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龙隐居》:以眼里的泪水、胸中的炽热,致敬脚下的土地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4月24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四幕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演出现场。(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韦莎妮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初到桂林的诗人艾青,目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践踏中国大地,挥笔写下了诗歌《我爱这土地》。八十六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已被吹散,春风拂过华夏的千里河山,一个可爱的盛世中国在东方崛起。这时候,我们重读这首诗还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吗?
  4月22日,在四幕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的舞台上,当演员们齐声朗诵《我爱这土地》时,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们擦拭着眼睛,久久无法平复激动的心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民族存亡之际,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个体的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牢牢绑定。话剧《龙隐居》中,刘、关、张三家曾经是南明桂林三个守军。他们的先辈在桂林北门跟清兵打得你死我活,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也得到了南明重臣瞿式耜赠送的龙隐居。许多年后,刘、关、张三家的后人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互生罅隙,勾心斗角,“楼上楼下,对门对户,不是有仇就是有恨,见面要么不讲话,讲话就是话里藏刀”。还没等三家人理清楚所有的恩怨,抗日战争打响了。面对敌人,三家人放下了彼此的纠葛,一致对外,外御其侮。
  衡阳保卫战的惨烈程度,足以让身经百战的老兵都吓到临阵逃脱。关氏后人关独峰作为一名新兵,却死守阵地,以身殉国。剧中人物史良才的口这样评论:“中华民族,总有这样一些读书人,把自己和这个民族、和这块土地扭结得很紧,并敢于用死来呼唤后人担起对这片土地的责任。”
  桂林沦陷那一天,关伯爷、刘文才、龚桂花将生命永远留在了他们世代守护的龙隐居。这些历史的“小人物”以鲜血和气节,继承了瞿式耜“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遗志。
  在将近一百分钟的话剧中,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多次出现,每一次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长笛悠悠,青年男女两情相悦,以诗传情,青春的美好与和平的珍贵在此刻格外动人。当桂林城遭到敌机肆无忌惮的轰炸后,幸存的百姓、士兵、爱国学生慢慢聚集到了一起,望着残破的山河、变成焦土的故土,伴随着低沉厚重的管弦乐,充满力量地喊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爱国主义的火焰在胸膛中熊熊燃烧。那一刻,所有“小我”升华了,没有什么比民族大义和国家存亡更重要。所有人也在血与火中完成了自我救赎。
  山水其表,奇绝甲天下;百姓傲骨,卓然天地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桂林这座城和桂林的人民都是以秀美闻名,却忽略了桂林更是一座有气节的城市,桂林百姓也是胸有大爱大义的人民。著名桂林籍作家林志捷曾经在文章中这么写道:“四季敢炎凉,一雨吞江山。要理解桂林山水的精神,还需纵观、鸟瞰大广西,从大山大河的视角,以大悲情、大勇武的历史,方可领略真谛……从清末到民国的半个世纪中,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岁月里,桂林见证了八桂大地的沧桑巨变。”
  正如《龙隐居》的编剧张仁胜说的那样:“通过《龙隐居》,观众们能够看到中国人共同的精神,看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没变过的一个特质。那就是在民族存亡之际,中华民族伟大爱国主义传统总会闪耀出光辉。”