标本产业在象山区的深厚积淀,努力打造区域根雕奇石节、“象山有礼”旅游文创展销等特色节庆活动,不断营造辖区地学旅游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地学旅游不仅仅是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渺小的人类对宇宙长河和绚丽自然的致敬。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慕名来到象山区这方神奇的城南热土,寻找时间与自然埋下的“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