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大腿根部突然鼓起个包,当心来者不“疝”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17日 来源:桂林日报
姚小玲(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疝,俗称“小肠气”或“疝气”,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从象形文字中字的结构上来看,这个字是一个病字旁底下一个山字,说明它是一种病,这种病的特点就像一座山包似的突起来了,常常表现为大腿根部,也就是腹股沟区突出来一个软软的肿块,躺下又消失不见了,如此反反复复,肿块突出的越来越大。如果把腹股沟区比作袜子,疝就好比袜子出现了破洞,脚趾头会从洞口钻出来一样。 现代医学将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向体表突出,定义为腹外疝。 一、腹外疝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主要包括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两个方面。 1.腹壁强度降低的常见因素有:①先天因素:如鞘状突未闭、男性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使该处部位成为先天的腹壁薄弱点。②后天因素:机体的生长发育不全、营养代谢不良,手术切口愈合不佳、有下腹部手术史、年老、久病、肥胖等导致肌萎缩,或体内腱膜中胶原代谢或其成分等异常改变都会影响腹壁组织的韧性和弹性。 2.腹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搬重物、婴幼儿经常啼哭等。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腹壁强度正常,则不致发生疝。 二、腹外疝突出的“包”内装有何物? 最多见的是小肠,其次是大网膜。盲肠、阑尾、结肠、膀胱等均可作为疝内容物进入“包”内,但较少见。 三、腹外疝的症状类型有哪些? 1.易复性疝:最常见,疝在站立、劳动、行走或咳嗽时突出,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后很容易回纳入腹腔。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在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 2.难复性疝:疝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除胀痛稍重外,还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 3.嵌顿性疝:疝突出后被卡在外面,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回纳入腹腔。可有明显疼痛和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的表现。 4.绞窄性疝:为嵌顿疝病程的延续,疝内容物出现了血运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因肠管缺血坏死引起肠穿孔、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四、腹外疝的好发部位在哪? 疝可以发生于身体各部位,如在大腿根部区域摸到凸出体表的包块为腹股沟疝;腹壁任何部位手术切口可形成切口疝;在肚脐周围凸出的肿块为脐疝等。以上当中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 五、疝能不治而愈吗? 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成人腹股沟疝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才能获得痊愈,非手术方法无法治愈。采取观察等待的保守治疗策略对于轻微症状或无症状的腹股沟疝是安全的。然而,由于症状的进展(主要是疼痛),需要手术的机率很高。大约70%的患者在5年内需要进行手术。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据统计,每年全球有2000万例以上腹股沟疝手术。大约5%的男性和17%的女性腹股沟疝需要急诊手术。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应尽早手术治疗。 六、如何预防疝的发生? 预防疝的主要办法是避免或减少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 1.避免重体力劳动:提重物、长时间弯腰等,腹部用力过度会增加腹部压力,导致疝的发生。工作生活中应避免突然发力搬运或负重。 2.锻炼要适度:腹肌是支撑腹部内脏的重要肌肉群,适当的腹肌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可加强腹肌的力量和稳定性,降低疝发生的风险。但要避免举重等高强度体育锻炼。如有必要,应佩戴护腹带或束腹带。 3.保持大便通畅: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 4.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会干扰腹壁筋膜中主要成分胶原蛋白的代谢,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皮肤的弹性,减少疝的发生。 5.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压,导致腹肌松弛,增加发生疝的风险,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疝是必要的。 6.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肝硬化导致腹水等,以减轻腹内压力。在打喷嚏、咳嗽的时候,可以用手把腹股沟区压住,阻止疝的发生。 总之,勿以“疝”小而不为,了解疝的症状和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要增强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如果发现有疑似疝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或忽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