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明天就是国际博物馆日

让我们到博物馆来一场跨时空对话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17日    来源:桂林日报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开展多场公益研学活动。 记者苏展 摄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内,参观人员正在聆听讲解员讲述那段烽火岁月的故事。记者韦莎妮娜 摄
  去年3月,桂林博物馆与民建桂林市委会开展了“触摸桂林文化 走近梅瓶世界”主题活动。(桂林博物馆供图)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将至,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寄语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我市拥有文博单位28家,其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桂林博物馆、桂海碑林博物馆、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等。近年来,在“博物馆热”这股潮流下,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找寻自己与历史和文化的联结。博物馆也趁热打铁,拓展边界,依托藏品和展览,开展馆校合作、流动博物馆、建设研学基地、推出研学产品等,让藏在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数千年的文脉得以赓续、生生不息。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雅士带着心爱的琴前去访友。琴童携琴引路,仆人肩挑酒食随行,身着官服的雅士策马山中,意气风发。山间草木蔓发,流水潺潺,好一幅惬意的画面。
  这位雅士就是晋国上大夫俞伯牙。而他要去拜访的朋友,是楚国的音乐家钟子期。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被明代宣德年间的能工巧匠绘制在梅瓶上并烧制了出来。这只梅瓶后来作为安肃王朱经扶夫妇的心爱之物陪葬。1972年,一对精妙的明宣德青花梅瓶在桂林被发掘出来,其中便有这只《携琴访友图》青花梅瓶。
  “95后”市民宣可成还记得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桂林博物馆这对“镇馆之宝”时的震撼:“我在这对梅瓶前驻足良久,从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同的发现。这对梅瓶从造型到绘画都堪称精品,有很多神来之笔!”
  这厢梅瓶惊艳着每一个参观者,那厢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内春季公益研学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来自大风山一小考古社的小社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体验万年前先祖们的狩猎和洞穴生活,孩子们直呼大开眼界。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深,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年轻观众的占比日渐增多。
  桂林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宾妮介绍说,2023年桂林博物馆共接待馆内观众653801人次。由于“博物馆热”的兴起,作为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桂林博物馆不仅成为本地市民多次参观的场所,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其中,年轻人群约占40%。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旅游社教部主任彭敏告诉记者,2023年该馆接待人数为82688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达37853人次。
  到博物馆去,寻找个体与历史的联接,正成为青年一代热捧的文化生活方式。
  2009年出生的陆熙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博物馆迷”。这几年,他利用寒暑假和各种节日,跟着妈妈打卡了区内外不少博物馆,每一次文化之旅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次成长。陆熙来的足迹也踏遍了桂林的各个博物馆。“我印象很深的是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当时我正好在学近代史,通过到博物馆参观,我很直观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感觉书本上的知识都鲜活了起来。”陆熙来说。

  “研”与“学”拓展博物馆的边界
  当我们隔着一块玻璃,静静凝视和端详先祖们用过的器物,设想他们当时使用这些器物的情景,一种跨越时空的微妙联结就此产生。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将走向何方?相信许多人都曾追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博物馆无疑是我们寻根溯源、凝望过去、连接现实、通往未来的理想地。
  近年来,我市各个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研究两大主要职能,策划了一系列精品展,推出了丰富有趣的研学产品和路线,点燃了公众对历史、文物的浓厚兴趣。
  桂林博物馆是我市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3.4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展厅、近4万件(套)藏品,让桂林博物馆跻身广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博物馆之列。藏品以桂林明代出土梅瓶外宾礼品、明清书画珍品、桂林历史文物、广西少数民族文物等为馆藏特色。
  宾妮介绍说,长期以来,桂林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活动,向公众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并对收藏的文物、标本开展学术研究。3年来,共举办各类主题展览60余场,展览内容涉及生肖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书画艺术、地方戏剧、民间艺术等。此外,馆里还依托展览和特色资源,结合时政开展各类社教活动,从2022年开始到目前,共开展线上线下社教活动356场。其中线下活动263场,受众12600余人次;线上活动93场,受众117.4万人次。
  2021年,桂林博物馆抗战文化红色主题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反复的实践复盘和锤炼,该项目课程已开设了馆外红色研学游、馆内红色研学课程、延伸活动三大类共10项活动,先后实施105场36节(次)课程,服务受众约3万人。
  一副老望远镜、一件刺绣作品、一件红色旗袍……2023年10月31日,80件珍贵文物漂洋过海,正式亮相桂林秧塘机场飞虎队遗址纪念馆。
  珍贵的文物见证了中美军民一道患难与共、并肩作战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珍贵历史。从2015年3月28日开园以来,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纪念馆及遗址公园共接待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企事业单位人员、中小学生和各界人士超过235万人次。
  “战火硝烟虽已散去,飞虎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永远值得纪念。遗址公园也成了中美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见证,更是中美民间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飞虎队遗址公园讲解员蒙燕说。
  “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一条灵渠,从遥远的先秦走来,经历了两千年的浩渺烟波后,这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至今仍熠熠生辉。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年代,10万先秦军民是如何全凭手凿肩挑解决湘江故道分流的技术难题的?领先现代船闸一千年的陡门(水闸)是怎么设计出来的?灵渠为什么被称为山水间的“世界奇迹”?在兴安县灵渠博物院,研学团队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想读懂蕴藏其中的“文化密码”。
  2022年成立以来,灵渠博物院依托“灵渠文化陈列专题展”“古邑春秋专题展”两个常设展览,持续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灵渠及其灿烂文化。与此同时,灵渠博物院坚持以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全力推动灵渠的保护和提升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2023年我市成功拿下2026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后,灵渠博物院也参与到一系列科研活动中,如广西运河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广西运河高质量发展论坛、世界运河大会研讨会等,探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让古灵渠踏上新生之路。
  “这两年,我们成立了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古工作站,目的就是加强对灵渠的历史功能价值研究。我们从灵渠的军事功能、运输功能、灌溉功能,到灵渠的建成促进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南北文化、商贸、经济交流,以及灵渠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等方面,不断深挖拓展灵渠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举措,让灵渠走进新时代,成为向世界展示桂林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灵渠博物院院长唐莉静表示。

  博览风物不仅仅在“博物馆日”
  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5月18日成了文博人和博物馆爱好者共同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
  今年的博物馆日,我市文博场所立足自身馆藏,推出了许多丰富有趣的庆祝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今年适逢西南剧展举办80周年,桂林博物馆特别推出原创展览“戏剧长缨——桂林博物馆藏西南剧展文物史料展”,通过展示馆藏的100余件文物史料,并在“5·18”当天的开幕式上联合桂林学院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再现西南剧展盛况,让观众重温戏剧人在抗战烽火中以笔为枪、以舞台为战场的激情岁月。
  “唐碑看西安,宋刻看桂林”。2500余件散落在桂林名山洞府中的摩崖石刻、造像、散碑,让桂林成了全国石刻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中,由国家二级博物馆桂海碑林博物馆所辖的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群,最能代表长达1700余年的桂林石刻文化。
  5月18日,桂海碑林博物馆将举办《桂林石刻里的春夏秋冬》展览、书法临碑、汉服吟诵、汉服剪纸走秀、古筝演奏表演等活动,展示桂林石刻历经千年不衰的独特魅力。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将在“5·18”当天与灵渠博物院共同开展临时科普展览、考古科普讲座以及互动体验活动。“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游客了解到万年前桂林先祖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从而爱上桂林这一方神奇沃土。”彭敏表示。
  博览风物,不应只在“博物馆日”。作为城市的“灵魂”,博物馆不仅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也塑造着公共价值和信仰。近年来,我市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同时,提出要打造彰显世界级旅游城市风貌的“博物馆之城”,将人文历史与山水旅游相融合,不断优化博物馆馆藏内容质量,丰富展览内容、创新展陈理念、加强文物展示数字化,稳稳地接住“博物馆热”这波流量,不断提升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让更多人甘愿“为一个博物馆赴一座城”。
  桂林博物馆馆长唐春松说,打造具有世界级风貌的“博物馆之城”,是一个多层次、跨领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推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的全新文化生态工程。这些年来,包括桂林博物馆在内的各个国有博物馆都在持续发力,不断深化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不断优化博物馆馆藏内容质量,丰富展览内容、创新展陈理念、加强文物展示数字化,推出优质文化资源转化成果,提升观众(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线上线下文化宣推力度,为桂林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化旅游吸引点。比如现在说要看梅瓶,很多人会想到桂林,这得益于桂林博物馆推出的《靖江遗韵——明代出土梅瓶陈列》展。
  唐春松补充说,要打造“博物馆之城”,国有博物馆要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来鞭策自己力争上游;同时也应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创新创意,也要乐于用石头为后来者铺路、交流经验,以提升区域文博软硬实力。对于民办博物馆及文化场馆而言,则要科学统筹、规范管理、可持续运营,力争让更多“私家珍藏”走向“全民共享”。积极推进馆校合作和人才培养,打造调研实习基地、文化创意实践基地、实习教育基地、教育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扩大博物馆的“朋友圈”。此外,还要建设桂林自己的博物馆联盟,把各区、县、乡镇的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力量整合起来。
  “博物馆是贯通古今,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也是距离人们生活最近的‘诗与远方’。”甑皮岩遗址博物馆馆长阳引表示,馆里现已完成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陆续开展了主题研学活动百余场、研学夏(冬)令营10余场。“未来,我们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继续讲好3万年至3000年前的桂林史前故事,进一步向世人普及桂林灿烂的万年文化,为推动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实践路径,为我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万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