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桂林故事
[大图]
[PDF]
上一版
下一版
“文坛巨匠”郭沫若:桂林文化抗战中的“摇旗手”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月
历史数字报
2024年05月27日
>>
07版:桂林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坛巨匠”郭沫若:桂林文化抗战中的“摇旗手”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①:郭沫若(资料照片)
图②:1963年,郭沫若重游桂林,登上叠彩山俯瞰桂林城。 陈亚江 摄
图③:位于太平路的救亡日报社旧址,牌匾上的字是郭沫若所题。 记者张苑 摄
图④:桂林古南门上的几个大字为郭沫若所题写。 记者张苑 摄
□本报记者 张苑
■开栏语:
桂林抗战文化城,是一段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印记。它特指从1938年至1944年,在桂林这座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城市里掀起的一场形式独特的抗战——文化抗战。在这特别的6年间,上千名知名文化人汇聚桂林,他们深入群众开展抗战主题演讲、带领群众举办西南剧展、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出版发行报刊书籍……以文艺的方式,为抗战讴歌、呐喊,在美丽的山水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抗战运动。桂林也因此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文化中心。
桂林抗战文化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人荟萃。正因为一大批文化知名人士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桂林,留下他们执着与奋斗的足迹,为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亮眼的“红色印记”。
当我们再一次回望那段历史,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早已镌刻在桂林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中,他们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桂林人勇毅前行。
位于桂林市中心的太平路,是一条车来人往、充满烟火气的街道。
街道上,一幢旧式的两层木质建筑十分引人注目。门口一块醒目的竖挂木匾写有“救亡日报社”五个大字,署名:郭沫若。
在桂林榕湖北岸,有一座砖石砌筑的古城门。它始建于唐代,是桂林古时的南大门,距今已1300多年。城门上醒目的“古南门”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与古老的石墙融为一体,署名也是郭沫若。
此外,在桂林中学、两江四湖景区、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等地,都能寻到郭沫若先生的笔迹,见证着这位“文坛巨匠”与桂林城的不解之缘。
郭沫若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是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同时,他也是一名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1938年12月,正值抗战时期,郭沫若曾来到桂林。在桂林居住的短短24天时间里,他积极推动《救亡日报》复刊、开展关于抗战的演讲活动,广泛传播马列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并积极推动桂林抗日文艺运动。不仅如此,他在百忙之余还吟诗著文,用自己的浪漫方式表达对桂林的喜爱和眷恋。
复刊《救亡日报》
为全面抗战“摇旗呐喊”
“国之存亡,民族之兴亡!”——伴随着这样的口号,1937年,国家危难之时,《救亡日报》在上海创刊。
《救亡日报》名义上是国共两党合作创办,但由于国民党方面参加人员并不热心,所以实际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经周恩来与国民党方面协商,社长由郭沫若担任。后来,随着上海沦陷,《救亡日报》被迫停刊。之后,社长郭沫若决定在广州恢复《救亡日报》,希望这份报刊成为华南的一座精神堡垒。
1938年1月,郭沫若在复刊致词《再建我们的文化堡垒》中写道:“救亡就是我们的旗帜,抗战到底就是我们的决心,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念。”“敌人不灭,祖国无由复兴。文化若亡,民族将永归沦陷。朋友们,起来!准备着把你们的血球,把你们的脑细胞,作为砖块来建立我们的文化堡垒。”后来,广州失陷,《救亡日报》再度停刊。
1938年4月,国共合作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在武汉成立,由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政治部工作,郭沫若担任该部主管宣传工作的第三厅厅长。同年10月,武汉失守,郭沫若与周恩来、叶剑英、徐特立等人一起撤离武汉,辗转长沙之后,来到桂林。
当时的桂林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桂林复刊《救亡日报》成了郭沫若等人的重要任务。为顺利推进复刊工作,郭沫若不辞辛苦与国民党方面积极联络,并想方设法解决复刊经费问题。在郭沫若辛勤操持和《救亡日报》全体职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份在大后方和海内外颇有影响力的抗战报纸终于在1939年1月10日在桂林复刊。
国难当头之时,《救亡日报》发表了大量宣传抗战的文章,如阳太阳的《关于抗战画展》、江子美的《新绘画的展望》、李仲融的《从〈虎爷〉演出谈音乐运动》、林林的《关于〈江汉渔歌〉》、林焕平的《看戏谈》等。除了时事消息,还有多份主题副刊,如《文化岗位》《批评与介绍》《诗文学》等。这些副刊的轮流推出,加上其他版面的专栏文章,使《救亡日报》成为西南地区读者最喜爱的精神食粮之一。
广泛开展抗战演讲
为桂林注入激情力量
“我们不曾以武力去侵略过别人,但遇着别人以武力来侵略我们的时候,我们总是彻底地反抗……非将侵略者消灭或同化……我们是具有举世无匹的最强韧的弹性。”
——郭沫若的这场激情澎湃的演讲,让当时在桂林的学子受益匪浅。
1938年12月,郭沫若受邀来到位于桂林西林公园(今雁山园)的广西大学演讲,题为《战时教育》。据《桂林雁山园——岭南历史文化名园》一书记载,郭沫若来到广西大学当天,师生们排着长队夹道欢迎,礼堂内座无虚席,前来聆听演讲的各界人士达1000多人,包括学生、军人、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
在桂林期间,郭沫若还频频出席各种会议和演讲场合,广泛进行抗日宣传。
1938年12月15日,郭沫若给当时在桂林的孩子剧团、新安旅行团、厦门儿童剧团、桂林少年剧社等儿童团体做了精彩演讲。在演讲中,郭沫若对这群“抗日少年”离开父母和家乡,投身革命洪流中的精神点赞,表达了在革命岁月里必然是一代胜过一代的思想,让孩子们备受鼓舞。郭沫若后来在他的抗战回忆录《洪波曲》里深情记载了这次演讲:“那时候陶行知也在桂林,他召开过一次小朋友的大会。似乎就是生活教育社的年会吧。他曾经邀我去演讲,我说过‘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有了改变了,并不是下一代不如上一代,而是上一代不如下一代。这一转机,就是孩子剧团的小朋友给予我的。”
寄情山水思绪扬
在桂林留下美妙佳作
作为文学家、诗人的郭沫若,有着天生的浪漫情怀。当他“遇见”美丽的桂林,自然思绪飞扬,情不自禁吟诗著文。因此,他在山水间留下了不少佳作。
1938年11月,郭沫若的妻子于立群怀有身孕,先从武汉到达桂林。郭沫若则在湖南再上南岳衡山,参加蒋介石召集的高级将领会议。当时,正处“兵荒马乱”时期,郭沫若总是焦灼不安地思念着于立群。他将思念化作深情款款的诗句,写下《在南岳避敌空袭寄怀立群桂林》10首:
“花朵插君胸,花粉染君衣。花朵虽凋谢,花粉永不离。”“托魄幽崖隈,芳心逐岁开。闻风谁共悦,相伴有苍苔。”“情知是短别,分袂亦依依。耳畔烦低语,归来莫太迟。”……细腻的文字流露出浓浓真情。
1938年12月,郭沫若到达桂林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公务、宣传抗战思想,虽然每日都十分繁忙,但“甲天下”的桂林风光让他忍不住在工作之余吟诗著文,抒发浪漫情怀。
1938年12月18日下午,郭沫若、于立群夫妇同友人一起乘坐木船,从桂林码头向阳朔出发,顺江而下,感受桂林山水之美。
郭沫若在回忆录《洪波曲》中记载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去的一天在下着微雨,在漓江边坐上了两只有篷的木船……漓水很清,水流很缓,平稳地在两岸的山峰中迂回。有点微雨,更增加了情调。空气是凄冷冷的,远峰半藏在烟霭之中,时有水鸟成群而游。整个情景好像是在梦里。”
面对漓江两岸的美景,郭沫若无限欣喜。他说:“在那奇山异水之中,漂泊的一天一夜,即使不是苏东坡,也尽可写出一篇《阳朔赋》了。”于是,郭沫若在阳朔诗兴大发,写下了《舟游阳朔》二首:
“茅台斗酒奚辞醉,宣室丛谈不厌多。暂把烽烟遗物外,此游我足傲东坡。”
“盈盈漓水碧罗纨,万转千回尽异观。岸上斗鸡雕不就,水边游象画应难。”
郭沫若在桂林时,还为音乐家张曙的遇难写了挽诗、挽词和挽联。其中一副挽联这样写道:“壮烈唱《洪波》,洞庭湖畔,扬子江头,唤起了三楚健儿,同奔前线;电子遗冷水,八桂城中,七星岩下,痛飞尽满腔热血,誓报此仇。”
抒发思念之情、感受桂林之美、痛斥战争之恶……多种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让桂林这座城对于郭沫若先生来说,有了不寻常的意义。
“换了人间”故地游
激情澎湃赞桂林
第一次到桂林只停留了不到一个月时间,郭沫若先生也许是遗憾的。所以,有了他第二次来到桂林。
1963年3月,广西历史学会在南宁召开成立大会,郭沫若、于立群夫妇应邀参加。会后,他们于3月24日到达桂林,故地重游。
这一次,郭沫若夫妇以轻松惬意的心境游览了芦笛岩、七星岩、叠彩山、独秀峰等景点。与25年前的暂避烽烟、做客“桂系”不同,和平年代的桂林已掌握在人民政权手中。如此今昔对比,不禁让郭沫若产生“换了人间”的感慨。他在游览芦笛岩时,填下《满江红》一词:
“换了人间,普天下,红旗荡漾。歌跃进,山林胜迹,同看解放。芦笛岩头枷锁破,桃花源内仙灵唱。电灯光,照耀辉煌,翻新样……”
此次到桂林,郭沫若还游览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水利工程——灵渠。他深深感怀于灵渠的精妙工程以及中国工匠们的精神,写下了《满江红·灵渠》:
“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亲眼见,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
湘漓接,通汉壮,将军墓,三人葬。听民间传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难复忆,猪龙作孽忘其妄。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
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往兴安观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史禄所凿灵渠。斩山通道,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对比郭沫若两次到桂林留下的文字,不难看出,从战火纷飞到和平盛世,身处不同的年代,他的心境和情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结缘桂林、走进桂林、赞美桂林,郭沫若与桂林的情缘难解难分。如今,走在桂林城里,还能寻觅到多处他曾经留下的笔迹、住过的旧屋、留下的赞美诗……这位“文坛巨匠”和他的文字一起,深深融入了桂林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