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历史数字报
|
打造大棚“花果山” 闯出别样致富路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10日 来源:桂林日报
苏林华在采摘桑葚。
□讲述人 苏林华 □整理/图片 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黄勇丹 黎峭 众所周知,我们桂林不仅有秀甲天下的美丽自然风光,还有一年四季“轮番登场”的各色水果。正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各色水果的需求,身为果农的我,瞄准水果种植市场,探索致富路。 我叫苏林华,1988年出生,是灵川县灵川镇民治村委下大奢村的一个果农。早些年,我一直在家务农,种稻种水果是我的主业。但是,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也同样困扰着我。例如,遇到漫长的雨季,原本丰收的杨梅很可能大量烂在树上;品相优质的枇杷,很可能因为光照不足、甜分不够,卖不出好价钱……正是这个困扰,让我焦虑的同时,也让我开始了思考和探索。持续多年躬耕田园,我渐渐体会到:农业不是简单的播种、收获,要把科学的种植方式、现代化的系统管理思维融入到农业生产中。此后,我结合灵川本地水果种植产业的特点,决定打造一个大棚种植园,试图告别“靠天吃饭”的困境。 2020年,我在本村流转土地40多亩,开建大棚果园。在建设之初,我就多方考察并进行了规划,大棚、水肥一体化设施等全部配套。经过近一年的努力,40多个连栋大棚搭建完成,一共耗资200多万元。乡亲们得知如此高的造价后,都说我为了种个水果,投资如此大,“太冒险了”。但是,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大棚搭建完成后,我精心挑选了多个灵川本地的水果品种,例如杨梅、枇杷等。为丰富水果品类,打造特色,我还前往北方多省市考察一番,引进了蓝莓、樱桃等特色品种。截至目前,我的大棚果园内一共种有25种水果,并分区域种植。 在外人看来,一个大果园内水果品种多,种植技术要领不同,管护肯定很难。难,当然是难的。不过,大棚可调节光照和湿度,而且病虫害少,这大大降低了管理的难度。为了掌握更多的水果管护技术,我根据灵川县众多乡镇和村庄的水果种植特点,专门向当地水果种植大户请教,少走了不少弯路。 经过3年的前期精心管护,2023年,我的大棚果园种植的水果品种陆续挂果。春桃夏李,秋橘冬莓,打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实现了一年四季有鲜果可赏可摘。最让我自豪的是,大棚种植虽然前期投入成本高,却大大提高了果品质量。以目前正在采摘的枇杷为例。我家果园的枇杷个头大、品相好、味道甜,价格稳定在36—40元/公斤,依然供不应求。而其他农户种植的枇杷,即使精心管护,最高价格也不会超过20元/公斤。 为了提高果园的土地利用率,我又尝试套种水果。2023年,我在柑橘树、杨梅树等较大型果树下套种香瓜近7亩,亩产1000多公斤,销售价稳定在10元/公斤,每亩增收1万多元。今年我继续这种套种模式,还尝试套种一些时令蔬菜。 为了保证销路,我在大棚果园内搞起了农家乐,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休闲和采摘水果的乐趣,农家乐的生意也因此红火起来。2023年,整个大棚果园的收入超20万元。我相信,随着园内各种水果陆续进入丰产期,未来的收入会越来越高。 去年年底,桂林市的农业专家来我的大棚果园考察时告诉我,我探索的大棚种植多种水果的模式目前走在了桂林市众多果农的前列。这句话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我坚信:身为农民,只要我们敢干敢闯,一定能找到别样的致富路,闯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