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加快“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西专场问答摘要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14日    来源:桂林日报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董文锋 龚文颖/整理
  6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西专场。
  在1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上,中外媒体记者踊跃提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许永锞,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白松涛,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永超就记者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

  “便利地”将“便利”在哪里
  中国日报记者:刚才蓝主席提到,当前广西正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便利地”将“便利”在哪里,有什么具体推进举措?
  蓝天立:国家赋予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重大使命任务,就是希望广西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便利地”建设就是要大力提升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运输等方面的便利化水平。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我们要构建立体高效联通体系。我们已建成36条出省出海出边高速公路通道,动车与20个省份直通“当日达”,北部湾港通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航空网络通达东盟各国。当前,我们正加快建设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建成后,货物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南宁至越南河内货物24小时内运抵,至越南北部边境4省12小时内运抵。
  我们要打造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好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比如,钦州已形成以中石油、华谊等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并与多个东盟国家在化工等领域初步建立了跨境产业链合作。
  我们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我们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建立了覆盖交通、贸易等40多个领域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广西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169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复制推广。我们将全面对接RCEP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吸引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集聚。
  我们要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广西已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开办企业只需要2个环节,1天内就可完成。我们将深化“营商广西·桂在便利”行动,进一步降低要素、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河贯通 八桂向海
  封面新闻记者:平陆运河正在建设,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请问当前运河建设工程进展如何,广西将如何把这条大运河建设好?
  许永锞:平陆运河总投资约727亿元,将于2026年底主体建成,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目前,土石方已开挖过半,投资额接近一半,各项建设进展顺利。对于这条运河,我想用三句话来介绍:一是“一江春水向‘南’流”。平陆运河劈山开河,未来将向南入海,将从根本上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直接通航入海的现状。二是“轻舟‘易’过万重山”。据测算,我国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比现行水运通道出海里程缩短约560公里,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有望降低。三是“直挂云帆‘向’沧海”。我们同步规划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促进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运河建成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内河港口直通我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
  我们将继续按照“通江达海、整体规划、一次建成、系统运行”的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我们加快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输水效率最高的内河省水船闸,节水率超过60%;打造建设、管理、养护一体化的智慧运河;加强长寿命关键材料研发和应用,创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我们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努力建设“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的绿色生态运河。我们着力加强廉洁工程监督指导,聚焦项目招投标、资金支持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监督检查。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动很多,上个月还专门到港澳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签署了全方位合作意向书,请问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交流交融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白松涛:广西与大湾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通。广西有近一半人口讲粤语,常年在粤务工人员600多万。近年来,我们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
  我们着力当好交通物流衔接地。广西与大湾区已形成3小时高铁交通圈,早上可以从南宁出发到广州喝早茶谈生意,下午到香港、澳门购物,晚上再回到南宁吃“老友粉”。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进入全国港口十强。西江黄金水道运输繁忙,2023年梧州长洲船闸累计过货量突破1.8亿吨。我们将加快构建两广互通、通达港澳、连接东盟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
  我们着力当好产业发展辐射地。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为重要载体,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2023年,广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三成来自大湾区。
  我们着力当好科技创新接续地。依托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和产教集聚示范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我们着力当好资源要素响应地。广西已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建材、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电力等保供基地。珠三角70%的家电用钢产自广西。港澳同胞的餐桌上约有40%的新鲜蔬菜来自广西。
  我们着力当好生态环境涵养地。持续开展西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作为大湾区“水龙头”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已累计为大湾区补水25亿多立方米。

  常来广西,在青山绿水间放飞心情
  北京青年报记者:去年冬天,来自广西南宁的11个小朋友到东北研学,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小砂糖橘”。“小砂糖橘”登上了网络热搜,引发了一场广西和东北的双向奔赴,也为广西文旅带来了流量,能否介绍一下广西文旅的相关情况?
  蓝天立:说到“小砂糖橘”,我们有很多感谢的话要说。我们要感谢东北老铁们对“小砂糖橘”的宠爱和呵护,感谢全国网友对“小砂糖橘”的云守护和持续关注,感谢“小东北虎”“小雾凇”“小冻梨”们和广西的双向奔赴,感谢海内外广大游客对广西的选择、点赞和喜欢。作为自治区的主席,我还要感谢每一位广西人,大家的热情好客,是新时代广西最温馨的亮丽风景。
  壮美广西,秀甲天下。广西有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大家可以乘船游览漓江,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可以探秘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欣赏地球远古的年轮。广西有唯美浪漫的滨海风景。大家可以漫步“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登上中国最年轻火山岛涠洲岛,尽情享受阳光、沙滩、海浪。广西有壮丽雄奇的边关风貌。大家可以自驾“最美边关公路”,在东兴口岸体验“一脚跨两国”,到凭祥感受友谊关的雄姿。广西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大家可以泡一壶六堡,打一锅油茶,嗦一碗米粉,感受“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的独特魅力。广西有宜居康寿的神奇福地。大家可以到“世界长寿之乡”巴马探寻百岁老人的长寿奥秘,去“世界瑶都”金秀体验瑶医瑶浴的康养之旅。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当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努力打造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我们还上线了“一键游广西”App和小程序,大家动动手指,就可以规划旅行线路,购买打折门票,预定优惠房间,还能租车自驾,购买广西特产。欢迎大家常到广西,在青山绿水间放飞心情。

  奋力做好“四篇”强产业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汽车产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就是广西柳州人,今年过年回家,漫步街头,随处可见广西出产的新能源车,请问广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王永超:过去三年广西大力实施工业振兴行动,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17.3%,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柳州的新能源车大多数都是五菱制造,五菱汽车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五菱神车”。我们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奋力做好“四篇”强产业文章。
  “原字号”资源型产业提档升级。广西的铝、锡、锑、铟等矿产资源居全国前列,钢铁、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工业产值都已经超过3000亿元规模,实现了从原材料向精深加工的升级。
  “老字号”传统产业转型突破。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是广西的产业家底,我们支持企业产品升级、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中国天眼”工程的索网、港珠澳大桥的高强度钢筋锚固体系、青藏铁路使用的高原装载机,以及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大巴的发动机,都有广西制造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新字号”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我们培育了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500亿元规模以上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外字号”外向型产业培育壮大。我们支持企业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到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广西制造的大型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出口额在快速增长。
  今年开始,广西将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地打造能够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

  为巩固中越传统友谊贡献广西力量
  越南之声记者:广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过程中,如何推进与越南的合作?作为与越南合作较为密切的省区,在新阶段为巩固和加强越中关系,广西将有哪些新考虑或者新举措?
  蓝天立:关于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有关内容,我前面已经作了相关介绍。说起深化与越南合作,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去年8月,跟广西相邻的越南广宁省一位4岁男孩患上了一种罕见急病,情况危急。广西和越方医护团队密切合作,启动了边境医疗救治通道,快速通关,衔接转运,把这位小男孩及时转院到广西南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经过精心治疗转危为安。像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已经有600多例。这条连接着中越两国人民的生命通道,正是中越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
  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越南已连续25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赋予广西重要使命任务,也为广西的开放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我们将加快推进互联互通。铁路方面,南宁至崇左高铁2022年已经建成通车,崇左至凭祥段正在加快建设;防城港至东兴铁路2023年已经开通运营。公路方面,广西通往越南规划有13条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建成7条、6条在建。《中越联合声明》提出,“推动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适时开展同登至河内、芒街至下龙至海防标准轨铁路研究”,这将进一步提升广西与越南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
  我们将深化跨境产业合作。去年广西对越进出口中间品快速增长,在全国总额占比中排名前列,今年前5个月,广西对越中间品进出口增长46%。我们将吸引和支持更多企业落户广西凭祥、东兴等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依托中越智慧口岸和物流通道,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我们将加强人文等多领域交流。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新春会晤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9年,地方治理交流逐步深化。10年来,共有近万名广西和越南青年开展互访联谊活动。中越边民大联欢每年都在边境市县举办。中越东兴—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已举办29届。我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成功试运营。我们将不断丰富双方交往交融的平台载体,为巩固中越传统友谊贡献更多广西力量。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凤凰卫视记者:今年年初,有网友在广西北海拍到数十只被誉为“飞鸟美人”的白琵鹭成群结队在滩涂上觅食,成为广西碧海蓝天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请问广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许永锞: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我们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
  一方面,持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我们制定《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设立“漓江保护日”,定期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报告》,依托法治手段实施漓江生态保护。我们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另一方面,努力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我们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壮大林业、文旅、养老、大健康等产业。2023年,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近万亿元、国产木材每两根就有一根产自广西。绿色环保产业链招商项目到位资金1129亿元,新签项目347个,投资总额近3000亿元。

  共享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广西近年来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最大的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工业项目。请问这个项目目前进展如何?广西如何发挥优势,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
  白松涛:您提到的项目是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坐落于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钦州片区,既是广西近年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上海华谊集团近10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截至今年5月底,项目一期、二期已完成投资超350亿元,三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20亿元。目前,广西有东兴、凭祥、钦州、北海等地相关园区纳入沿边临港产业园区范畴。我们着力打造产业竞争合作综合性平台,吸引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首先,加强重大战略对接。我们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与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央企座谈会,推动各方与广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目前江门(崇左)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正加速落地,15家央企与广西签署18项合作协议,总投资1300多亿元。
  其次,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发展一批辐射带动力强、资源互补、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除了石化产业,广西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也与东盟国家合作密切。
  第三,着力释放政策红利。国家已经出台财税、用地、用工、金融等政策支持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比如,符合产业方向的新投资企业,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实行“前5年免征、后5年减半征收”优惠政策,企业不需要跨出国门投资建厂招工,也可以享受到几乎同等的劳务优惠待遇,节省投资成本。

  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广西四季水果种类繁多,特别是芒果、火龙果等品质优良、产量充足,价格也亲民,很多网友说在广西能实现“水果自由”。请问,广西是如何发展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的?
  许永锞:广西是全国少有的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综合发展地区。我们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形成了粮食、糖业、水果、蔬菜、畜禽、渔业6个千亿级的特色农业产业,既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贡献,也为全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202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6元、同比增长7%,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3个百分点;其中,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4元、同比增长12.5%。
  端牢“果盘子”。广西水果品种近300个,月月都有水果“上新”。去年,我们水果产量3389万吨,约占全国的1/8。大家爱吃的榴莲、山竹等东盟水果,有一半以上通过广西进口。我们正在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更好推动苹果、柑橘等“走出去”,热带水果“引进来”。
  守好“糖罐子”。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我们始终坚守确保国家食糖安全的特殊使命,千方百计稳定种植面积,努力推进糖业科技创新,自主培育桂糖42号、44号等甘蔗良种。我们大力建设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推动传统蔗糖产业向生物化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转化升级。
  拎稳“菜篮子”。我们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设施化、园区化发展,建设冷库及仓储分拣集散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西菜东运”基地。去年,广西蔬菜产量超过4000万吨,外调蔬菜1000万吨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现代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让更多“桂字号”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

  欢迎到广西感受各民族亲如一家、团结和谐的温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每年农历“三月三”,广西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如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蓝天立: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37.52%。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广西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有163万多户。多民族心手相牵、共兴共荣、互帮互助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在广西是常态。龙胜各族自治县有一户姓侯的人家,有壮、汉、瑶、苗、侗5个民族,四代同堂、相亲相爱、其乐融融。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五个家园”。
  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我们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打造“广西三月三”“刘三姐”等特色文化品牌,传承保护铜鼓、壮锦等文化瑰宝,持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在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方面。我们加快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一个可爱村,我多次去过那里调研。这个村在脱贫攻坚之前,“出行难、看病难、就医难”。经过脱贫攻坚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发展产业,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在这个村走上了“读脱贫书、挣劳务钱、吃旅游饭、发产业财”的发展路子,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可爱新村也焕然一新。
  在守望相助和谐家园方面。我们从基层社区抓起,服务和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比如,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建设了50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了超过16万户、71万群众,超过九成都是多民族共居。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宜居康寿美丽家园有关情况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建设成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三月三”是广西的法定假日,也是许多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我们盛情邀请各位记者朋友多到广西感受各民族亲如一家、团结和谐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