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水苗族乡:
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治理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21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龙艳梅)“婚事新办树新风,丧事简办在其中;红白喜事不摆阔,简洁庄重人轻松……”这是资源县两水苗族乡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山歌)传承人康奇龙在与村民们围坐一起喝油茶,传唱“治风歌”。近年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平安建设、融入日常生活,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治理,通过资源整合建强阵地、非遗传承文明乡风、文化植入激活动力等方式,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治理“硬支撑”。
资源整合建强阵地。坚持党建引领。该乡烟竹村紧紧围绕村民需求,自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民族文化广场、文化宣传栏和健身广场,提质升级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成了烟竹院子中心路提升改造。同时,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公共资源,以“多室合一”为依托,优化村综治、法治工作室、警务室、调解室、驻村法官(法律顾问)工作室设置,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非遗传承文明乡风。充分发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山歌)传承基地优势,成立山歌编写队2支,围绕廉洁勤政、乡村振兴、反电诈宣传、乡风文明、普法学法等内容编写山歌20余首,并整理成册在田间地头传唱。另外,以党小组为单位统筹组建了4支“山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用山歌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移风易俗等宣讲12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文化植入激活动力。该乡深入挖掘乡域内红色资源,对凤水红军标语墙、北门坳古战壕、社水红军桥、塘洞清水江烈士墓等红色纪念设施加大保护修缮力度,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场所,结合宣讲团宣讲、文化活动进乡村等多种形式,讲好本地军民鱼水情故事,引领苗乡各族人民在红色文化滋养下传承红色基因,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