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绝迹珍稀鸟类屡屡“做客” 陆栖脊椎野生动物增至638种

呵护“桂林之肾” 润泽山水名城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29日    来源:桂林日报

  青狮潭水库湿地已连续8年成为中华秋沙鸭越冬地。傅云 摄
  栖息在临桂区凤穴村附近湿地的黄胸鹀。 蒋爱武 摄
□本报记者徐莹波 实习生黎小薇
  孟夏时节,置身逍遥楼上,但见漓江如带,峰峦叠嶂。
  漓江、桃花江、义江、荔江……亿万年的河道摇摆和流水冲撞,造就了桂林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并成就这座山水名城最初的轮廓。
  近百年来,经历了淤积、萎缩加剧后,桂林江河湖泊湿地又走过了保护、治理、水清岸绿的历程。特别是近年来,桂林坚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坚定不移把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作为“国之大者”,深入开展漓江全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全市江河湖泊湿地得到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如今,一个个湿地已成为美丽桂林的一张张立体名片,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展现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画卷。

彩鹮首次现身桂林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会仙湿地公园”)位于临桂区会仙镇,总面积586.7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93.59公顷,湿地率84.12%。该公园是国家AAA级景区,集“山、水、田园、林、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其岩溶湿地之典型、山水景观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蕴而著称,素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美誉。其不仅在广西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风貌中也极为罕见。这里曾是著名电影《刘三姐》的主要取景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会仙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持续提升,这里不仅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也成为大量候鸟越冬的栖息地。
  4月25日,临桂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永健与同事来到会仙湿地公园,他们计划在这里进行鸟类题材的拍摄。
  “这几年,我们每年都要来会仙湿地公园拍摄鸟类越冬的照片和视频,这次准备拍白鹭孵蛋的画面。”梁永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天,我们操控无人机飞到树木上方时,通过摄像头发现树顶上有一只黑色的鸟,在阳光照射下,它的羽毛呈现出多彩的金属光泽。大家都觉得这只鸟很奇特。”
  随后,梁永健等人将这只黑鸟的照片发给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关专家。专家认为,这是一只彩鹮,它的特征比较明显,非常容易辨认,它的嘴巴微微向下弯曲,很长,身体有一点金属色的光泽。
  彩鹮是朱鹮的近亲,主要栖息在浅水湖泊、沼泽等淡水水域。在过去,《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曾一度宣布彩鹮在我国绝迹。随着近年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加上环境逐步好转,国内又逐渐有了彩鹮的身影。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彩鹮由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升格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这是彩鹮首次现身桂林,极其罕见,不仅表明了会仙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桂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见证。其背后,是我市多年来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所付出的重大努力。”桂林市临桂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阳曾说。
  2011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模式。2012年2月,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得到原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前身)正式批准。2017年12月,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会仙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以来,我市总投资8957.88万元实施了会仙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河道清淤及淤泥处理、有害生物清除、生态氧化塘、马面支渠引水工程和木栈道修缮工程等内容。截至目前,已完成水葫芦清理面积约1650亩,完成河道清淤约141540立方米,设置护岸松木桩长度3870米,恢复会仙湿地补水渠道1210米,清理有害生物(粉绿狐尾藻)142亩。
  2022年,临桂区以实施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项目为契机,启动了会仙国家喀斯特地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会仙湿地修复蓄水工程项目、会仙湿地湖塘及周边村屯整治工程、会仙喀斯特国家地貌湿地文化展示区工程等4个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阳曾说,通过一系列修复项目的实施,会仙湿地公园的河道得到疏通,岸坡得到整治,湿地内水质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降低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多样性持续增加。
  2023年2月2日,会仙湿地公园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也是桂林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
  阳曾介绍,依托2023年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临桂区正持续推进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科研监测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11万元,主要用于建设智慧生态监测系统、会仙湿地保护和科研监测大数据平台。临桂区将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统筹推进会仙湿地公园保护工作,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修复。
  5月1日,又有市民在临桂区凤穴村附近湿地发现了一只彩鹮。

多种鸟儿栖息湿地,为山清水秀的桂林增添灵动之美
  会仙湿地公园只是桂林加强湿地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记者走进广西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荔江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现场,只见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在各工区忙个不停,工人们也在各自岗位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荔江湿地公园以荔江主河道及其支流三河河、满洞河、蒲芦河部分河段为主体,东西长24.7千米,南北跨度11.9千米,总面积699.9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92.57公顷,湿地率为55.90%。2019年12月,荔江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为了更好地保护荔江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2022年以来,荔浦市实施了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植被修复、河道疏浚清淤、鸟类栖息地修复、鱼类栖息地修复等,修复总面积336.25公顷,河道岸堤修复长度15千米。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荔江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候鸟在此越冬。前段时间,中华秋沙鸭现身该公园。”桂林市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范丁一说,中华秋沙鸭是距今1000多万年的古老物种,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有“水中活化石、鸟中大熊猫”之称,可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中华秋沙鸭的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不足2000对。在广西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每年被观测到的数量仅有25—30对。
  广西灵川青狮潭水库自治区重要湿地(以下简称“青狮潭水库湿地”)位于灵川县九屋镇,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防洪、航运、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库容6亿立方米,居广西第四位,是桂北最大的水库,也是漓江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近年来,灵川县全面加强青狮潭水库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青狮潭水库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优发展。如今,青狮潭水库的水质长年保持Ⅱ类水以上,一级保护区水质更是达到Ⅰ类水标准。
  范丁一介绍,青狮潭水库湿地已连续8年成为中华秋沙鸭越冬地。去年冬季,林园部门工作人员还首次观测到东方白鹳(鹳形目鹳科鹳属的大型涉禽,目前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该湿地越冬。
  “彩鹮、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3种珍稀鸟类现身桂林,充分彰显了我市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野生动物带来的‘福利’。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成效逐步显现,为桂林生态环境提供更丰富的弹性空间。”范丁一介绍,桂林地处“湘桂走廊”,是中国鸟类迁徙的三条重要通道之一,每年都有大量候鸟经过。除了上述3种鸟类外,近年来,白喉林莺、黄胸鹀、黑耳鸢等珍稀鸟类,以及白鹭、苍鹭、鸳鸯等多种鸟儿也相继栖息在桂林湿地流域,它们为山清水秀的桂林增添了更多灵动之美。
 
一幅幅山水相依的美丽画卷在桂林湿地不断绘就
  相携相融,和谐共生;山水相依,城景交融。一幅幅“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画卷在桂林湿地不断绘就。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与森林、海洋一起,构成了全球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陆丹说。
  据市林园局的数据,截至目前,我市有湿地面积约6.54万公顷;有1处国际重要湿地、5处国家湿地公园、8处自治区重要湿地。重要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质量均居广西各设区市首位。
  在市区,湿地面积约为982.44公顷,分为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两大类。其中,河流湿地主要分布在漓江、桃花江、南溪河、灵剑溪等流域;湖泊湿地主要分布在两江四湖景区、西山公园等各公园景区;在各个高校、单位庭院、住宅小区还有一些人工湿地。
  这些湿地共同构成了“桂林之肾”,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降解污染,改善局部气候条件、空气质量,缓解洪水和干旱灾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陆丹说,近年来,我市将湿地保护作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使全市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有效改善、水质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
  据介绍,我市坚持高起点谋划,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成立了广西首个且仅有的市级湿地保护中心,协调管理5处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构建起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市级湿地保护中心、各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村等湿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法制体系,相继出台《桂林市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桂林市青狮潭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管理规定》等法规,对全市5处国家湿地公园实现“一园一法”;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以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打造集湿地保护和利用于一体的生态平台,以点带面推动我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和建设,5个试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全部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大力开展科学保护修复,通过地形地貌修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河湖水系连通等多种方式,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目前,全市陆栖脊椎野生动物已增加至638种。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大科普宣传教育力度,督促指导全市所有国家湿地公园修建科普馆和宣传教育长廊,设立微信公众号,打造集科普、宣教等于一体的展示平台。每年依托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漓江保护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深入开展现场宣教活动,并借助各类媒体力量,展现我市湿地秀美风光和保护成效。
  陆丹表示,市林园部门将与各县(市、区)密切合作,继续改善提升全市湿地区域生态环境,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级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